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作文布置活起来

让作文布置活起来

综合2015·11
让作文布置活起来
广西永福县教育局教研室(541800)李翠芳
[摘
要]作文布置是作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布置创意作文,丰富作文布置形式,做到生生互动,家校互动,为学生提供方便快
捷、灵活新颖的课后写作平台,才能为作文教学保驾护航,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布置写作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3-011
让作文布置活起来,是相对于平时单调、呆板、传统
的作文布置模式而言的。

平时教师把作文任务布置下去,就是一句简单的话,轻松潇洒,学生却叫苦连天,唉声叹气,课后自然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马马虎虎,应
付了事,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让作文布置活起来,我们可以改变作文布置的内容,创新作文布置的形式,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后写作的平台,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让学生更加愉悦。

以下几种作文布置方式便能延伸课后作文之路,使作文教学走向更深更远的天地。

一、布置微作文,记录真实感受
学生成长的每一天里,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平凡,有感动,有伤心,有后悔……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
写下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练笔的好方法。

如今中高年
级的学生也有自己的QQ 、
微博、微信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让学生在有话想说的情况下写几句或一段真实的感言发到微博、微信或QQ 上,表达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这微小的语言,这简短的文字其实就是一篇微作文。

微作文方便快捷,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写,促进他们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喜欢写,敢于写,做到多写多练,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练笔的目的,养成说真话、写真话的好习惯。

文字发表在学生的网络空间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愿意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快乐,愿意与别人交流,在欣赏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编写中得到创作的锻炼,在
“船夫热得难受,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一句时,学生会
做出垂头丧气的样子;读“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一句时,学生会跷着大拇指对着自己,做出骄傲得
意的样子……就这样,
故事中风和太阳的形象在学生的生动朗读中更加丰满了。

指导学生“心”“形”结合,由内而外,朗读时才会更有魅力。

三、想象无极限———童话故事中的关键语境“童话故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

而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指导学生朗读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特点。

童话故事中的环境描写最具特色,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高山、树林、小溪等空间变化频繁。

不同的环境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不同的画面,把自身融入故事情节中去感悟、去体会,才能把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情景通过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

如一年级的《这儿真好》一文:“小熊种好了树,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荫。

”如果这些文字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他们就能带着理解朗读课文了。

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把小熊种树的场面通过具体的实践表现出来,让他们贴图或者画一画,把概括的文字通过想象再现出来。

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语言也会随着想象被生动地描述出来。

相反,如果学生在朗读时脑海中没有相应的画面,他们口中流出的文字也会犹如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毫无情感可言。

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动作和表情,想象故事的画面,朗读童话故事,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这样由内及外地进行指导,由“心”引发“情”,由“情”带动“形”,由“形”表现“心”,学生就能在“情”与“形”的结合中,领悟文意,提高朗读水平。

(责编莫彩凤)
语文·
阅读表达11
综合2015·11
交流中得到情感的培养,这难道不是阅读与写作的一件
乐事?在学生的QQ 空间里,他们记下了生活的点滴。

妇女节这天,我们班的一位学生为妈妈做了一道简单的菜,送上了一束鲜花,他在微信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吃着妈妈做的番茄炒蛋长大的我,今天也为妈妈做一份番茄炒蛋。

妈妈尝尝吧,里面全都是浓浓的爱的味道!妈妈,在特别的节日里,希望您幸福多一点,快乐多一点,感动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祝您像这花儿一样
永远美丽……”
文字上方配有番茄炒蛋和鲜花图。

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感人的文字,多么懂事的孩子,让人欣慰无比。

微作文虽小,却能表达真心,流露真情,留住精彩。

二、布置假期作文,网络批阅点评
每逢寒暑假或小长假,我们总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语文除了做完规定的作业外,我们经常会布置写作任务,如假期里要求学生完成多篇作文。

这样的作文,学生是最发愁的,他们往往会把容易的假期作业先做完,然后在开学的前几天突击完成作文。

开学后,学生齐刷刷地把作文交给老师,由于开学工作任务繁多,老师根本没有时间认真批阅那么多假期作业,更不可能每篇作文都认真批阅,大多是翻一翻,看一看,数量上达到要求就算过关了。

学生作文没有计划,质量低下,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训练目标。

那么,我们如何布置假期作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我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班级群,让学生或家长在规定的时间里,分批次把写好的作文用手机拍下,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群文件夹里,然后进行网络批阅和点评。

我还制作了一个电子表格,逐一登记作文上交情况(是否完成、质量等级、教师寄语等),及时评定学生的作
文,及时反馈完成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一方法确实行之有效。

首先,它能让学生有计划地在假期不同的时间段分批完成作文,很好地起到监督的作用。

当学生和家长看到别人都已经完成作文,自己没完成时,自然不敢偷懒放松;当看到别人写得认真时,也不敢马虎,否则面子上过不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

其次,学生和家长通过阅读他人上传的作文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写作水平。

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当他们无从下笔的时候,可以读读班里同学上传的作文,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写作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完成作文任务。

再次,教师可以及时批阅学生的作文,使学生的作文得到及时反馈,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批阅学生的作文,减少集中批
阅作文的时间,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批阅,自由灵
活,方便快捷,既减轻了上课的作业批改任务,又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作文。

三、布置接力作文,家校通力合作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以及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关心。

学生作文的提高也离不开这三个因素。

如果我们能家校配合,生生互动,通力合作,便能搞活作文教学。

在班里,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7人,共
同使用一本精美的作文本来接力写作。

小组发挥团队精神,一起创编作文本,每周每人在作文本上写一篇作文,写完后可以配上插图,画上花边,涂上颜色,让作文锦上添花,然后让家长点评,写上评语,最后交给老师。

老师每天坚持批阅,每周做一次小结,评出优胜小组。

这样的作文本在学生、家长、老师手中传阅,起到了交流学习的作用。

家长改,老师评,多方面通力合作则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的儿子上五年级,他们的语文老师也采用了这一做法,作为家长的我,深深感受到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和家长都动起来。

儿子为了不输给小组同学,同时也为小组争光,每周在写作文时,他首先会打个腹稿,然后跟我交流,问我这样写好不好,我会给他恰当的指导。

他认认真真地写在作文集上,他的自觉性比以前强多了,对作文质量要求也提高了许多,写完后交给我说:“现在该您了,您可要认真点哦。

”我自然改变以往敷衍的态度。

打开小组作文本,我看到了学生们一篇篇认真工整的作文,了解到班里学生的写作水平。

更让我惊奇的是家长在孩子的作文上用红笔画出好词好句,在写得好的段落旁写几句赞扬的话,圈出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在缺漏之处写上一点点意见,每位家长都写上了评语。

我也不敢怠慢,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对老师的配合,我也认真评改
起来。

儿子看到我画的波浪线、笑脸、星星以及写的鼓励的话语,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多和谐愉悦的交流啊!这种接力作文,不仅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到孩子学习的情况,还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对老师而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想让作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作文布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我们注重布置形式的多样,布置方法的创新,讲究布置的艺术,让作文布置插上创意艺术的翅膀,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写作乐园,强健作文教学的羽翼。

(责编莫彩凤)
语文·
阅读表达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