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是指在左心室和右心室间存在缺损,给全身的血液供给带来很大的影响,缺损较大时患者出现发育不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
缺损较小时,可无明显表现症状。
室间隔缺损分类--北总二院介入治疗中心
1.室上嵴上缺损:缺损邻近肺动脉瓣环或主动脉瓣环。
面积较大的主动脉瓣环下缺损,由于右冠瓣缺乏足够的支持,舒张期时该瓣可向缺损处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室上嵴下缺损:高位膜部室间隔缺损,又称膜周部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如缺损较大,可因位于其上方的无冠瓣失去支持而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隔瓣后缺损:又称房室管型缺损,为低位膜部缺损,其特点是缺损面积一般较大,其右后缘为三尖瓣隔瓣其部及瓣环,房室传导束即沿缺损左右、后、下缘通过。
极少数病例缺损位于隔瓣的心房侧,形成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相沟通。
4.肌部间隔缺损:缺损位于右室流入道或近心尖部的肌性室间隔处,常是多发的,比较少见。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室间隔缺损,以及室间隔缺损的分类,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是怎样的。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优势--北总二院介入治疗中心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是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穿刺周围血管(如股动脉、股静脉、颈动脉、挠动脉等),在动脉血管造影系统(DSA)的引导下将堵闭器沿血管送达心脏的特定部位,安放封堵器,矫治室间隔缺损,彻底根治室间隔缺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比于其他的治疗方式而言,介入治疗具有极大优势:
优势一、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有2~3毫米的切口。
无需打开胸腔和心包,更不需要切开心脏,对心脏几乎毫无损伤,术手48小时可下地走路术后恢复快,更重要的是不影响以后的劳动能力;
优势二、无副作用,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对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毒副作用,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
优势三、不需要输血,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
优势四、手术、住院时间短,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以封堵一个房间隔缺损为例,手术所需时间仅需30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一周可出院。
优势五、无排异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封堵器均为镍钛记忆合金制成,无抗原性,在体内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优势六、费用低,相比开胸手术治疗费用低,并可以通过医保正常报销,也可享受到当地的新农合报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