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临床方面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标本运送方面 常见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标本运送不及时。检验标本从采集到检验,其
结果受时间影响较大,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和凝血 酶原时间在室温下可保持2-4h,尿常规标本可保 持2h,血生化标本可保持2h,但血糖浓度在标本 放置1h后,浓度约减少7%-10%;心肌损伤标志 物检验要求总周转时间小于1h。24h体液标本必 须加防腐剂收集. 二是由于运送工作人员缺乏医学知识,没有将标本 与患者和疾病联系起来。当出现丢失或损坏标本 时,会人为地复制或补充标本,以虚假的标本造 成了检验报告失控。
貭量是检验科的生命
▪ 貭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是科室建设之夲, 检验科只有强化貭量管理,客观,及时, 准确提供报告,才能更有效地为临床服务。 才能提高自身在医疗市场竞爭能力。而做 到这些,单靠检验科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靠临床医师,医助,护士乃至护工支 持配合才能达到。
临床实验室应向临床提供的信息
▪ 1.诊断信息 ▪ 2.冶疗信息 ▪ 3.患者病情转归信息 ▪ 3.预防信息 ▪ 4.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的信息 ▪ 5.其它信息
检验项目选择中实验室所做的工作
▪ 检验项目的选择主要由临床医师决定.本科应做,己做工作 如下:
▪ 1.提供本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清单即:《检验手册》 ▪ 内容包括: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实验方法;标本类型;参
临床医师在实验项目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 :主要是应根据所需提供何种信息来确定 检验项目的选择。如:生殖器疱疹首选Ⅱ型IgG抗 体测定;对糖尿病患者显然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 白、尿糖十分重要;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用末梢血及 血糖仪进行床旁监测( POCT) 是完全可以的,但 要用于确诊就不一定合适。
2. 有效性 :由于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在不同情况下,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如人 群筛查时,应考虑敏感度较高的检验项目,以避 免漏诊,为了确诊,则应选用特异度较高的试验, 以避免误诊。
3. 时效性强调及时性。 如:查肾功能前不妨先查尿常规。感染性疾病培养 前可同时先作涂片镜检或抗体筛查,作出初步报告。 真菌病先镜检再作其它检测。
4. 经济性: 应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来考虑,主要要 从总体考虑患者的经济支出。过度检查,做一些不 必要的检查,造成患者检查费用的增加;另一种情 况应该做的检查项目而没有全部申请检验,暂时的 检查费用少了,但延长了诊疗时间,患者整个医疗 费用可能更增加了。
5.保护性:为医疗安全,僻免医患纠纷,保护医护安全的 检查:如:术前,输血前的病毒感染检查。 术前凝血机制与血常规,血糖检查 某些药物冶疗前后的肝,肝肾功查。
医师对检验项目选择性组合
▪ 1.为提高敏感度或特异度而形成的"组合",
▪ 如几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内分泌性激素,Ig抗 体,补体组合等
▪ 2. 为了解某器官不同功能情况或从不同角度了解 某一疾病病情有关信息而形成的不同"组合",如 肝功能五项、肝功能十项、肾功能、乙肝血清标志 物(俗称"两对半" )等。

医师对提高准确率.阳性率应对措施
▪ 1.除危重病人抢救外,尽可能早上空腹抽血,复 查应在同等状态,同等时间段进行。
▪ 2.检验应在用药治疗之前尤其是抗菌素使用之前 进行(细菌,支原体培养)
▪ 3.分泌物应先去粘液后再在基底部取材(阳性率 高)
▪ 4.皮屑应在新发皮损部取鲜屑,甲屑在近瑞取材.
临床方面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考区间;主要临床意义;结果报告时间. ▪ 2.限于条件夲室尚未开展项目外送列有清单《诊断项目总
汇与釆样手册》,外检单位经资貭认证,与我院签有协议 并建立了网络直报系统. ▪ 3.针对我院专业特点,编写了《常见皮肤病暨性传播疾病实 验诊断技术》手册.向临床医生推荐介绍,使临床能正确的, 有针对性选择和应用,使之在临床应用发挥作用. ▪ 4.推荐皮肤病标本采集方法,借以提高阳性诊断率.
▪ 3. 为正确、及时诊断形成的"组合",如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组合等。
▪ 4. 初诊时,为了解患者多方面信息而形成的"组合 ",如尿十项检测、生化检测的一些"组合"等。
医师对检验项目选择性组合
▪ 5.为选择合理用药的组合:如药物敏感试验等
▪ 以上‘组合’对早期诊断及冶疗非常必要, ‘组合’要科学,合理,防止不必要的大‘组 合’。
临床方面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临床护士方面 临床护士在执行医嘱、准备检验申请单、采集标本的过程 中均存在出错的可能,临床最常见的是抽血技术操作不当。
①抽血部位不当,表现为从输液管道抽血或输液时从同侧上 肢近心端抽血,造成电解质和血糖紊乱及血液稀释; ②抽血技术不当,扎止血带时间应不超过1min,禁止拍打 手臂或反复握拳曲肘及反复穿刺等,否则对凝血指标影响 较大; ③抽血量不当,血量过多或过少均影响与抗凝剂的比例; ④抽血用具不当,针头过细和压力过大均可导致细胞破裂溶 血,采血管质量和抗凝剂类型影响到血液凝固; ⑤采血过程不当,采血过程中不能产生气泡,否则可导致纤 维蛋白原和V因子、Ⅷ因子变性,采血后瓶盖不可取下,否 则由于CO2散失,而致PH升高,可激活凝血系统。
医生方面: ▪ 申请单除了要提供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
年令、院号、床号、标本类型、申请项目、申请 医师、日期等外,还要了解患者状态,含固定和可变 两个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尤其是可变因素如: ▪ 患者情绪、运动、生理变化的内在因素。 ▪ 饮食、药物的影响的外源因素甚至体位。都 可影响检验结果。 ▪ 控制检测误差的唯一办法是空腹抽血。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 与临床
检验科
邓同溪
貭量是检验的核心问题
▪ 检验医学的发展,核心问题是质量管理,质量是检验科之本, 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就谈不上检验结果的高水平,发不 出准确的报告,检验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因素最多、最难控 制的环节。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 终止的步骤,包括1、检验申请,2、患者的准备,3、原 始样品的采集,4、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 从中不难看出,这个过程大部分工作都是医师、护士、护 工在实验室以外完成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而标 本的质量是准确检验结果的基础,就像工业生产中,劣质 的材料经过再精细的加工,也制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据北京解放军总院丛玉隆教授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 验结果,80%的报告质量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 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