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卷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卷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现代文阅读
1 . 阅读门票上的内容,完成问题。

登峰须知
天都峰是黄山的最高峰之一,雄伟壮观。

游览线路全长约2000米,沿路有观景点40余处,可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区全貌。

宾客游览时,敬请做到以下几点:
①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及一切安全设施。

②严禁在建筑物、古迹、岩石、古树上留言、题字和刻画;保护风景区的自然面貌。

③登峰时不准吸烟,不准烧火堆,严防失火烧山。

④遇有雷雨时,不宜攀登。

不要手扶铁索、手持铁器,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⑤游览请不要拥挤,观景、摄影时要互相谦让,注意安全。

⑥年老体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要勉强登山。

⑦请保持沿路景点、亭区的清洁卫生,勿乱丢果皮废物。

⑧为了维持秩序,请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小题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登天都峰时可以吸烟,但不能烧火堆,防止走火烧山。

(_____)
(2)在雷雨天气,不要攀登天都峰。

如果在雷雨天攀登,一定要紧紧扶着铁索。

(_____)
(3)在天都峰观景、摄影时要互相谦让,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_____)
(4)年老体弱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游客.如果身体不舒服,就不宜登山。

(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魔术师的铁钉
毕淑敏
①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魔术师,当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带着记者,来到他平时演出的宏大剧场门口。

记者以为他会走进富丽堂皇的大门,没想到他领着记者来到了马路对面的一个下水道口。

②_____你躺在这里_____饥寒交迫_____假设这是在冬天的夜晚_____试试你能看到些什么_____魔术师很和气地说_____
③记者屈身躺在地上,他闻到了下水道发出的恶臭,他看到了飘着香味的饭店和装饰华美的商场,还看到无数的人腿在向着剧场走动;另外,有一截突出的窗台就在头顶上方悬着,如同丑陋的屋檐。

他边看边报告着,魔术师说:“很好,你看得很全面。

只是,在窗台的水泥板上,请你看得再仔细一点。

你还可以有所发现。


④在魔术师的一再提示下,记者看到了窗台的下方,有一行模糊的字迹。

他拼命瞪大眼睛,才辨识出那是魔术师的名字。

⑤魔术师说:“很多年前,我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孩子。

冬天,我蜷着身子躺在这里。

你知道下水道口________充满恶臭,________比较暖和,从来不会结冰的。

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知道明天更冷。

________我也看到了食品和衣物,________我身无分文。

我还看到了无数的人去对面的剧场看演出。

我萌生了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也要到这座辉煌的剧院里去,________去看演出,________让别人看我的演出。

这样想了之后,我就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用冻僵的手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窗台上了……你问我为什么会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我用一根生锈的铁钉,把我的梦想刻在这里,每当我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就来到这里。

当我离开的时候,勇气就重新灌满了我的胸膛。


⑥分手的时候,记者对魔术师说:“能否让我看看您那神奇的铁钉?”魔术师说:“可以。

”说完,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说:“喏,就是它了。

铁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手刻下你的名字。


2 . 给第②自然段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_____你躺在这里________饥寒交迫________假设这是在冬天的夜晚________试试你能看到些什么________魔术师很和气地说________
3 .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你知道下水道口________充满恶臭,________比较暖和,从来不会结冰的。

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知道明天更冷。

________我也看到了食品和衣物,________我身无分文。

我还看到了无数的人去对面的剧场看演出。

我萌生了
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也要到这座辉煌的剧院里去,________去看演出,________让别人看我的演出。

4 . 很多年前,________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孩子,他萌生了一个梦想:________,于是,他用________把梦想刻在了________。

5 . 那个孩子(现在的魔术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窗台的水泥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铁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手刻下你的名字。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苑、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番。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坏捕榜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奥如南极的嶙坏,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一 1. 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
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7 .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8 . 第④一⑥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粮仓”中的哪三类食物?
(1) ________;(2)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9 . 指出画线句子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结合文章内容,请就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曲鉴赏
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
11 . 把诗句补充完整。

12 . 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