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现状这个步骤最后且最重要的工作是识别出哪些是()。
回答:正确1 A 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2 B 创造价值的活动3 C 不能创造价值,但必要的活动4 D 可以改善的活动2.任何改进流程的第一步是让团队识别出(),已经满足这些需求的支持或创造价值的流程。
回答:正确5 A 顾客的需求6 B 无用的流程7 C 流程的负责人8 D 有用的流程3.精益生产适用于以下哪种产品类型的生产方式?回答:正确9 A 多品种,大批量10B 多品种,小批量11C 少品种,大批量12D 少品种,小批量4.有关看板管理,错误的说法是()。
回答:正确13A 看板是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取货的依据14B 看板具有改善的机能15C 实际生产管理中使用的看板形式多种多样16D 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但能运送5.JIT系统以何为出发点?回答:正确17A 准时生产18B 适量生产19C 大量生产20D 质量第一6.JIT是按照什么方式组织生产的?回答:正确21A 推动式22B 拉动式23C 移动式24D 流动式7.看板的三大作用不包括()。
回答:正确25A 传递生产信息26B 保证生产现场的标准操作27C 识别浪费28D 控制生产系统动态的自我完善8.I型浪费是指()。
回答:正确29A 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被立即去除的步骤30B 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与现有技术与生产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其他步骤31C 有价值的活动9.下列现象不属于库存浪费的是?回答:正确32A 堆积在工作现场的成品、半成品33B 已向供应商订购的在途零部件34C 已发货的在途成品35D 正在进行加工的零部件10.下列不属于产生等待浪费的原因的是?回答:正确36A 作业进度不平衡37B 作业安排恰当38C 原辅材料质量不合格39D 停工待料11.关于整顿的定义,正确的是:()回答:正确40A 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41B 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42C 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43D 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12.关于清洁的定义,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44A 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45B 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46C 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47D 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多选题13.分析价值流是为了帮我们识别以下哪三种活动方式?回答:正确48A 不增值的活动49B 必要但不增值的活动50C 增值的活动51D 不必要的活动14.准时生产的基本手段包括以下那三个方面?回答:正确52A 适时适量生产53B 弹性配置作业人数54C 质量保证55D 拉动生产15.以下哪些是会造成过度加工的原因?回答:正确56A 工艺更改和工程更改没有协调57B 随意引进不必要的先进技术58C 没有平衡各个工艺的要求59D 没有正确了解客户的要求精益思想导入第一节价值和价值流一、精益的起源1、精益的形成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
精益生产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此时统治世界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
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是无法与其在同一生产模式下进行竞争的。
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
因此,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精益生产”的创始者们,在分析大批量生产方式后,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
2、精益的发展从50年代到70年代,丰田公司虽以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渐渐形成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与此同时,在整个西方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即使采用美国相同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能取得相当规模的生产效果。
因此,这一时期丰田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仅仅在丰田汽车公司及其配套商的部分日本企业中得以实施。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工业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并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
一时间,整个日本的汽车工业生产水平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1980年以其1100万辆的产量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第一大国。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Roos等教授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井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1995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 d”)一书,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价值流包括物流、信息流和人员流动三个方面。
如上图中第一行从右往左看,即从客户向供应商的信息流流转过程。
第二行从左往右,即为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转,也包含人员的流动过程。
分析价值流实际上是为了帮助我们识别三种活动方式。
第一,不增值(non-valueaddingNV A):这是纯粹的浪费,它包含那些不能创造用户所能接受的价值,并且可以立即取消的活动;第二,必要但不增值(necessarybutnon-valueaddingNNV A):必要但不增值活动是指那些不创造价值,但是产品开发、补充订货、生产系统还需要,因而不能马上取消的活动。
为了消除这类型的浪费需要对现有的运作系统作出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动不可能马上实施;第三,增值(value-ad dingVA):真正能创造出顾客可以接受的价值的行动。
二、精益的定义“浪费”在精益中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需要被纠正的错误;生产了无需求的产品或者服务,由此造成的库存和积压;不必要的工序;员工的盲目走动;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运;由于上道工序发送传递不及时,使做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以及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精益思想正是为了消除这些浪费,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定义价值,并按最佳顺序排列生产价值的活动。
他的表现的形式是通过提升效率,消除浪费,不断追求完美的流程,并且不增加额外的资源。
为了更加及时的将浪费转化为价值,精益思想提出了五个原则:●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重新制定企业活动;●使价值流动起来;●依照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追求尽善尽美。
3、让价值流动起来一旦精确定义了价值,精益企业也完整的制定出了某一特定产品的价值流图,消灭了明显的浪费步骤,实行精益思想第三个原则的时机也就到了。
流动的意思是要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
1913年福特汽车就想某型号汽车的总装转变为连续流的方式,并且尝试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使原材料到成品车发货的整个过程流动起来,大大的提高的生产率。
当然这种流动是针对大产量并辅以高速装配线的工程工艺。
大野耐一和他的技术人员,在二战之后,尝试了在少量生产下的连续流——不用装配线,而是学习迅速换磨,从一种产品转产到另一种产品。
这样不同类型的工艺步骤可以很快互相调整,使加工保持在连续流中。
可是实际上在目前的很多工艺流程及办公流程中,依然使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其根本问题是流动的思想不够直观。
精益对此的方法是重新定义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作用,使它们对创造价值做出积极的贡献;说明价值流上每一点的员工真正需要的。
因此,使价值流动起来才真正符合员工的利益,以更好的建立精益企业,贯彻精益思想。
4、依照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价值流动起来之后,最明显的效果是:从概念到投产、销售到送货以及原材料到客户所需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但是我们在之前定义价值时提到,价值是由客户定义的,而当价值流动起来之后,价值流也很容易就可以按照客户需求拉动。
例如说书的印刷,在出版印刷之前并没有研究过流动,因而客户无法拉动产品。
生产的方式依然是大批量生产,很容易导致的结果是:如果书并不畅销,那多印出来无法销售的部分就只能被退回;如果书非常畅销,意味着一旦脱销,读者需要等到下一个批量生产出来之后才能拿到书,这个时间往往非常的漫长。
如果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来拉动价值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客户一需要书,他的书马上就能打印出来,或者要求出版社以电子书的形式进行传输。
这样既不存在库存的浪费,也使客户不至于过久的等待,满足了客户的价值。
5、尽善尽美当各种组织开始精确地定义价值、识别出整个价值流、使得为特定产品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连续流动起来,并且让客户从企业方面拉动价值时,效果就产生了。
它表现为,在提供一个比以往都更接近客户的真正需要的产品时,人们也在无止境地不断减少付出的努力、时间、场地、成本和错误。
在上述4个原则的良性循环互相作用的时候,总能不断暴露出价值流中隐藏的浪费,从而也就能将他们排除。
在这种不断的循环中,尽善尽美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当然,在实际的精益工具的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五项原则更加像五个步骤,接下来的课程我们会从这五个原则展开。
1、定义价值精益思想的第一个原则是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
价值是由生产者创造的。
从客户的立场来看,这是生产者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然而,由于许多原因,生产者很难确切的定义价值。
案例1:以一家手机生产制造商为例,从新款手机的概念形成到最终成为消费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一般会经历一下几个过程。
那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有价值的活动是哪几个呢?对于消费者来说,从新款手机被设计到最终被生产出来的过程是他们所关心的,但是零部件是如何周转的,手机生产出来之后是如何给渠道商供货的,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希望能够最快的看到新款手机出现在柜台上!从上述案例我们会发现,实际上,解答一个产品价值是什么的关键点在于客户,因此,精益思想必须从一种自觉的尝试开始,通过与客户的对话,为具有特定功能以特定价格提供的产品精确定义价值,从而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知道什么是真正需要做的事。
综上所述,价值是精益思想的关键出发点。
而价值只能由最终客户来确定。
价值只有在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的特定产品(商品或服务,而经常是既是商品又是服务的产品)来表达时才有意义。
2、识别价值流精益思想的第二个原则是识别价值流,重新制定企业活动。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到达企业,企业对其进行加工后转变为成品再交付客户的全过程,企业内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的信息流也是价值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