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

《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

浅谈《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
摘要:《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曹雪芹在对人物塑造时,首先在起名上就已经显示出其苦心,书中人物命名极其巧妙,这对于整部巨作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究《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在艺术赏析的同时并对人名翻译手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2-0031-01
1 引言
每每提到成功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三四百众。

曹雪芹的对于书中人物的命名可谓独具匠心,极其巧妙,有的运用谐音,有的引自古诗,所取人名能够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命。

《红楼梦》开篇即点出此乃“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之事,四大家族之“贾”(假),贾政(假正),贾琏(假廉),贾宝玉(假宝玉)。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则理解为“原应叹息”,四位贾府千金的命运也着实令人叹息。

秦可卿(情可情),秦钟(情种),青埂峰(情根峰),一个“情”字则是连接贾宝玉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一根主线。

书中其他人物命名之妙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2 《红楼梦》英译本对人名翻译的处理方法
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有一定的信息缺失,一是由于文化的不同。

还有就是译者本身对于原著的理解程度也会直接影响译文。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即使是中国人,没有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要理顺这么些人物关系也绝非易事。

曹雪芹对书中人物的命名做到了“一闻其名,则解其味”,英译本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实属不易了。

《红楼梦》的全本英译目前只有两种,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0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和霍克斯翁婿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本)。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都是将《红楼梦》推向世界读者的力作。

汉语人名翻译至今采用最多的还是音译法,杨译本和霍译本在主要人物方面都大部分采用此法。

杨译本采用韦氏音标音译,如:甄士隐chen shih-yin,贾雨村chia yu-tsun。

而霍译本则使用汉语拼音,如:甄士隐zhen shiyin,贾雨村jia yuncun。

杨译本使用韦氏音译更符合英语的发音习惯,使外国读者更容易接受。

而霍译本的汉语拼音音译则保持了原著中的原汁原味。

不过《红楼梦》不是一部普通的小说,曹雪芹在给书中人物取名字时可是下了功夫的。

如果单纯地将甄士隐,贾雨村按照上述的音译法译出来,恐怕读者难以理解到曹雪芹之“真事隐,假语存”的味道了,所以两译本都在译文后面加了标注,是为音译加注。

如杨译本之甄士隐chen shih-yin,后面又加了标注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

此法虽然将原文人名所含寓意解释清楚
了,不过试想一个外国人读chen shih-yin(homo—phone for·true facts concealed),跟国人读甄士隐(真事隐)还是不能完全对等罢。

霍译本在处理人名方面还使用了意译法。

这种译法是译者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原作者本身的命名用意结合起来,而另外选择了一个译名。

此法霍译本多用在、r鬟奴仆之辈的名字上,因为贾府丫鬟奴仆的命名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寓意,本来就不同于主要人物的命名思路。

霍译本在这方面有不少神来之笔,如鸳鸯译为faithful,有种人如其名的感觉,虽然少了贾母身边、r鬟名字花草虫名,奇珍异宝的韵味,但是却显示了这个、r鬟的性格:对贾母忠诚,誓死不嫁。

这点来看似乎译文也很有味道呢。

甄家丫鬟娇杏,译为lucky,则同样有如娇杏(侥幸)般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另有多混虫译为droopy duo,一个droopy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还有多姑娘译为mattress,活脱脱一个轻浮的女子形象立在读者面前。

再如袭人译为aroma,晴雯译为sky—bright,平儿译为patience,香菱译为caltrop等等。

读者可细品霍译此处之妙。

另外一个让译者头疼,读者难解的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了。

本来人物就多,加之封建社会长幼尊卑有序,一点马虎不得,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国人来说理清这里面的人物脉络已属不易,那么对于译者来说,这更是一个考验。

霍译本处理人物关系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前面对于主要人物和奴仆丫鬟霍译采取了两种不同译法,已经让读者可以大致分清主次。

这里我们单就看看霍译怎么样处理主要人物的长幼秩序。

主要人名的命名前面已经提过还是主要采取音译,保留了原著的原汁原昧,只是在处理辈分之时霍译在名字前面各自加了不同的称谓,以示区别。

贾政,译为master jia,那么王夫人则译为her ladyship或者lady wang,贾母高一个辈分,译为her old ladyship,到了王熙凤这一辈则是mrs,lian,未婚的姊妹们冠以miss,如miss lin(林黛玉),miss bao(薛宝钗)。

而在处理贾宝玉和贾琏这一辈的时候,为了区别贾政的master jia,则处理为master bao(贾宝玉)master lian(贾琏)。

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场合时称谓也会发生变化,还是以贾政为例,单纯译为jia zhen,如果人物出现在子侄小辈前,可用master jia或master zheng,而如果是出现在奴仆面前则用sir zheng。

3 结论
通过前面对于《红楼梦》这部文学巨作本身命名之妙,再分析《红楼梦》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人名的处理,可以得出译者在处理人名翻译时并无定法。

无论是音译,音译加注,或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自己去把握,译者需要基于对原作本身的理解,再加上对于不同文化产生的差异,当然还要要求译者对自己本身语言的巧妙运用,理清思路,必然得出一部上好的译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