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英语教育”之我见
最近,有两则新闻发人深思。
其一,广州市委办公厅向全市下发了《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新一轮干部大培训将对35岁以下在职干部进行英语强化培训和统一考试,以强化干部的外语沟通和运用能力。
其二,在“羊城小市长”评选的复试环节中,参选的“小市长”们英文很流利,却被“我国国土面积多大”之类的常识问题难倒,引发市民强烈反响:全民学英语,却忘记了自己不该忘记的,值得吗?
据凤凰网的调查“你认为申国全民学英语有没有必要?”显示:13362人参与投票,回答“有必要”的占7.9%,“没必要”的占79.7%,“不好说,有利有弊”的占12.4%。
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消息,真可谓是五味杂陈。
毋庸置疑,为了普及英语教育,我们是花了心思花了力气的,而结果是什么呢?我们的孩子英语说流利了,而对最基本的常识却弄不明白了,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全民学英语”的误区在哪里?
我认为,中国人学英语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我们把这
样一个原本有益的事情搞过了头,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坏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家亟需大量熟悉外语的人才,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
于是,我国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
它确实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英语人才。
学习英语确确实实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好处,会说英语的人也确确实实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什么事情做得过了火,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在学习英语这一问题上,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头脑发热,不分什么领域,也不管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把英语设置成学习、选拔、就业和晋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门槛。
学生不但从小学、初中到大学、研究生等阶段必考英语,而且走上社会之后,在就业、评职称及各种其它考试中,英语也成了必考科目和衡量能力的指标。
这就使得不少的优秀人才仅仅因为英语不好,而被排除在各种门槛之外。
这样一来,“英语学习”就变了味。
原本学习英语只是想多一个有利的工具,现在它却成了唯一的目的,成了束缚人们的一道枷锁,也成了不少人成才道路上不能承受之重。
于是,一个非常尴尬也非常荒谬的局面因而形成:一方面,“全民学英语”如火如荼,连幼儿园也在搞双语教学,甚至孕妇们都开始搞起了外语胎教;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英语的人,到头来,能拿出来说几句的
机会几乎没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来“屠龙术?,结果发现原来没有龙。
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教授形象地说:“英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壶煮不开的水,是一壶不得不硬着头皮喝的夹生水。
”这种强制性的英语学习由于以考试而不是以应用为目的,英语教学用汉语进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全民强制性的英语学习无视学生在个性、天资、性情、意愿等各方面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违背教育最基本的学习自主选择的原则,空耗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全民学英语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国家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内伤,是中国教育病态的重要表现之一。
“全民英语教育”亟待变革
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我们要走上国际化的舞台,如果不懂外语肯定是不行的。
时至今日,英语仍然是国际公认的使用度较高的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主要交际工具,因此,如果我们因为“全民学英语”过了火就停止英语学习,后果必然是与世界脱轨。
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待“全民英语教育”呢?
首先,要转变“全民英语教育”的观念。
英语教育事关
社会进步和发展。
政府重视英语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应该的。
但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全民英语教育”不是“全民考英语”,而是“全民用英语”;全民所学的,不应是“高精尖”的考试英语,而应是大众化的实用英语。
它应该是,每个人都懂点英语,学一点最起码的交流技巧,懂得“点头Yes,摇头No,谢谢你是Thankyou”,这是有益的。
其次,由“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
我们应该区分“英语应用教育”和“英语精英教育”。
“全民学英语”,学的应该是普及性的应用型英语,即简单的交际型英语。
它是能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英语,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哑巴英语,不是为考试而专门学习的“应试英语”。
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对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目前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为考试而开展的,如何使英语教学向实用型转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再次,对不同岗位的人提出不同的英语学习要求。
除了一些特殊的岗位如外贸、外事等需要相应的英语水平外,有些跟英语没什么关联的岗位,就要与英语考试脱钩。
大家都懂一点英语是好事,但是涉及到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让专门的人去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日本非常注重培养英语人才,但这种重视,不是全民运动式的,完全是精英化的。
它所培养的外语人才具有世界水准,世界各国的科技书籍还在写作编辑阶段,日语版也就与此同步进行。
有了这样一支高度专业化的翻译队伍,普通日本人就没有什么必要去人人背外语单词、记语法了。
最后,要切断英语教育与部门利益的关联。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全民英语教育”背后,有部门利益之手在推波助澜。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果断行动,切断这些部门伸向英语教育的利益之手。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目前在英语教育上的巨大资源浪费,而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用在国家建设真正需要的地方,造福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