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九下五单元【中考训练题】班级拟组织“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语文实践活动。

1、请你拟写几条标语张贴在校园橱窗。

①走进孔孟世界,探究儒家思想。

②探究儒家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③圣贤功德垂青史,古人经典流后世。

④儒学经典传五洲,孔孟思想溢襄樊。

2、请你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①建立孔孟档案;②举办孔孟故事会;③编写孔孟手抄报;④编辑孔孟小词典;⑤召开探究儒家思想交流会。

3、《孔子》《孟子》记载了孔孟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

请你用他们的主张来说明之。

(1)孔子宣扬:①修身刚正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②与人交往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所具有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①宣扬民本思想:体现民心向背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宣扬仁义道德:其“性善说”在《鱼我所欲也》中明确体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母三迁”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5、“孟母断织”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6、孔子周游列国之“不饮盗泉之水”故事:(一般了解)有一次,孔子和学生在离开卫国的途中,师徒口渴,忽然听到水声潺潺,于是循声前往,发现有一流泉清澈见底,弟子们正欲争相掬饮,不料孔子在旁喝阻道:“这种流泉喝不得。

”弟子们很诧异的王者孔子,孔子指着山上刻字说:“石上刻为‘盗泉’不是吾等所当饮。

”原来这盗泉是当年有位盗拓的盗匪,他洗劫卫国边境,并且杀人无数,卫将军率兵捉拿,盗拓逃藏在这山中,口渴得快要死了,后来发现了这泓泉水而得以解渴,因此在石上刻上“盗泉”二字,永留纪念。

7、孟子之“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故事。

(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3、<<论语>><<孟子>>何时被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最佳答案宋朝朱熹将《论语》《"孟子》列入四书的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孟子思想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孔子身世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成语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寡不敌众与民同乐舍生取义名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养心莫善于寡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事孟母三迁一暴十寒五十步笑百步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哲理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举一反三《述而》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各得其所《子罕》分崩离析《季氏》道听途说《阳货》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文质彬彬《雍也》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填空题(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被尊奉为“亚圣”。

(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

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5)孔子的教育观--1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熟知学生,因材施教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二、读名言悟至理获启发利于行(一)孔子名言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A.善于向别人学习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B.做人要有忧患意识3、三人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应强加于人4、必有我师焉 D.准备充分才能做事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E.对人要守诚信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F.为人要光明磊落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G.要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H.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二)孟子名言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A.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仁爱的人所向无敌3.尽信书不如无书 C.不要对书本知识不加分析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D.每个人都有同情心5.仁者无敌 E.做人要有忧患意识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F.爱别人、尊敬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爱与敬7.爱人者,人恒爱之; G.凡事要有规则约束敬人者,人恒敬之8.养心莫善于寡欲 H.不将责任推给别人三、2007年9越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诞辰2558年纪念日。

世界各地举行了空前的2007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群殴吗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一定感受到这位圣人不朽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

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苟政猛于虎(2)写出与孔子言行论著链接的一个成语:(3)下面是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一副对联,请为它对出下联。

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下联:儒学精华照五洲(4)写出你对孔子某一名言的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五、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

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得到后人的推崇,你觉得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何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