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舂谷持作饭,________。

(《十五从军征》)(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5)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_,________。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个衣服lán lǚ(_________)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

(2)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jià yù(___________)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3)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xǔ xǔ rú shēng(_______________)。

(4)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_______________),身上像芒刺在背。

三、选择题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可我脑子里仍一直不断地盘桓着这事。

B.中国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那颗精金良玉般的心。

C.骄阳下,小草无精打采地垂着手,低着头,无声的叹息着。

D.刘备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4.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删掉“的原因”)四、综合性学习5. 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完成题目。

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讲古艺人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是粤方言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

讲古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还包括现代生活题材和民间掌故,承载着广州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

同时,这种娱乐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陶治情操、增进知识的一种形式。

(1)请给“粤语讲古”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2)请根据材料的内容,以“粤语讲古”为描述对象,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五、课内阅读6.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2)弗敢加也()(3)公将鼓之()【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C.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挥。

D.本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及对比方法来刻画鲁庄公和曹刿的性格。

六、课外阅读7. 德以化人,财勿累己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①庸愚者转为上达②,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已,而以有财乱世,其累尤深。

(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注释:①下流:品性低下。

②上达:品性高尚的人。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多有败行/必能使行阵和睦B.总为一利字看不破/而或长烟一空C.学业之不进/虽欲言,无可进者D.其累尤深/水尤清洌【小题2】请用三条“/”个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七、现代文阅读8.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向迎佳①人皆有喜好之物。

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

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

有人相劝:何不启封一赏?他回答: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据《晋书》记载,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

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

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

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物件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

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仆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

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与墨为入,玉灵之食。

与水为出,阴鉴之液。

懿矣兹石,君子之侧。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

”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

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

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

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

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

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小题1】下列作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A.适当的爱好,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B.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

C.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D.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运用了引用论证。

B.第②断中的加点词“据记载”,突出事例的准确性、可信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C.第⑤段告诉我们:当今,喜玉玩玉佩玉的人多为“取舍得当”之人。

D.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⑤)——解决问题(⑥)【小题3】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喜好之物”。

9. 别把我当陌生人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⑵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

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

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⑶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

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

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

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⑷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

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机灵,紧张不已。

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

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

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

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⑸“我,我上车呀。

”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

原来真是上车的。

虚惊一场!⑹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

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⑺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

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

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⑻“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⑼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