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的概况: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
3.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 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 持续发展。
阅读“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目,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2.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清初农业发展表现在哪? 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意义/作用?
一、兴盛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 重的破坏。
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清朝治水图
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高产作物。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向日葵
花生
双季稻
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4)经济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
4.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 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③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 阅读课本P97—P98,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及概况? 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 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 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 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 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 说。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 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 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 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 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 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 始叫遍天下。
青花雉鸡牡丹凤尾尊 清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 高46厘米 口径21.5厘米 足径14厘米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清雍正(公元1722—1735年在位) 高8.5厘米 口径51厘米
(一)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 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温故知新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顺治册封达赖 1683消灭郑氏割据势 力 1684设置台湾府 1885设置台湾省
康熙册封班禅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的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 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 现。
(二)商业的发展 1.商业发展的条件/原因: (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 品的流通。 (2)陆路和水 运发达。
《盛世滋生图》局部
(二)商业的发展 阅读课本P96—P97,找一找清朝前期 2.商业发达的表现: 商业发达表现在哪? (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盛泽镇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二)商业的发展 2.商业发达的表现: (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3)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 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 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 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 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 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 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 本集团。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原因:
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 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 地面积不断扩大
《耕织图》
清朝开荒执照
想一想?
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的增长?
?
4.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 (1)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 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2)消极: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造 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小结: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二、兴盛的表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发展
阅读课本P95,找一找清朝前期手工业 发展有哪些表现?
(一)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 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 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 到登峰造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