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近年来,印度生物技术产业正成其推动经济发展的亮点,生物医药研发行业发展迅速,在世界药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将印度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园区建设以及相关规划政策整理如下,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

一、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印度生物医药产业的起步发展印度生物技术部在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2002年)和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年)期间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建立生物技术园的计划。

2005年3月,印度政府公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草案,提出了未来10年印度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政策措施,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和贸易、生物技术园和孵化器、法规建设和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

建立和发展生物技术园区和孵化器就是草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印度生物技术部每年划拨专门经费用于发展生物技术园,加快推进了印度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印度在目前国际医药产业的地位近年来,印度医药产业在国际医药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印度医药产业能够生产400多种原料药、6万多种制剂,出口能力十分强大,其中原料药的60%和成药的25%都已出口到国际市场,2007-2008年仅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药品价值高达72亿美元,出口量占全球医药产品出口总量的17%。

虽然目前印度还是仿制药为主,印度医药专家预测,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将变成印度医药领域一个重要的独立领域, 2010年合同研发外包(CRO)价值有望达到10亿美元,临床研究外包一项将达到6亿美元。

(三)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人才供给优势: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医学研究理事会、农业研究理事会以及许多大学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工程、有机化学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大量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印度生物技术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目前,印度有300 多家大学教育和培训学院提供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学学位和文凭,这些学校每年为印度培养50多万生物方面的人才。

另外,印度100 多所医科大学每年也会向社会输出17000 医学从业者。

园区服务优势:印度的生物技术园区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基本的设施或服务包括:产品开发所需要的实验室、多用途的试验工厂、质量控制和技术测试、废物处理厂、标准化动物饲养室、经认证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后勤管理服务。

印度政府建立生物技术园的目的就是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区域,使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产业聚集的作用。

政府支持优势:印度为生物技术园提供的主要支持包括:提供企业孵化的便利条件;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制定鼓励措施;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资金等。

二、印度医药产业分布及主要生物技术园区发展模式(一)印度三大城市是主要的医药研发生产地海德拉巴:位于印度中南部,是印度第五大城市,是印度政府规划的继孟买之后的第二个制造业中心,目前是印度生制药业最为集中、企业最多的城市,如:著名的Dr. Reddy’s Labs, Matrix Lab, Hetro Drugs, Aurobindo Pharma(与中国辉瑞合作)及Vimta Labs 等。

印度医药出口局也设在海德拉巴。

孟买:印度的经济中心,也是印度最老牌的生物医药制造基地。

很多跨国制药公司及印度本土著名制药企业如:Accurex生物医学、阿尔康制药和阿尔塔实验室等都把总部设在孟买。

印度的制药协会也在此地。

班加罗尔:是享誉全球的软件外包城亦是印度新兴生物医药基地,以生物医药研发为主。

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南新公司(Ranbaxy)研发部就设在此地。

同时,印度中央政府2009年初表示将在印度技术核心区班加罗尔成立生物-IT 中心,展开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该研究项目将对印度的人类疾病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中心的研究活动将药物研发时间缩短30%。

该中心将设在由印度交通和信息部、人类遗传中心(CHG)、尼赫鲁先进研究中心(JNCASR)和生物技术公司Strand Life Sciences 共同筹建的生物技术园区内,将拥有印度首个生物信息和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IBAB)以及部分人类遗传中心。

(二)印度主要生物技术园区发展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多家生物技术企业的园区,类似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园区,不同的企业到园区内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园区,是由企业自己投资建设的,进行本企业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印度Wocwhardt制药公司建立在奥兰加巴德的生物技术园,就是该公司生物医药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属于后者。

印度各邦政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生物技术园建园模式。

安德拉邦的山普尔基生物技术园和马哈拉斯特拉邦的国际生物技术园通过组建专门的公司,对生物技术园进行专业化开发与管理,强调私人机构的参与,从而促进公共机构和私人经济的结合;北方邦的勒克瑙生物技术园是印度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园区之一,由地方政府和印度生物技术部、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联合建立,强调发挥中央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印度工业信托投资银行知识园则是通过印度工业信托投资银行和安德拉邦政府联合建立起来的,主要目的是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鼓励生物企业的商业化的研究开发活动;秦司尔生物技术园和马利那生物技术园则利用国内、外大学的智力资源发展生物技术园区;海德拉巴农业生物技术园由安德拉邦政府与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合作建立,利用了该国际组织的广泛的国际资源。

然而,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开发和管理的生物技术园,政府总是参与的重要一方,而且发挥着启动、指导、协调、支持和促进等重要作用。

三、印度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措施2005年3月,印度政府公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草案,提出了未来10年印度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政策措施。

印度生物技术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一样获得免税优惠。

对从事制药业的企业享受与生物技术和IT行业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主要包括:所得税优惠:对经批准的进行科学研发的公司实行10年100%减免所得税,并免除研发公司最低出口义务;进口环节税优惠:对以临床试验为目的的所有进口或国内生产的药品和材料免除关税和货物税。

将制药业进口关税从25%降至5%,将最高关税从25%降至20%,并免除4%的特别附加关税,其中8种被列入挽救生命的药品的进口关税从50.8%降至5%;园区出口优惠:入驻生物技术园的企业可以享有为期5年的与经济特区内企业同样的出口优惠政策,以鼓励国内企业从事周期长、风险大的研发活动。

同时,印度生物技术部为了鼓励生物产业及生物技术园区的发展采取了以下三项主要措施:一是在全国建立生物技术信息网络。

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建立一套超级计算机系统,专门用于生物信息和计算机生物学研究,并将与全国生物网连接。

二是鼓励生物技术园内建立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如果包括实物投资在内,最高可达49%;三是成立印度生物技术协会(BPSI),由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管理专家共同管理。

协会的主要功能包括:对申请建立生物技术园的项目进行评估;对生物技术部给予每一个生物技术园的资金支持模式和支持力度提出建议;对生物技术园的财政激励措施提出建议;为入驻生物技术园内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生物技术园进行评估和鉴定。

四、印度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借鉴意义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园区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在产业领域和发展模式的选择等方面能够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发展较为活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产业优势。

印度各邦能够根据不同的生物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确定各园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如:安德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等地重点发展生物农业和医药研发;喜马偕尔邦根据当地丰富草药资源发展草药产业,还有奥里萨邦结合当地水产资源发展水产生物技术等等。

我们应当学习印度生物技术园的产业领域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避免园区的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巩固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2、不拘形式,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

印度各邦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生物技术园建园模式,极大发挥私人企业、金融机构和相关机构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我们在发展生物产业时也应采用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去激励生物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的资源进入该领域,以促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3、重点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生物技术属高技术领域,研制周期长,所需资金多。

国外研发一个新药要花7-10年时间,投资上亿美元。

因而,要想取得全面突破十分困难。

印度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则把重点放在生物医药和农业上,保持了生物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在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时也应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资源,突出发展的重点,力求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上占据有利位置。

4、搭建平台,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印度作为信息技术大国,在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努力促进其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创建生物信息学,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来解决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如数据处理、基因组序列分析、蛋白质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药品设计、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等)。

建议重视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产业,大力推进现代生物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生物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以提高生物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政策先行,积极鼓励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我们可学习借鉴印度生物园区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的便利服务和优惠政策。

一方面鼓励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大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鼓励在园区大力发展孵化器,以“530”项目中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企业为重点,培育新的技术开发型中小企业,确保这些优惠政策直接落实到中小型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