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和卤素
沸点 /0C 1347
882.9 774 688 678.4
2、碱金属单质物理性质
(1)相似性:
都是柔软的金属,密度小、易导电、 导热,钠—钾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 堆的导热剂。
(2)递变性: 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增大 (K例外)
3、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
(1)与H2O反应
逐 2Li + 2H2O = 2LiOH + H2 ↑(较 慢) 渐 2Na + 2H O = 2NaOH + H ↑(剧烈) 2 2 剧 烈 2K + 2H2O = 2KOH + H2 ↑(很剧烈)
+11
2 8 1
1
1 1 1
3
4 5 6
属
元
+19
2 8 8 1 2 8 18 8 1 2 8 18 18 8 1
素 铷 铯
Rb 37
+37
Cs 55
+55
0.265
思路:结构----性质----验证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1)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 ,均易 失去 电 子,具有强 金属 性; (2)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 渐 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原子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减弱 ,失电子能 力逐渐 增强 , 即金属性逐渐 增强 。
(4)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
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F Cl Br
+9
2 7
+17
2 8 7
+35
2 8 18 7
I
+53
2 8 18 18 7
1、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1)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 ,均易 得到 电 子,具有强 非金属 性。 (2)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 渐 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原子核对 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减弱 ,原子得电 子能力逐渐 减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 渐 减弱 。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碱金属元素、卤素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原子结构 示意图
+3
填写下表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 层数 原子半 径/nm
碱 锂
金 钠 钾
Li
3
2 1
1
2
0.152
0.186 0.227 0.248
Na 11 K 19
(2)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l2 = 2NaCl + Br2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黄色) 2KI + Cl2 = 2KCl + I2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 2KI + Br2 = 2KBr + I2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 非金属性: F > Cl> Br >I 氧化性: F2 > Cl2 > Br2 >I2
碱金属单质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一定的相 似性和递变性:
颜色和 单 密度 /g· cm-3 质 状态 Li 银白色,柔软 0.534
Na K Rb Cs 0.97 0.86 1.532 略带金属光泽, 1.879 柔软 银白色,柔软 银白色,柔软 银白色,柔软
熔点 /0C 180.5
97.81 63.65 38.89 28.40
通式: 2M + 2H2O = 2MOH + H2 ↑
产物碱性:
LiOH <NaOH <KOH < RbOH < CsOH
(2)与 O2反应 4Li + O2 === 2Li2O
点燃
点燃
( ★ Li的燃烧产物只有一种)
2Na + O2 === Na2O2
K + O2 === KO2 (超氧化钾)
点燃
越 剧烈 ,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复杂 。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强 。
5、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其实质是看元 素原子失电子的难易,越容易失电子,金 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 (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 易程度; (2)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 性强弱; (3)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表)
Rb、Cs与O2反应更剧烈,产物更复杂。
4、碱金属元素的递变规律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
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
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半径逐
渐 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
渐 减弱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增强 ,元素
的金属性逐渐 增强 ,与水和氧气反应越来
小结
通过碱金属及卤族元素原子结构及
其单质性质学习可以得出:原子的结构决
定了元素的性质,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元素的 金属 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 性逐 渐减弱。同主族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 质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递变性。
3、 I2易升华,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3、卤素单质化学性质
(1)与H2反应
阅读教材P8:“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归 纳通式: X + H = 2HX
2 2
F2
Cl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r2
I2
剧烈程度: 反应越来越难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 HCl > HBr > HI 水溶液酸性:HF < HCl < HBr < HI
4、卤素的递变规律
卤族元素周期表从上到下(F、Cl、
Br、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 的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半径逐
渐 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
渐 减弱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 ,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减弱 ,与氢气越来 越
难 反应,生成氢化物越来越 不稳定 。
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P8:资料卡片 (1)相似性: 有颜色,溶解度小 (2)递变性: 颜色: 逐渐加深 状态: 气 →液→固 熔沸点: 依次增高 密度: 逐渐增大
溶解度:逐渐减小
★卤素单质性质特殊性:
1、单质都有颜色; 2、Br2是易挥发的深红棕色液体,是中 学阶段唯一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其保存 通常加入少量的水,即“液封”;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其实质是看 元素原子得电子的难易,越容易得电子, 非金属性越强,反之非金属性越弱。 (1)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稳 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4)单质间的置换反应。(5)阴离子还 原性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