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节目:是以文学艺术和文艺演出作为创作原始素材,或基本构成元素,在保留艺术创作表达方式和思路的基础上,运用电视视听语言进行二度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性和审美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
分类:模糊性差异性。
音乐电视:是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以音乐语言为抒情表意方式,以画面语言为烘托的辅助表现形态,给观众以音乐审美感的电视艺术片种。
电视音乐节目的界定:是音乐形态与电视媒介结合而形成的文艺样式,即以音乐为基础(节目核心),利用电视化手段配以画面形成的电视音乐节目。
主要特点是既可看也可听。
电视音乐节目分类:欣赏类,普及类,专题访谈类,互动参与类,信息服务类,真人秀类,电视舞蹈节目:概念:电视舞蹈节目是电视与舞蹈相结合的电视文艺样式,…是以舞蹈为核心,借助电视化手段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以影像形式塑选荧屏舞蹈艺术。
舞蹈根据不同风格特点可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
电视文学节目,概念:广义上的电视文学不仅包括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甚至应该包括电视专题片等样式内部构成中的文学部分。
狭义上即文学的电视化,主要指依据文学的创作规律,文学的审美特征,通过电视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文学,充满了强烈的文学氛围,给观众以审美情趣的视觉艺术。
分类: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电视小说: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通过电视化的处理,转化为声画结合的电视作品。
电视散文:是采用电视艺术手法重现散文那种形散神聚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电视散文是以抒情写意为主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散文和电视诗歌的创作特征:1.电视叙事和抒情类的散文诗歌都有一定的情节,镜头语言上纪实镜头和表演镜头相结合,注重镜头的章法,有一个主题或统一的中心思想贯穿始终。
2.镜头不能太实,一般空镜头景深镜头比较多,特写镜头比较少,要适当征用留白,虚假焦前景遮挡,光景对比等构图技巧。
3.画面构图讲究均衡平衡画框一般与地平行线平行,构图注意黄金分割,力求精美。
4.画面节奏上应当舒缓而富有韵律,摄影风格像一首抒情诗5.色彩造型上倾向于自然性色彩,多用夸张色彩6.一般取悠扬舒缓的音乐,或是纯音乐,或是符合主题的歌曲,要能烘托气氛。
7.剪辑应当多使用软剪切,比如淡入淡出等使镜头转换柔和电视戏曲节目:是中国戏曲艺术与电视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电视文艺形态,它指运用电视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间局限,适当采用实景集镜头组接艺术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态戏曲电视剧:概念: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品性的样式,它是戏曲与电视剧的结合的产物。
例如,《九州大戏台》栏目定位,在黄金时段奉献给观众丰富的剧种,多彩的剧,包括京剧,地方戏和影视戏曲三个节目种类。
戏曲电视剧的创作特征:1.在录制上,基本采用电视剧的时空规范和审美原创,2.在置景上,采用实景也可采用影视搭景3.在表演风格上,向生活靠拢,取消脸谱和虚拟动作但生活动作要适当舞蹈化,4.在语言上,基本采用母体剧种的地方话,避免使用生僻的土话5.在音乐上,要是母体剧种的音乐和唱腔贯穿全剧,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6.在角色扮演上,提倡男演男,女…女,老…老,少…少电视综艺节目:是指综合娱乐节目,涉及内容广泛,凡娱乐艺术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是所有节目中娱乐价值最高的节目,娱乐人生,启示人生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是指以文艺活动,文艺人物,文艺现象,文艺动态和文艺热点为中心题材,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而进行的电视专题节目,它带有鲜明的目的性,思想性,欣赏性和知识性,从界定上讲统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范畴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一)反应生活的方式不同,1,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宏观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的采用长镜头和同期声展现出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直接表达主体意识,让事实本身说话,因此,电视纪录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2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题意识渗透,较多使用解说词,直接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法艺术的表现生活,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二)时空处理不同:1电视纪录片:在时空的处理上,一般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记录正在发生的生活,甚至是未知最终生活去向的生活,纪录片的特点是跟随正在发生的事。
2专题片:时空处理比较自由,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将来时均可以表现。
(三)镜头运用不同1电视纪录片:着重于事实本身要表现的,具有较强的新闻属性,纪实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新闻手法纪录生活,运用跟拍抓拍偷拍等。
2专题片: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书法,根据特殊创作需要,允许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
(四)结构形态不同:1电视纪录片:一般是以时间变化为依据的纵向结构,2专题:以空间变化为依据的横向结构(五)审美方式不同:1电视纪录片:展现生活的,纪录片的思想是渗透在对生活的展现之中的2专题片:结局思想,专题片的生活是被思想统帅的。
电视艺术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区别:1.从内容及处理方式来看:专题片的拍摄对象主要是自然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专门话题,创作者虽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但不能加入艺术想象的成分;艺术片的拍摄对象既可以是这些话题又可以超出这些话题范围,创作者可以加入大胆的艺术想象。
2.从传播方式来看:专题片常常需要放置在特定的播出时段或特定的电视栏目中播出;艺术片在这方面随意性更大,独立性更强。
3.从创作主体来看:专题片的创作者更多的运用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比较冷静理智的分析对象,重在一个“理”字;艺术片的创作者更多的运用形象思维,充满情感,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去描述对象,去拥抱对象,重在一个“情”字电视艺术片: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文字,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样式融合在一起,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旋律与节奏等艺术表现手段构成屏幕形象,创造一种美感的诗意的艺术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的电视节目片种电视艺术片与电视纪录片的区别:1.从题材内容及其处理方式来看,电视纪录片要求创作者从宏观真实的拍摄对象,艺术品则要求拍摄对象服从创作者艺术构思语言。
2.从真实性程度来看,纪录片尽管也可以有内心的真实性和哲理的真实,但它的前提是生活中的真实,艺术片则更强调艺术的真实。
3.从运用艺术手段来看,纪录片尽管不排斥艺术手段的运用但这种作用绝不能干扰破坏生活自身的原生态的原貌,电视艺术片的作用艺术手段则潇洒自如。
4.从创作主题来看,纪录片的创作者更需要具备新闻纪录的素质,艺术品的创作者更需要具备艺术工作者的素质。
电视文化艺术片:是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含浓厚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电视剧:是灵活运用文字戏剧电影等多种表现手法,广泛深入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织使用电子传播,家庭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手段,在当下社会影响最大,收视份额最足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创作流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深入生活形成选题,喜欢的擅长的,具有一定艺术品和思想内容。
2.初步采访确定主题:a少说多听建立融洽的关系,了解大量的实际情况和背景材料多问开放性问题逐渐发觉主题。
b主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采访拍摄后期编辑中不断调整。
c要科学的把握好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的度量。
3.写拍摄文案,合理安排结构制定计划:a在选题的基础上对于我们前期采访的相关讯息资料初步整合形成的初步框架。
b结构包括作品的切入角度,各部分内容的整体安排,段落之间的转折过渡自己结尾处理。
c合理的日程安排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采访拍摄阶段1.深入生活与深入采访,实际拍摄阶段的采访和前期采访时机不一样的人,到了实际拍摄阶段的采访应当深入挖掘,分为随机时空采访:独立时空采访。
2.最大限度开发镜头语言,重视运用镜头语言拍摄好每一个画面,让镜头语言丰富生动优美。
(三)后期制作阶段1.写好解说词,a充分掌握材料,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感情的酝酿。
b要有相当的文字能力,才能产生有思想激情意境的解说词c配合画面,但不要重复2.后期制作,a剪辑要围绕着内容服务不同风格具有不同剪辑手法b 整个片子的节奏要跌宕起伏,处理好快与慢静与动虚与实。
c解说要密切配合画面音乐优美感人d发挥音乐的作用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创作手法:1.纪实拍摄(基本手段):是在被拍摄对象的自主活动中进行的,手法是挑等抢跟踪。
2.采访:可以用来讲述事件经过:描述细节:表达内心感受:对人物和艺术作品进行批判:可以弥补电视画面拍摄的不足,通过采访让当事人讲述无法拍摄的历史和其他。
3.解说词:介绍作用人物的背景,作品的重点和艺术特色艺术创作情况等:宣泄感情烘托气氛,传达情意。
4.资料:介绍艺术家作品,进行作品评论或艺术历史介绍,作为片子支撑。
资料要有新鲜感,要加以说明尤其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的。
资料考证要仔细。
5.其他纪实手段:情景再现,主观镜头,虚构,动画等。
电视剧的繁荣发展期(中国1990—1999)这一时期电视剧发展特征:1.电视剧的生产和流通是非市场性两种体制并存。
产生了广泛影响和较高收视率的连续剧2.世俗化成为了电视剧的通用叙事,娱乐化则成为了大多媒体的突出功能。
3.主旋律在继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通俗化则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4.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态度,在90年代电视剧市场道路前进的过程中明显衰落。
5.这些改编构成了对经典的稀释对传统精神的背离,对消费心态的全面迎合。
6.戏说历史剧引发了理论界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态度,以及准则问题的广泛争论。
电视文艺节目的起源:1936、11、2英国广播公司播出歌舞节目,电视文艺节目是伴随电视的产生而出现的。
1:1958—1965年电视文艺初创期:标志性事件(选择题)1958年6月15播出中国内地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2:1959、10、1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转播了建国十周年庆典的文艺晚会。
3:1960年春节第一次举办文艺晚会,包括朗诵相声歌舞。
4:1961年4月20直播了第一个经过加工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5:1964年12月底,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录制节目豫剧《朝阳沟》和现代京剧《红灯记》文艺节目在质量上提高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
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大众艺术性,社会现实性,传播娱乐性1966-1976电视文艺停滞期文革十年动乱八个样板戏:1.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
2.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3.交响音乐:沙家浜样板戏特点:1.人物“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剧本:人物鲜明,主题明确,结构严谨,语言精美,字斟句酌文学性强。
3.表演形式:吸收话剧歌舞剧等艺术形式,用写实布景道具服装1979—至今繁荣期:标志:1:1979年央视《外国文艺》国内第一个具有明确栏目形式意识的新时期中国电视文艺第一个具有影响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