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2.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3.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4.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
采样点?
2.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3.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
不同的保存方法。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5.25℃时,Br2在CCl4和水中的分配比为29.0,试问:⑴水溶液中的Br2用等
体积的CCl
4萃取;⑵水溶液中的Br
2
用1/2体积CCl
4
萃取;其萃取率各为多
少?
6.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质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
一实例。
7.现有四个水样,各取100mL,分别用0.0200mol/L(1/2H2SO4)滴定,结果列
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原理。
10.简述COD、BOD、TOD、TOC的含意;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
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
1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种关
系?为什么?
12.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5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和
1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
的原理和优缺点。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1.已知处于100.30kPa、10℃状况下的空气中SO2的浓度为2×10-6(V/V),试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mg/m3为单位表示的浓度值。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
效率?
3.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力为100.00kPa。
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
定空气中SO
2
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采样流量0.5L/min。
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mL测知含
SO
22.5μg,求该采样点空气在标准状况下SO
2
日平均浓度。
4.简述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缓冲溶液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
2
原理的异同之处。
影响方法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NOx的原理。
用简图示意怎样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
2
、NO和NOx?
6.为什么室内要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 S)和甲醛?根据用色谱法测定VOC S流
程,说明定量测定原理。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
2.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后应怎样处理才能保存?为什么固体废物采
样量与粒度有关?
3.试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其监测的重点?
4.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热值测定对其处置有何作用?
5.什么叫垃圾渗沥水?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堆场年限不
同,渗沥水的产生量和水质也不同?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标
是什么?
2.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3.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为什么需要多点采集混合土
样?
4.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α)芘污染,
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说明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群落法监测水
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2.说明贝克生物指数法、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法评价水质优劣的原理有何不同
之处?各有何优缺点?
3.按照用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程序,简要说明其主要工作。
第七章噪声监测
1.环境噪声有哪些?
2.什么叫计权声级?它在噪声测量中有何作用?
3.什么叫等效连续声级L eq?什么叫噪声污染级L NP?
4.三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65dB、68dB和71dB,求同时作用于
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
5.有一车间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有1小时声压级为80dB(A),2小时为
85dB(A),2小时为90dB(A),3小时为95dB(A),问这种环境是否超过8小时90dB(A)的劳动防护卫生标准?
6.某城市全市白天平均等效声级为55dB(A),夜间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
45dB(A),问全市昼夜平均等效声级为多少?
第九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水样有何区别?
2.何谓准确度?何谓精密度?怎样表示?它们在监测质量管理中有何作用?
3.灵敏度、检测度和测定限有何不同?
4.试述监测误差产生原因及减少的办法。
5.测定某河流酚的含量如下:0.060、0.104、0.116、0.136、0.146、0.190、
0.222、0.344、0.066、0.114、0.122、0.138、0.150、0.202、0.263。
求:①数值范围、超标率(以地面水质量标准为依据);②画频数分布图;
③求x、x g、x±s、C V;④若t=90%,求μ。
6.分别位于某河流上、下游的两个实验室同时测定各自所在河段水中氟化物。
为此,用浓度为100μg/L的标准液(单批标准差为1.67μg/L)分别测定,
得x
1=94.34μg/L,s
1
=1.81μg/L,x
2
=100.16μg/L,s
2
=1.49μg/L,若最大
允许差为5%的情况下,这两个实验室分析结果有否显著性差别?
7.用某浓度为42mg/L的质量控制水样,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样,共获得20个数
据(吸光度A)顺序为:0.301、0.302、0.303、0.304、0.300、0.303、0.305、
0.300、0.300、0.312、0.308、0.304、0.305、0.313、0.308、0.309、0.313、
0.306、0.312、0.309。
试作控制图,并说明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如何使用此
图。
求作x-R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