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

1.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再生、循环”。

3.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技术及工艺解决经济系统的污染问题,并保障环境的健康安全。

基本的做法是把污染物集中到系统外进行处理。

生态工程则寻求一条系统内解决的思路,通过生态工程的自设计和其他工艺的结合,实现系统污染的零排放或最小排放。

生态工程的边界要大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而生态工程的对象是生态系统。

环境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环境科学,而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比,均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但着重点不同。

一般认为,生态工程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活的生态系统及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环境工程则依赖新的化学、机械或物质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4.生态工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②生态工程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③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工业与城市发展5.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①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②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③“废物”再生利用和环境调节工程系统④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⑤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6.生态工程的特点:①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活的生物为主体,强调利用生物与生物的共生功能、生物物质的循环再生功能、食物链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原理,来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生产工艺设计。

②利用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和稳态机制等稳定性特点,生态工程重视培育和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

③生态工程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④生态工程尤其是农业生态工程是在石化农业逐渐走入死胡同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石化农业的种种弊端。

⑤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工程系统和生态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7.我国现代生态工程研究㈠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①生态农业②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③有机农业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研究对象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内容广泛,综合性更强。

②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的研究目标注重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③注重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结合④政府重视、政策导向、广泛开展。

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

㈡我国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以整体观为指导,其研究和处理对象是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系统,全面规划一个区域,而并非某些局部环境,其目的是多目标,即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以调控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为主,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③将生产与净化结合起来④其技术措施主要为层次优化组合。

环保生态工程的按物质迁移、转化途径分为:①无废工艺系统②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③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再生系统④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工程⑤城乡结合生态工程。

8.我国生态工程研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必须紧密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②应加强理论性的研究③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突出我国的特色和先进性。

我国发展生态工程研究的基本对策:①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管理②设立重大项目,组织协作攻关③培养人才④开展国际交流。

9.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目的是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高度的统一,使农业、工业、城市及区域经济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10.生态工程设计基本原理㈠系统原理:①整体性和综合性原理②有机关联性原理③动态性原理④协同性原理⑤层次性原理㈡生态原理:①生物共生原理②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③生态系统基本动力原理④生态系统自组织原理⑤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原理㈢经济原理:①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原理②生态经济平衡原理③生态经济效益原理④生态经济价值原理㈣工程原理:①太阳能充分利用原理②水资源循环利用原理③无污染工艺原理④生物有效配置原理11.生态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①系统边界确定。

②生态系统分析。

③过程影响驱动因子及响应。

④系统工程目标设定及工程方案构建。

⑤生态工程方案的论证与修订。

⑥生态工程方案的实施。

⑦工程运行记录及反馈。

⑧工程验收。

12.土壤生态系统可以定义为:是植物根系、土壤藻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与它们所处的土壤环境一起构成的统一整体。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①土壤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生态系统②土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③土壤生态系统是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④土壤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最激烈的场所13.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包括一切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和土壤其他功能与属性衰退的现象与过程。

所有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式可归结为:①土壤侵蚀即土壤结构物质的损失②土壤衰竭即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消耗③外来物质积聚即各种外来有害成分在土壤中积累与固定④土壤板结即土壤物理破坏,容重增加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国际分类:①土壤水蚀②土壤风蚀③土壤化学性质恶化④土壤物理性质恶化⑤土壤生物活动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国分类:①土壤侵蚀②荒漠化③土壤盐渍化④土壤污染⑤土壤性质恶化⑥土壤非农占用14.中国土壤退化的特点:范围广、发展快、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防治土壤退化的力度在加大。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途径: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土壤生态系统的维持。

恢复的主要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物理化学措施。

15.盐碱土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引淡淋盐、浅井群强排、覆盖抑盐技术、农业与生物措施。

荒漠土壤的主要恢复策略:封育、生态输水、人工生态建设、退耕还草还林。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大体分为:水土保持的耕作措施、治坡治沟工程措施、林草生物措施。

湿地恢复生态工程措施:定植回归法。

16.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原则:以乡土优势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其他优良树种;以营造混交林为主,不种单一树种;以速生树种为主,适地植树,以提高蓄水保土能力;实行林间农作,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以生物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配合,以提高生态效益与工程效益。

17.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农田生态工程:农田作物生态工程、农田生物防治生态工程、复合农林生态工程、稻田养鱼生态工程。

18.规模化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农牧业严重脱节②缺乏有效环境管理③畜禽生产饲料的利用率不高④饲料中微量物质对环境影响的重视程度不够⑤缺乏实用有效的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和技术19.辽宁西安生态养殖场工程模式:其规划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为基础,以猪粪尿为资源,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水生饲料生产增加食物链为核心,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体系。

“四级净化、五步利用”生态养殖模式。

EM技术在生态畜牧业工程中的应用:EM发酵饲料、EM生物防疫灭病体系及效益研究。

20.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①污水污泥对土壤的污染②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③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④大气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①隐蔽性和滞后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③不可逆转性④治理难而周期长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②增加土壤的自净能力③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与化肥土壤重金属修复措施:①物理化学修复工程措施、电动技术、淋洗技术、玻璃化技术②化学修复③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④农业修复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投菌法、生物培养法、生物反应器、生物注射法、农耕法、厌氧处理、堆积法。

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①微生物类群②烃类的组成和状态③土壤酸碱度④土壤温度⑤土壤湿度⑥营养物质21.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措施:①物理方法机械清淤、引水冲洗、曝气充氧②化学方法应用除藻剂、混凝沉淀除磷③生物及生态方法景观水体的生态设计中应注意哪些事项P20622.固体废弃物,通常指在生产、流通与消费中产生的一般不具有原来的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各类固体物质或半固体物质,或是提取组分后弃之不用的剩余物质,包括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的宗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的常见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

23.堆肥主要分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

堆肥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一次堆肥和二次堆肥。

一次堆肥阶段的特点:高氧气吸收率,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高臭味潜力。

二次堆肥阶段的特点:温度低,氧气吸收率低,臭味潜力低。

24.微生物生态工程:依据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对人类生产活动有益的微生物而设计的生产工艺系统,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

微环境:微生物都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微生物的个体很小,所以它生活的环境也十分微小,称之微环境。

微生物生物环境的几种关系:①中性共栖关系②偏利共栖关系③协同关系④互惠共生⑤竞争关系⑥偏害关系⑦寄生关系⑧捕食关系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①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②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微生物生态系统的遗传适应特性④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25.综合生态工程即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整套生态工艺流程,形成多层次合理配置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获得持续最大的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

综合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综合生态工程通常以生态学为原理,利用生态工艺及设计思路,实现物质再生循环与分层多级利用,保障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

其基本原理归纳起来就是食物链、生命周期、价值链原理的集中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