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在对长江沿岸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中 ,首次运 用态势分析法对地质环境优势 、劣势 、威胁等进行分 析 ,在此基础上判定对某一规划用途而言地质环境 质量的等级 ,从而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决策参考价 值的结论 。
收稿日期 : 2005 - 09 - 26;编辑 :齐运铎 作者简介 :刘建东 (1965—) ,男 ,江苏泰兴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 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方向的研究.
经综合分析研究 ,过江隧道地质环境质量适宜 性等级划分结果如下 :扬中 (夹江河口 )以上河段评 价结果如表 4。其中 Ⅰ级区段 ,总分 77分以上的区 段 14个 , 剔除单项得分最低的 3 个区段 ( S1、S2、 S3) ,共 11 个区段 ; Ⅱ级区段 :总分 73 分 ~77 分之 间的区段 8个 ; Ⅲ级区段 :总分在 73分以下或单项 得分为最低值的 10个区段 。
在江苏省沿江岸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 ,我们 尝试使用了态势分析法 ( SWOT) ,对不同的规划用 途 ,从地质体本身固有的优势 、劣势和外部因素对地 质体或工程建筑物形成的有利条件 、不利的威胁 4 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判 ,评价对特定规划用途而 言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态势分析法又称 SWOT分析 , SWOT四个英文 字母分别代表 : 优势 ( Strength) 、劣势 (W eakness) 、 机会 ( Opportunity ) 、威 胁 ( Threat ) 。从 整 体 看 , 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 SW ,主要用来 分析内部条件 ,第二部分为 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 条件 。另外 ,每一个单项如 S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 和内部因素 。
第 1期
刘建东等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19
轴线与断裂夹角 、江面宽度 、水下地形 、场地工程地 质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 、长江两岸理论沉降差 。
表 3 江苏段过江隧道工程适宜性评价因子
编号 因子 等级 Ⅰ
江槽下 Ⅱ 1 切深度 Ⅲ
Ⅳ
标准 ≤ 20m 20m ~25m 25m ~30m > 30m
表 5 扬中 (夹江河口 )以下江段质量评价结果
质量级别 综合分值 数量
长江区段
Ⅰ级区段 82
高港 、永安镇 、天星洲 、利港 —江阴船 厂 、西山 —福姜沙 、长青 沙 、天生港 — 12 任港 、老洪港 、苏通桥 、白茆河口 、北支 中兴村以上段 、海永乡 —大兴镇
基本分值 权重值
4
3 2
2
1
Ⅰ
岩相稳 定 、沉 积 连 续 的 粘性土
4
2
围岩 (江槽 Ⅱ 以下 15m ~
30m )工程 地质特征 Ⅲ
隧道穿越 2 ~3 个工程 地质层
隧道穿越 3 个以上工程 地质层
3 2
2
Ⅳ
砾石层 、破碎基岩 、土岩 结合带
1
Ⅰ 无断裂 隧道轴线与 Ⅱ 60°~90° 3 断裂夹角 Ⅲ 30°~60°
Ⅰ <6度
抗震设防 Ⅱ 6度
6
烈度
Ⅲ 7度
Ⅳ > 7度
4 3
1 2 1
Ⅰ ≤ 2km
7
江面宽度
Ⅱ 2km ~3km Ⅲ 3km ~4km
Ⅳ > 4km
4 3
1 2 1
Ⅰ
基岩 ,中 —硬土 , 地势平 坦 、开阔
4
8
洞口场地 工程地质
条件
Ⅱ
可 —软塑 土 , 低 膨 胀 性 土 ,有斜坡但无陡坎
3
Ⅲ
软土 、液化砂土 、膨胀土 分布区 、低山区
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 ,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 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 ,它 们是外部环境对场地开发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 因素 ,属于客观因素 ,一般归属为经济的 、技术的等 不同范畴 。在本次研究中 ,评价单元的划分就是依 据这一原则来确定 ,同时 ,对于不同的工程建设类型 对地质环境的要求 ,确定其相应的评价准则 。
在本次研究中 , 把所有影响因素分主次两类 : 主要因子的权重为 2,次要因子的权重值为 1。
113 构造 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排序 (表 2) ,
构造 SWOT矩阵 。
表 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SWOT矩阵
关键性内部因素
关键性外部因素子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1 因子 2 … … 因子 1 因子 1 …
2
1
Ⅳ
地质灾害发育或危及到 的地区
1
213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所建立的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及因子
权重 ,按评价单元在沿江图形数据库中分别采集等 级数值 ,构建 SWOT矩阵 ,加权计算各评价单元的
综合分值 ,并以此排序 。按照地质环境对过江隧道 适宜性由好到差划分为 3个质量等级 。
当某个评价单元出现综合定等明显高于主要因 子等级时 , 将逐级降低该单元的等级类别 , 直至 相符 。
内部能力因素是指各评价单元自身所处的地质 体场地条件 ,包括地质环境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 ,它 们是场地本身在其开发中自身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 素 ,属主动因素 ,根据不同的场地地段与工程类型一 般归类为地形地貌的 、工程地质条件等的不同范畴 。 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 ,不仅要考虑到场地的区域 稳定性与现状开发情况 ,而且更要考虑对未来地质 环境的影响 (表 1) 。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 SWOT矩阵的构造后 , 便可以确定出相应的对于不同建设目的的适宜性等 级 。确定适宜性等级的基本思路是 :发挥优势因素 , 克服弱点因素 ,利用机会因素 ,化解规避威胁因素 ; 考虑过去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运用系统分析的综 合分析方法 ,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 配起来加以组合 , 得出一系列场地开发的可选择 等级 。
表 1 长江岸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因素
关键内部 因素
反映内部 因素的因子
关键外部因素
抗震设防烈度 区域稳定性
距活动断裂距离
优
陆岸地形
势
水面宽度
地形地貌 深泓线位置
河床形态
江槽下切深度
劣
围岩条件
势
断裂软弱面
工程地质条件
特殊类土体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地方发展需求 机
交通条件 会
开发现状 规划工程建筑物 类型规模 地质灾害
加 权 得分数
单元 1 A11 A12
A1 i
A1n A1
单元 2 A21 A22
A2 i
A2n A2
…
An
加权得分 (综合得分 )值的计算按下式 :
n
A ij = S ij ×W j, A i =ΣA ij j=1
式中 , A i为第 i个评价单元综合得分 ; A ij为第 i个评 价单元的第 j个评价因子的分值 ; S ij为第 i个评价 单元第 j个评价因子的基本分值 ; W j为第 j个评价 因子的权重值 。 114 确定适宜性等级
态势分析 ,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 主要内外部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等 ,通过调查列 举出来 ,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 ,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 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运用这种方 法 ,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 、系统 、准 确的研究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 计划以及对策等 。态势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 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 ,在战略分析中 ,它是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8 淮河口 —江心洲 、高资渡口 —镇扬桥 、 征润洲 、五峰山
长江大桥段 、西坝头 、龙潭镇 、孝庄 —
Ⅲ级区段
< 73
10
三江口 (青山镇 ) 、赵庄沟 —胥浦河 、 瓜洲镇 、六圩段 、共青团农场 、和畅洲 、
孟家港
扬中 (夹江河口 )以下河段评价结果如表 5。其 中 Ⅰ级区段 ;总分 82分以上的区段 12个区段 ; Ⅱ级 区段 :总分 79分 ~82 分之间的区段 10 个 ,剔除单 项得分最低的 1个区段 ( S55) ,共 9个区段 ; Ⅲ级区 段 :总分在 79分以下或单项得分为最低值的 11个 区段 。
4 3
1 2
Ⅳ 0°~30°
1
Ⅰ
地 势 平 坦 、河 床 起 伏 ≤5m
4
4 水下地形 Ⅱ 河床起伏 5m ~10m
3
1
Ⅲ 河床起伏 10m ~15m
2
Ⅳ 河床起伏 > 15m
1
Ⅰ ≤0110m 两岸理论 Ⅱ 0110m ~0130m 5 沉降差 Ⅲ 0130m ~015m
Ⅳ > 015m
4 3
1 2 1
江苏地质 , 30 (1) , 17—20, 2006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刘建东 1 , 杨泉宁 1 , 薛怀友 1 , 张发明 2
(1. 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江苏 南京 210018; 2.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江苏 南京 210098 )
摘要 :探讨了将 SWOT态势分析法应用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具体步骤 。通过长江江苏段过江隧道工程的地质 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的实例 ,从地质体本身的优势 、劣势 ,外部条件的有利 (机会 ) 、不利 (威胁 )等 4个方面对评价对 象进行全面 、系统 、准确的研究 ,最后得出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 。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评价 ;态势分析 ; SWOT;长江岸线 ;过江隧道 中图分类号 : X1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6474 (2006) 01 - 0017 - 04
过江隧道共选择 8 个因子 (表 3 ) 。主要因子 : 江槽下切深度 、围岩工程地质条件 ;次要因子 :隧道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