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是()A.B.C.D.2.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3.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的铁10g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4g,则杂质的质量为()A.4.6 B.4.4g C.2.8g D.5.6g4.一定质量的Mg、Al、Fe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4g的H2。

则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A.2.4gB.3.6gC.4.8gD.11.2g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8.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 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9.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A.A B.B C.C D.D10.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A.A B.B C.C D.D11.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D.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1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①②④B.②③④C.只有③D.①②③④13.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D.右试管比左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14.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B.②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1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7.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材料 B.含有2个氧分子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D.Ga、O元素质量比为1:218.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A.表中的待测值为32B.X 中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21.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K+、H+B.Na+、Cl-、OH-、Al3+C.Cl-、NO3-、K+、Na+D.Ag+、Cl-、CO32-、K+2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23.向H2SO4和CuSO4的100.0g混合溶液中加入1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a g溶液和12.0g不溶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0.2g 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100.0B.该固体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C.a g溶液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6.4gD.原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7∶402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H2SO4、HNO3、BaCl2B.NH4Cl、NaNO3、NaOH、KClC.NaCl、Na2SO4、H2SO4、Na2CO3D.CuSO4、NaOH、NaNO3、NaCl25.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二、实验题26.“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NaHSO,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

分析推4A 其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B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D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同学欲配制500g0.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1)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该同学用图A所示操作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1g以下用游码),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0.9%(填“大于”或“小于”或“无法确定”).(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不能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任写一条)(3)某兴趣小组同学课后设计如图丙所示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说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任写一条)(4)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_________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28.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