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发展史略考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发展史略考


族的解放斗争,由《序曲》和《黄河船夫曲》、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 着国人为了理想而奋勇前进。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 成功典范,在 60 年代由殷承宗、储望华、刘 参考文献
[1]巩成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J].琴童,2005(10).
《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 庄、盛洪礼集体创作改编为钢琴协奏曲,同 [2]李道琳.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冼星海抗战
·溯源 ·档案 da ng'a ns uyua n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受“重文轻武”的 治服务培养人才。1839 年,法国天主教会在 体育的参与权利。而小脚、莲步等则从行动
思想影响,对体育记载极少,只在史书中偶 上海创立了“读经班”后,上海及全国相继出 上束缚了女性参与体育项目的能力。
有男性进行捶丸、蹴鞠、射箭等运动的记载。 现了教会“女塾”及教会“女子中学”。“洋学
久,光未然就满怀着爱国热情写出了大型朗 和祖国的浩瀚壮丽,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与 间仓促,这些作品大多只完成了初稿,没有
诵诗《黄河吟》。时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 深情,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存亡而进行 条件进行试奏和修改,没有机会出版和演
海被深深打动,尽管当时全延安没有一架钢 的英勇不屈斗争,进而推动情感的层层深 出,但仍可以从中看出冼星海在交响音乐民
分为三个阶段。1840—1900 年是中国近代 操,并据此来考核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体操 教学等等,女子
女子体育的发端及形成期;1901—1949 是 在一些“洋学堂”的课程中被当做正课进行 体育观念开始深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形成期;1949 年至今 教授。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组织形成自己 入人心。
是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期。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发展史略考
光未然与抗敌演出剧团东渡黄河,准备由此 整、高度统一的作品。在布局上,《序曲》展示 中绝大多数是在苏联期间创作的。如《民族
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的所见所闻激 了这部作品的基本主题,通过几个乐章描写 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交响乐》、《中国幻
发了这位诗人的创作灵感,抵达延安后不 了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与灾难,歌颂黄河 想曲》等。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条件艰苦,时
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入,留洋
中国女性在封建时期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 堂”按西方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虽着力于 的回归者们纷纷从“保国强种”的角度,大力
层。中国妇女不仅没有享受精神自由的权 培养殖民服务者,但男女平等等先进的思想 推行在女子教育中实施体育教学。1899 年,
利,也没有身体自由,更谈不上参加体育运 同时也被贯彻其中。“洋学堂”的举办,不仅 “经正女塾”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自主开
洪一样卷向中国社会发展面前。
戏等也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课程对学生上下
正基于以上的认识,中国开办的女子学
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和我国女性解放 课间使用体育器材进行游戏的行为有所规 校体育逐渐活跃开来,他们纷纷开设体操
发展紧密联系,其在现代的发展轨迹主要可 定[1]45。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早上出早 课、课外体育活动,引进外国教师进行体育
动。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制 使得女子开始受到近代思想的影响,同时也 办的女校。经历了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的
度、观念等方面都被迫或主动受到外国先进 为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洗礼后,在屈辱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的主体
文化的影响。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洋学堂”的课程开展,在中国教育发展 意识开始觉醒,中国教育也开始意识到,不
吼吧!黄河》这八个乐章组成。八个乐章之间
样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重要的经典作品,
歌曲创作解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郑夏冰.音符间迸发出的民族情感—— —冼星海
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又通过朗诵 是国内外音乐舞台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及其《黄河大合唱》[J].福建艺术,2003(2). ★作者李洁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琴,仅有几把小提琴和一些简陋的民族乐 入、不断发展,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 族化、群众化方面进行的可贵探索。1945
器。但冼星海凭着高涨的创作激情,在如此 是整部作品的终曲,同时也成为了感情发展 年,冼星海在病床上完成了管弦乐作品《中
艰苦的条件下,带病连续进行了六天的谱曲 的最高峰,使之成为整部作品的最高潮。《黄 国幻想曲》,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后的艺术
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 制,“笑不露齿”的规定
建社会。随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思想 不断深入人心,西方近代体育开始渗入我国 教育体制内。
从思想上剥夺了女子
□ 秦华奇
20 世纪 30 年代的南开女篮
20 世纪 30 年代,红 极一时的游泳选手杨秀琼
1“. 洋学堂”的女子体育活动。为了加强 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殖民主义者纷纷通过办 “洋学堂”对我国实施文化侵略,为其殖民统
中,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种领域寻找救亡图 及教会调查资料中都有显示,体育是课程传 仅男子需要体育教育,迫切改变“东亚病夫”
存的途径和方法。女性解放的重要性在各救 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44 美国教会开 的形象,女性同样需要健康的身体、强壮的
亡先锋眼中出现,女权和女性教育思想像山 办的女塾课程记载,除了文化课外,体操、游 体魄。
的体育组织,甚至会专门开设体育竞赛项
二、近代女
一、近代女子体育的萌芽及形成期 目,引导女子参与体育和锻炼。
子体育的形成
(1840—1900)
2.中国式的女子学
女子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对 校的体育。儒教礼学文
女性进行的以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 学的束缚下,女子的言
等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鸦片战争后,中 谈、举止等受到严格限
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首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 河大合唱》 于 1939 年 4 月在延安陕北公学 作品[3]22-23。冼星海在音乐方面作出了巨大的
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 大礼堂首次公演后,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延 贡献。他表现中华民 安重要活动的保留节目,并很快传遍全国。 取精神,时至今日仍铭刻在国人心中,激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