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税的主要种类与保护程度

关税的主要种类与保护程度

❖ (4)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 2、国境
❖ 国境:是指一个政府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能够 完全实施的境域。有人给的定义是:是指一国行 政版图内的区域。
❖ 3、关境
❖ 关境:是指一国关税法令能够完全实施的境域。 就是说进出口商品只有通过一国关境时才能征收 关税。
❖ 4、国境与关境的关系 ❖ 第一种情况:国境=关境。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的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主要种类 第三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
第四节 关税的征收
第一节 关税的概述
一、关税的含义
❖ 关税措施狭义的理解也叫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 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通过海关对进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收。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达到限制进口商品的目的。
P
20
三、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Protection)
❖ (一)有效保护率的概念 ❖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是指对
某个工业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增值”部分的 从价税率,其税率高低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 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 (二)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 有效保护不但注意关税对成品价格影响, 也注意投入品(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由于 征收关税而增加的价格。因此有效保护率 计算的是:某项成品加工中受全部关税制 度影响而产生的增值比;具体讲,是对一 种产品的国内、外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增值 的百分比。这里的国外加工增值=自由贸 易条件下的国外成品价格减去投人品费用。
❖ ②进口替代补贴
❖ 是指以使用国产货物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而对 使用同类进口产品则不给予补贴。
❖ 进口替代补贴常见的措施有:
❖ a.给予进口替代产品优惠贷款; ❖ b.为此类企业提供比其他企业更加优惠的货物或
服务;
❖ c.在外汇使用上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 d.减免此类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或通过允许加
❖ EG:最终产品的A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 品的附加价值为V,征收关税后的附加价值增 加到V/,那么附加价值的增加率,也就是有 效保护率G 。
❖ G=(V’-V)/V
❖ 所谓附加价值=最终产品价格-用来生产该 产品的进口投入品成本。
❖ 假定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即进口关税为0), 一辆汽车的国内价格为10万美元,其中8万 美元是自由进口整车零部件的价格,那么 另外2万美元就是国内生产汽车的附加值。 现在假定对每辆汽车(整车)进口征收 10%的名义关税,而对汽车整套零部件仍 然实行免税进口,(同时,假定进口汽车 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名义税率即10%――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汽车销售商肯定将 10%的关税加在汽车成本上)。
❖ 第二种情况:国境>关境。
❖ 第三种情况:关境>国境。
二、关税的性质及特点
❖ 1、强制性 ❖ 2、无偿性 ❖ 3、固定性 ❖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 关税是由进出口商交纳的,但作为纳税人的
进出口商人,可以将所缴纳的关税作为成本 的一部分,分摊在商品的价格上,最后转移 给消费者。
三、关税的作用
❖ 1、关税的积极作用 ❖ (1)增加财政收入 。 ❖ (2)保护本国企业和本国市场 。 ❖ (3)调节产业结构。 ❖ (4)调节贸易差额。
❖ P为国际市场价格;P/是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包 括国内关税,即P/=P+T。
❖ 如果某商品的进口税率为10%,其进口价格为20
美元/箱,加收进口关税2美元/箱,实际进口价格
为22美元/箱,这多出的2美元就是按10%计征的
关税,这10%的税率就是名义保护率。按上述公
式计算:
名义保护率(NRP) P / P 100%= 22-20 100%=10%
P
10
❖ 假如对汽车的进口税率不变(10%),但
❖ 1、海关 ❖ 海关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其基本任务有四个方面:
❖ (1)根据本国法律、法规,对进出境的货物、行李、邮 件和其他物品(如货币、金银、运输工具)进行监督管理, 保证其合法进出境。
❖ (2)征收关税。征收关税是海关的主要任务之一。 ❖ (3)查禁走私品。查禁走私品是国家政府赋予海关的特
权。
❖ (3)WTO对补贴的界定
❖ 非专向性补贴
❖ 指这种补贴可以普遍获得,不针对特定企业、 特定产业和特定地区。WTO《补贴与反补贴 协议》不对专向性补贴实行约束。
❖ 专向性补贴 ❖ 是指只给一部分特定的产业、企业或地区的补贴。WTO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只对专向性补贴实行约束。 ❖ 确定一项补贴是否属于专向性补贴,应符合以下标准和条
该类商品的进口税款总额 该类进口商品总价值
100%
关税水平=
各种商品进口值 各种商品相应税率 选取商品进口值的总和
100%
❖ 例如,有A、B、C、三类代表性商品,其 有关数据如下:
❖ 代表商品
ABC
❖ 进口值 (万元) 100 40 60
❖ 进口关税税率
10 30 50
关税水平=100
10%+40 30%+60 100+40+60
❖ 禁止性补贴
❖ 禁止性补贴又称“红灯补贴”。指的是不 允许任何成员实施的补贴。协议明确规定 “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为禁止 性补贴。成员方一旦实施了这种补贴,任 何受其影响的其他成员方都可以直接采取 反补贴措施(农产品补贴有专门规定)。
❖ ①出口补贴
❖ 是指法律上或事实上以出口实绩为条件而 给予的补贴。
❖ (四)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GSP)
❖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它是发达国家承诺 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某些商品,特 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给予普遍的、非 歧视性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 1、普惠制的产生 ❖ 2、普惠制的原则、目标、作用 ❖ (1)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是普遍的,非歧
❖ 关税的计算方法: ❖ 1、简单平均法 平均关税、加权平均法 ❖ (1) 全额商品加权平均
关税水平=
进口税款总额 所有进口商品总价值
100%
(2) 有税商品加权平均
关税水平= 进口税款总额 有税进口商品总价值
100%
❖ (3) 以代表性商品取样加权平均
某类商品的关税水平=
视的,非互惠的。 ❖ (2)普惠制的目标: ❖ ①增加发展中国家出口收益; ❖ ②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 ③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 (3)普惠制的作用 ❖ 3、普惠制的实施
第三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
一、关税水平(Tariff Level)
❖ 关税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税 率。
国际市场上垄断地位;
❖ 2、开拓或进一步开拓国际新市场; ❖ 3、为了推销过剩或积压商品。 ❖ (3)构成倾销的条件: ❖ 1. 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或低于成本价的价
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 2. 对进口国市场的某项工业造成了威胁; ❖ 3. 威胁的造成和低价销售有因果关系。
❖ (4)倾销的类型及特点:
❖ ③严重侵害另一成员方的利益。
❖ 不可诉补贴
❖ 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灯补贴”,是指任何成员在 实施这类补贴时,其他成员不应该采取反补贴措 施,也不应该诉诸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的补 贴。
❖ 不可诉补贴有:非专向性补贴和符合特定要求的 专向性补贴。
❖ 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①研究和开发补贴 (包括高校、研究机构);②贫困地区补贴(是 对整体地区发展规划给予贫困地区的援助);③ 环保补贴。④其他特定补贴(如为更加安全环境、 严重的社会问题等提供的补贴)。
❖ 那么国内汽车的价格上涨到――也就是10+ (10×10%)=11万美元。保护关税的实施, 使国内制造(组装)的汽车的附加价值增 加到11-8=3万美元。这时,国内的汽车的 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ERP)=V / V 100%=3-2 100%=50%
V
2
名义保护率(NRP) P / P 100%=11-10 100%=10%
二、按征税的目的,关税分为财政 关税和保护关税
❖ 1、财政关税 ❖ 2、保护关税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实施情况, 关税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普
通关税和优惠关税
❖ (一)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 ❖ 1、反倾销税 (Anti-dumping Duties) ❖ 就是商品倾销受害国(即商品进口国),对
50%=26%
二、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duction)
❖ (一)名义保护率的概念 ❖ 名义保护率也叫名义关税率,是指一类商品
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作用下,其国内市场价 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 百分比。
❖ (二)名义保护率的计算
名义保护率(NRP) P / P 100% P
❖ 计算公式如下:
有效保护率(ERP)=V / V 100% V
❖ V为国外加工增值,即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某 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 V/为国内加工增值, 即在关税措施保护下该产品国内生产过程中的增 值。
❖ 其中,V/ = 该产品国内市场价格-投入费用
❖ (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国外加工增值×100%。式中,国内加工增值为成 品国内市场价格减去投入品费用。)
❖ 2、关税的消极作用 ❖ (1)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 ❖ (2)保护过度,易出现保护落后。 ❖ (3)易于恶化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 ❖ (4)有些商品由于征收过高关税,导致国
内外差价过大,这些商品容易成为走私的 对象。
第二节 关税的主要种类
一、按商品流向,关税分为进口税、 出口税和过境税
❖ 1、进口税(Import Duty) ❖ 2、出口税(Export Duty) ❖ 3、过境税
速折旧等方式缩小所得税税基。
❖ 可申诉性补贴
❖ 可申诉性补贴又称“黄灯补贴”,是指在 一定范围内允许实施,但如果在实施过程 中对其他成员造成损害或严重负面影响, 受损害或受影响一方可对其补贴提出申诉, 采取反补贴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