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盆 地 范围:北部秦岭,大巴山。南部云贵高原。
西部横断山。东部巫山。
云 位置:100°E―110°E, 23°N―28°N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高 范围: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北邻四川盆地, 原
包括云南东部和贵州 大部
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四川盆地
① 四川盆地的主要地形特征: “紫色盆地”;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
该经济区的定位则是要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 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 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 国第四个增长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3、交通 (1)铁路:宝成-成昆、成渝、川黔线、襄渝、内昆
南昆、川黔、贵昆、湘黔、昆河 (2)水运:重庆到宜昌 川江通航 (3)交通运输的建设
有利条件: ①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
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 广西北部湾油气; ② 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 ③ 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 ④ 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 王国”,滇南谷地是我国热带作物基地,横断山区是我国 第二大林区等 。
说明云南茶叶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①云南南部地形复杂,分布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
(或地势起伏大,有大面积适宜种植茶树的土地) ②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全年降水多,
气候湿润,曰照短而多雾(雨量充沛,云雾缭绕) ③ 山涧多河流,水源充足 ④ 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 ⑤ 物种资源丰富(茶树种类多样)
【思考】云贵高原的降水的季节和水汽来源?
本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既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 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 节集中在6-10月份,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思考】1、云贵高原冬季的主要天气系统? 冬季主要的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贵州冬季的降 水偏多。
【思考】2、描述该天气系统是怎样形成的? 冬半年,来自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过程中,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江 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见排列,从空中望去, 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 形成了 “四山并列、三江并流 ”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 ⑴“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中“三江” 以及所在省区
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长江)云南
⑵“三江并流”地区高山深谷地貌的形成 流水的侵蚀作用
滑坡、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减少地表植被破坏,植树造林 2.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 3.加强灾害防范和预测
滑坡
泥石流
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包含重庆和四川两省 市部分地区。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 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 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 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② 补给水源:降水为主、冰雪融水 ③ 水系形态:向心状水系 ④ 水文特征: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水量大,
流速快,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云贵高原 ① 主要河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② 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落差大,水能丰富
金沙江
大渡河
岷江
嘉陵江
雅砻江
怒江
澜沧江
【相关知识拓展】——三江并流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 自然条件: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样 (四川盆地山岭环绕,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多峰林、溶洞、 暗河),气候湿热,深居内陆。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基础薄弱,沿线人口稀少,远离经济发达
西部横断山区降水少。
【思考】分析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四川盆地太阳能最贫乏,由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 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 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云贵高原 ①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云南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 ②特征: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较多,集中在夏季
② 地貌类型:
土壤瘠薄,多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山间“坝子” 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
【相关知识拓展】——喀斯特地貌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的 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 所进行的作用, 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 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 ,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⑶“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夏季 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的影响。
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土壤:四川盆地:紫色土
【思考】四川盆地为何称为“紫色盆地”? 描述该土壤的形成过程和肥沃程度。
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紫色土,这是一种非地带性土壤。四川 盆地沉积的泥沙在固结成岩过程中受高温多雨环境的影响,氧 化形成紫红色砂岩、页岩。紫红色砂页岩比较松软易风化, 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磷、钾,是肥沃的高产土壤。
中国地理——西南地区
一、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2、范围: 自然范围:北部秦岭、大巴山,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东部巫山、雪峰山,西部横断山
行政范围:包括川、滇、黔、渝三省一市
四 位置:105°E 30°N

(100°E~110°E 28°N~34°N)
地区,毗邻国家经济落后。
(4)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归纳】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A 加速区域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 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 C 加强区域联系,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D 利于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 E 合理布局交通网。
盆地西部有岷江冲积扇——成都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② 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外泄,
河流下切,巫山而形成盆地。
③ 盆地地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扩散,容易出现逆温现象,污染严重。
(2)云贵高原 ① 地形特征:
高原,海拔1000―20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形崎岖,山间有许多“坝子”;石灰岩广泛分布,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核心地带,是国家的战略后方基 地,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重大装备制造业基础, 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 业,这一地位是别的地区无法替代的。 加速成渝地区经 济一体化进程。 促进成渝地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重 庆、成都两地特大城市将成为经济区的龙头,成渝经济区 的范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 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
的发展。 4.巩固国防建设,保卫祖国边疆。 5.加快货物流通、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
商业繁荣。
6.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 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
渝新欧国际铁路
概况 运行路径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
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 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 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2012年这条通道继续 西进,从德国的杜伊斯堡西延至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整整延长202公里,将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直接与 重庆相连。
【拓展】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意义:1.加速区域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使资源得到
充分利用。 (1)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加快西南资源
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有利于加强同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带动 西南经济的发展。
2.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利于加快大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
4、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四川盆地——洪涝
云贵高原——洪涝、干旱 地质灾害: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自然原因: (1).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2).地表崎岖,坡陡谷深,易发泥石流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保护能力差 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
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
【思考】3、该天气系统对昆明和贵阳的天气状况的影响分别 是?
影响:昆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暖气团控制下冬季比较温暖, 多晴天;贵阳在冷气团控制下多冬雨。
3、河流及水文特征 (1)四川盆地
① 主要河流:金沙江,大渡河,岷江, 嘉陵江,川江,雅砻江
紫土
6、资源:
矿产资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四川盆地),贵州六盘水煤, 云南个旧锡,磷。广西平果的铝土,贵州铜仁的汞。 四川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
水能资源: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大渡河上的龚嘴。
生物资源: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云南动植物王国
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1)四川盆地
① 一年两熟 ② 水稻,柑橘,毛竹,甘蔗 ③ 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
③发展方向: 立体农业; 彩色农业:花卉、水果、优质烤烟、蔬菜等。
云贵高原农业
云南彩色农业
【思考】分析云南发展彩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和, 降水丰沛,无霜期长,适合作物生长;土地 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市场需求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