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热油管道作业指导书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准备 (2)3.1 人员准备 (2)3.2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3)3.3 技术准备 (4)3.4 施工环境准备 (5)四、施工作业方案 (5)4.1导热油管道喷砂及酸洗 (5)4.2 导热油管道安装(没有焊接作业方面的内容) (6)4.3导热油管道支架安装 (7)4.4 阀门安装 (7)4.5 整体检查,系统安装完毕,对系统进行符合性检查。
(8)五、施工注意事项 (8)5.1安全保证措施 (8)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5.3 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0)5.4环境保护措施 (10)六、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 (11)一、工程概况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出口太阳能工业园区内,本期规划容量为50MW,采用抛物面槽式导热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建设有190个槽式集热器标准回路,每条回路通过导热油管道进行连接,本工程范围内导热油管道大约30000余米,支吊架总重约90吨,阀门预计1000余台,管道保温面积约56000平方米。
具体规格型号见下表:二、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 DL5190.8-201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DL/T5210.5—2009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 DL5009.1-20144.《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 DL5090.5-201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3版7.《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8.导热油管道安装图纸三、施工准备3.1 人员准备3.2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3.2.1 仪器、仪表3.2.2 工机具注:上述工器具能力鉴定合格,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每月定期检验及日常维护抽检合格。
电动工器具绝缘每月及随时检验合格。
3.3 技术准备3.3.1施工图纸到图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对会审中存在的问题已有明确的书面回复;3.3.2安装工作程序编制完成,并报审生效;3.3.3设备、管道及附件到货后,必须经检查、清点核对,其外观、型号、规格、数量等验收合格后方可领用;3.3.4施工中所用工器具齐全完好,所用测量器具应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3.4 施工环境准备3.4.1设备安装基础土建已经交安,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预留孔洞(若有)、支架预埋铁板的尺寸和位置应验收合格,满足安装要求;3.4.2作业场地清理干净,无杂物;3.4.3作业区域安全设施完善,包括孔洞盖板、安全围栏、警示牌、消防设施等;3.4.4保证作业区域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四、施工作业方案4.1导热油管道喷砂及酸洗DN50及以上的导热油管道进行喷砂,DN50以下的导热油管道进行酸洗及钝化,需要进行酸洗钝化的管道、管件,应预先清理后,进行酸洗、浸泡、钝化、压缩空气吹干,并将管口密封保管,管内不得涂油;磷酸溶液浓度一般控制在15%-18%,酸洗时间控制在6-10小时以内(溶液浓度及酸洗时间等图纸下发后进行修改),确保酸洗及钝化质量;酸洗的管道内壁呈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或墨色光泽即为合格,若管壁有白色沉淀物时,必须返工酸洗。
4.1.1材料准备:安装用管子、管件已经报验并合格,有复检要求的已经复检并复检合格。
根据设计院图纸给定的材料清单所开列的管道规格、数量领用管道;4.1.1.1领用时应仔细检查管道的壁厚及管道的锈蚀情况;4.1.1.2在酸洗管的一端焊接一个吊鼻;4.1.1.3将管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4.1.2 酸液配制4.1.2.1根据磷酸浓度计算出用水量,配制后的酸洗液浓度为15-18%(溶液浓度等图纸下发后进行修改);4.1.2.2将水缓慢倒入酸液中,并不停搅拌;4.1.2.3将配制好的酸洗液倒入酸洗槽内。
4.1.3、作业顺序4.1.3.1酸洗槽制作安装;4.1.3.2管道清点领用;4.1.3.3酸洗液配制;4.1.3.4管道开始进行酸洗。
4.1.4 酸洗液排放4.1.4.1 准备好盛废液的容器或排放槽;4.1.4.2 打开酸洗槽底部排污阀,将废液排至盛废液的容器内;4.1.4.3 将酸洗废液稀释后排入业主允许排放的地点;4.1.4.4 酸洗槽拆除4.1.5、根据图纸要求,管道喷砂等级达到Sa2.5级(后续根据图纸情况情况修改)4.2 导热油管道安装(没有焊接作业方面的内容)4.2.1 设备敞口部位确认内部清洁后应及时封闭。
管道安装前必须彻底清理内部的杂物,应先用压缩空气对管段内部吹扫,再用酒精和白绸布将管内清洁干净直至擦拭白绸布上无污物。
施工中断时必须及时封口,重新施工后,必须专人检查管道内部确无异物,方可正式对口。
油管清扫封闭后,不得在上面钻孔、气割或焊接,否则应重新清理、检查并封闭。
4.2.2 在管道对口前,应清除管道和管件坡口处及内、外壁10~15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等,直至显示金属光泽;4.2.3 管道组对a、管道组对应使用专用夹具(自制),不得使用楔子等直接焊接在管道母材上,对口间隙要求1~4mm。
b、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值4.2.4 管道水平段的坡度方向与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5 管道对接焊缝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4.2.6 Φ57mm以下的管道不准用氧乙炔切割。
4.2.7 管道排列整齐,不应妨碍设备和油管自身的热膨胀;4.3导热油管道支架安装4.3.1 管道支吊架加工制作应在加工厂内进行;4.3.2 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应符合设计图纸(或图集)的规定;4.3.3 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道接触良好;4.3.5 对预埋了生根结构的孔洞或留有预埋件,应检查预留孔洞或预埋件的标高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4.3.6 碳钢支吊架管部同不锈钢管道配合使用时,须在管道与支吊架之间装配不锈钢垫片进行隔离,以防止不锈钢管道受碳化侵蚀。
4.4 阀门安装4.4.1 导热油系统设备管道安装,应该按照设计或者规范要求确定,所有阀门必须进行规定的试验。
4.4.2阀门在安装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核对型号并按照图纸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统一的标牌标明阀门的KKS码。
4.4.3阀门在安装前应清理干净,法兰式阀门应保持关闭状态,焊接式阀门应为微开启状态(焊缝冷却后关闭);安装或搬运阀门时,不得以手轮作为起吊点,且不得随便转动手轮。
4.4.4阀门连接应自然,不得承受外加重力负荷,法兰周围紧力应均匀,以防止由于附加应力而损坏阀门。
4.4.5油管道阀门应为钢质明杆阀门,不得采用反向阀门,且开关方向应有明确标识。
阀门门杆应水平或向下布置。
4.4.6阀门进场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安装。
4.5 整体检查,系统安装完毕,对系统进行符合性检查。
五、施工注意事项5.1安全保证措施除严格执行《安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1.1进入施工现场按规定配带好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带等安全用具;5.1.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防止事故发生;5.1.3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的内容、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5.1.4对所有吊装用具进行吊装前的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投用;5.1.5所有设备的吊装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起重工负责进行,统一指挥,信号清晰准确;5.1.6吊物下方严禁任何人员站立或穿越,设备就位时,作业人员头、手不可放在接合面附近以免碰伤;5.1.7运输起吊时不得翻转、倒放;5.1.8起吊时要密切注意阀门所有零部件是否与起吊点连接牢固,吊装过程中一定注意轻吊、轻放;5.1.9使用杠杆梁时注意梁的平衡,起重人员在拉葫芦时要缓慢;5.1.10未受过正规安全教育及授权的人不得上岗或直接参与施工;5.1.11行车及其他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不得因任何原因或理由,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设专人管理;5.1.12班组长、安全员应进行每天安全交底,每周安全教育,每月安全检查,制定安全措施;5.1.13孔洞、临边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并正确使用;攀爬时需佩带垂直攀爬器,施工所使用的小件工具必须装在工具袋内存放,所有工具绑扎安全防落绳;5.1.14设备吊装就位时吊装区域拉安全警示带,无关人员严禁入内;5.1.15施工作业搭设的脚手架、防护栏、吊笼等要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1.16施工人员严禁穿越危险地区,按指定路线进入操作地点,杜绝“走近路”思想,注意与持物者保持距离;5.1.17各种机具及设备使用前先检查,如有破损、漏电,修复后方可使用;5.1.18对于上述未涉及的安全要求,按照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及工程公司规定的安质环要求执行;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2.1 施工前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安排工序,对各质量主要关键点进行控制。
5.2.2 施工过程中对于测量位置统一标示,做好各项数据记录。
5.2.3 施工前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作业要点、技术关键点等。
5.2.4 材料进入现场前及安装过程中应做好设备接口、管口的封口措施,防止异物进入设备及管道内部。
5.2.5注意保持管内清洁,施工中断时应将管口封牢。
5.2.6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经过技术交底后方可施工;5.2.7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从事安装工作,不得随意破坏原材料的完整性;5.2.8施工材料的运输必须安全可靠,注意保护安装用料不被破坏;如有意外,必须及时进行处理;5.2.9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用品不得随意乱放,每次收工后,施工人员都必须及时清理现场;5.2.10质量通病预防5.3 职业健康保证措施5.3.1 在水泥柱及墙体上开孔时应将基础润湿,减少粉尘的产生。
5.3.2 施工前须与金属检测中心等含放射性工作部门进行沟通,避免员工暴露在放射性辐射中。
5.3.3 炎热、潮湿环境施工时,要做好防暑措施,施工区域附近设置休息站,休息站内要配备水、防暑药品等。
并定期向施工人员发放祛湿药品。
5.3.4 施工过程,对于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施工人员必须戴好耳塞,尽量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
5.3.5 焊接、气割施工中要佩戴防毒口罩、护目镜及防护面罩等。
5.4环境保护措施5.4.1 做好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4.2 对清理用过的油棉纱、破布等的处置遵守工程处处置规定。
5.4.3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