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详细讲解(带图)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序》中曾这样说:“《山 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说《山海经》 是中国神话的“渊府”(宝库),是为历来研究中国神话 的学者众所公认的。
《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 《东山经》、《中山经》
《海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海外经》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
比翼鸟
《西山经》: “崇吾 之山......有鸟焉,其 状如凫,而一翼一目, 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见则天下大水。”
《海外南经》:“比翼 鸟在(结匈国)其东, 其为鸟青、赤,两鸟比 翼。一曰在南山东。”
毕方
《西山经》:“又西 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 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有鸟焉,其 状如鹤,一足,赤文青 质而白喙,名曰毕方, 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 有譌火。 ”
饕餮
《北山经》: “钩吾之山其上 多玉,其下多铜。 有兽焉,其状如 羊身人面,其目 在腋下,虎齿人 爪,其音如婴儿, 名曰狍鸮,是食 人。”
混沌
《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 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 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 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 帝江也。”
这些灵禽异兽有些产生于自然,又 消失或隐匿在自然深处。不管是曾经 有过的,还是从未有过的,它们始终 藏匿在我们记忆的幽深处,时隐时 现……
《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 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东山经》:“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 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 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 是食人。”
穷奇
《西山经》:“(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 如牛,胃(同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 狗,是食人。 《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 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 足。”
梼杌 táo wù
《神异经·西荒经》:
“西方荒中,有兽 焉,其状如虎而犬毛, 长二尺,人面,虎足, 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 搅乱荒中,名梼杌。”
当康
《东山经》:“钦山,有兽焉,其状如豚 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名自叫,见则天 下大穰。”
乘黄
《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 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 之寿二千岁。 ”
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
洋学、心理学、人类学ຫໍສະໝຸດ …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
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
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
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
的百科全书。
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亦说《山海经》“盖
古之巫书”,又在《汉文学纲要》中说“盖以记神事”。 足以证明《山海经》是一部极具神话研究价值的古书。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 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 本子。纸张很黄; 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 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 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 舞”的刑天。
《海外北经》、《海外东经》; 《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
《海内北经》、《海内东经》; 《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
《山海经》中的 灵禽异兽
顒 yóng
《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 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 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 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 下大旱。”
——《阿长与山海经》
——真正的中国神兽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
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
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
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
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
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
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
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
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
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
九凤
《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 曰北极柜。海水北注 焉。有神九首,人面 鸟身,句曰九凤。”
精卫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 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 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湮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跂踵 qǐ zhǒng
《中山经》:“又西二 十里,曰 复州之 山 ……有鸟焉,其状如 鴞,而一足彘尾,其名 曰跂踵,见则其国大 疫。”
天犬
《大荒西经》:“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 下者有兵。”
九尾狐
《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 尾。一曰在朝阳北。”
《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