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16届必修二地理月考(一)
命题 张鲁敏 审题 石利娟 2014年3月
一、 选择题
2013年7月,某旅游爱好者从北京出发,沿下图中路线自驾游览。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此次自驾游过程中看不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草原
2.下列有关图示地理信息的叙述,能体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是
A .黑龙江部分地区砍伐森林导致土壤盐碱化
B .漠河因地势高而成为我国气候寒冷的地区
C .呼伦贝尔地区过度放牧导致风沙肆虐
D .松嫩平原因开发沼泽造成水土流失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

读图回答:
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 .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m
C .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D .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生育旺盛年龄一般是指20~34岁。

下图中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段(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与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读图完成下题。

4.该图显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A .“高低高”模式
B .“高高高”模式
C .“低低低”模式 D. “高高低”模式
如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
5.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 、B 、C 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6~7题。

6.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 、B 、C 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7.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 的区位优势的是 A .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9.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A.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B.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C.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D.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图为中原经济区规划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中原经济区内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郑州、信阳、安阳的城市等级一样
B.与郑州相比,南阳的服务范围更大
C.图中所示城市郑州的服务范围最广
D.平顶山与商丘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11.河南在中原经济区中所具有的优势有( )
①河南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②河南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③河南旅游资源
丰富④河南粮食商品率高,销售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共56分)
36.(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2012年春运从1月8日起,为期40天。

材料二: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2分)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14分)
(5)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分)
37. (24分)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56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D 一线的地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2分)
(2)若该市是我国某城市,目前城市等级为 ,20年后城市人口预计达 113万。

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 。

(6分) (3)ABCD 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

原因是 、 。

(6分) (4)A 、D 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
判断理由是 ; 为低级住宅区的是 地,
判断理由是 。

(10分)
16届月考(一)答案
一、选择题(共44分,每题各4分)
1~5 BCBCA 6~10 ACABC 11 D
二、选择题(共56分)
36.(共32分)(1)A (2分) (2)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

(2分)
(3)广东 上海 北京 开发资源,边境贸易发展(10分)
(4)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比人口流出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优。

影响: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不利:造成交通、环境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

(14分)
(5)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分) 37.(共24分)(1)B (2分)
(2)大城市;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6分) (3)C ;接近消费人群;交通便捷程度高。

(6分)
(4)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6分) A 、靠近工矿区,环境质量较差 。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