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BD.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
也变小,故 BD 错误;
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物质种类、状态不变,故密
度不变;由 p G Vg Shg gh 可知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强
SS
S
不变,故 C 正确。
14.题目文件丢失!
10.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 A,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 A 的密度为 ρ,且 1.4×103 千克/米 3<ρ<2.0×103 千克/米 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 1 厘米。设量筒的 内横截面积为 50 厘米 2,冰的密度为 0.9×103 千克/米 3,水的密度为 1.0×103 千克/米 3, 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
D. 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答案】 A
【解析】【解答】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ρ 硫酸>ρ 水>ρ 酒精 , 所以,根据公式 ρ=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则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A 符 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图示,根据 ρ= 可得解.
C.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1.5N,由于力的作用相互,会产生向下的
1.5N 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
p
F浮 S
100
1.5N 104
m
2
150Pa ,故 C 错误;
D.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p
F S
mAg F浮 S
0.6kg 10N/kg+1.5N 100104 m2
A.物体 A 的密度是 2g/cm3 B.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 4.5N C.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200Pa
D.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750Pa 【答案】C 【解析】
A. 物体 A 的密度是:
A
mA VA
不正确,符合题意。
19.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
盘放有 100 g 和 20 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 4 g,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124 g
B.122 g
C.118 g
D.116 g
【答案】D
【解析】
解析: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正确放置方法是“左物右码”,被称物体的总质量为右盘中砝
最新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甲物质的密度为 4g/cm3,乙物质密度为 7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 5g/cm3.假
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8∶7
B.7∶8
C.4∶7
D.7∶4
【答案】A
【解析】
【详解】
9.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 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 硫酸=1.8×l03kg/m3 , ρ 酒精=0.8×l03kg/m3 , ρ 水=1×l03kg/m3) ()
A. 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 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 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13.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 分后,则剩余的部分,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质量、密度
B.压力、压强
C.密度、压强
D.密度、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因为所含物质减少,质量会变小,故 A 错误;
16.a、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60g,体积分别为 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 a,金属的密度是 5g / cm3 B.这个实心球是 a,金属的密度是 8g / cm3
C.这个实心球是 b,金属的密度是 5g / cm3 D.这个实心球是 b,金属的密度是 8g / cm3
A.a 物质的密度比 b 的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 2 103kg/m3
C.b 物质的密度是 a 的 2 倍
D.a、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 Va=Vb=2×10−3m3 时,ma=1kg,mb=4kg,则 a、b 的密度分别为:
ρa=
ma Va
1kg = 2 103 m3
15.已知空气的密度是 1.29kg/m3, 则你所在的考试课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A.20kg B.200kg C.2000kg D.20000kg 【答案】B 【解析】 首先估计教室的长、宽、高,分别约为 8m、7m、3m; 所以教室的容积约为:
; 则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 故 B 最接近实际,选 B。 点睛:重点是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对教室的长、宽、高进行合理估计,求出教室的 容积,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600g 300cm3
=2g/cm3 ,故 A 正确;
B. 物体 A 的重为: GA mAg 0.6kg 10N/kg=6N ;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F浮
水 gV排
1.0103 kg/m3
10N/kg
1 2
300106 m3
1.5N

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 6N-1.5N=4.5N1 ρ 3
C. 2 ρ 3
【答案】C 【解析】
D.2ρ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 m ,这些氧气的体积是V m ,用去 1 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
3
量是 2 m ,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3
故选 C。
'
2m 3
2 m
2
V 3 m3
18.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

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

故选:C。
点睛:综合考查了浮力和密度的相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一定难度,除以上数
学的分析方法,还可以直接利用水面的下降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 ,再根据物体与水 的密度差,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600g,杯的 底面积为 100cm2,将一个质量为 600g、体积为 300cm3 的长方体实心物体 A 用细线吊着, 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
但铝球比铜球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 m=V 和 G mg 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
质量,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A.0.05 千克 B.0.10 千克 C.0.15 千克 D.0.20 千克 【答案】C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 m,则由题意可知:
代入可得:
解得

则冰的体积 设物体 A 的质量为 M,则
;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
化简得: 已知物体 A 的密度范围为:1.4×103kg/m3<ρ<2.0×103kg/m3; 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 A 质量的范围; 则可求得当密度取最小值时:
假设甲、乙物质的体积 V 甲、V 乙,则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m甲 甲V甲 4g/cm3 V甲 4V甲 ,
m乙 乙V乙 7g/cm3 V乙 7V乙 ,
甲、乙混合后的质量为:
混合后的体积为:
m总 m甲 m乙 4V甲+7V乙 ,
V总 V甲 V乙 ,
因为 m ,混合后密度为 5g/cm3,所以混合后的密度为: V
750Pa ,故 D 正确;
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
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
12.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 291.6 m 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 3 时,刮起了大风, 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 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乌云 B.地面 C.自己 D.大楼 【答案】A 【解析】 “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人、大楼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 地面、人、大楼本身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 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 ,故选A。
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果物、码位置放反,在不使用游码的情况 下,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就可为物体的质量;若使用了游码,则相当于右盘中质量增加了, 因此必须用左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才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物体 的真实质量为 m=100g+20g-4g=116g, 故D
20.甲物质的密度为 5 g/cm3,乙物质密度为 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 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5︰4 B.4︰5 C.5︰2 D.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 V 甲,乙物质的体积为 V 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 甲=ρ 甲 V 甲=5g/cm3×V 甲 =5V 甲,乙物质的质量:m 乙=ρ 乙 V 乙=2g/cm3×V 乙=2V 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 总= m 甲+m 乙=5V 甲+2V 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 总=V 甲+V 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