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上

外国文学史上

欧美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明包括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两者就是欧洲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文学就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就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特点:1、既就是人本文学,又就是神本文学,带有本原的二律背叛的特点,一方面推崇人、赞扬人,一方面背叛人、贬低人,而抬高神。

2、就是再现性、表现性文学。

既真实记录了古希腊人生产生活情况,有表达了人的情感、思想与愿望,两者浑然天成。

3、具有超强的原创性。

一、古希腊文学◆(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形式:集体口头创作,形成广阔的体系,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保存:赫西俄德的《神谱》、荷马史诗、悲剧作家们的著作、奥维德的《变形记》代表: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爱神与美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托斯;女战神与智慧女神雅典娜;月神阿尔忒弥斯;海洋神波赛东艺术特征:1、想象力极强。

将世间万事万物与社会生活领域、人类精神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与鲜明的想象。

2、故事性极强。

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3、哲理性极强。

就是古希腊先民劳动积累与生活经验的凝聚,也就是早期人类智慧与思考的结晶,许多故事意蕴颇丰,发人深思。

影响:1、就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与土壤。

2、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3、在后世文艺复兴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被普遍重视,作为素材创造了许多杰作。

◆叙事诗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就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创作原则:(1)神的原则。

史诗既讲人间的事又讲人的事,体现对神的崇敬。

人间的事情就是神间事情的延伸,并往往就是在优秀的人身上体现了神的属性。

(2)体现出道德与理想的原则。

英雄都具有很高的道德追求,并且追求理想的生活。

(3)英雄主义原则。

无论就是成功还就是失败,英雄都受到赞美与推崇。

代表作:《伊利亚特》就是西方叙事类文学中以叙事为主要文学的开山之作。

人物:阿基琉斯、赫克托尔、阿伽门农。

关键词:“不与的金苹果”、阿基琉斯的愤怒、阿基琉斯之踵、海伦、特洛伊。

其特点就是:(1)借助神话故事,用诗史的形式,反映古希腊社会部落之间的掠夺与反掠夺战争。

(2)贵族化倾向,平民不占任何地位,出场人物地位显赫。

(3)宿命论倾向,所有的人都受到神的规定与制约。

人的命运取决于神的安排,显出人的卑微与渺小,而显出神的伟大,由此体现出宿命论倾向。

既就是一部英雄史诗,也就是一部天命史诗。

(4)就是一部规模庞大的鸿篇巨制。

15693行。

(5)采用了英雄格的形式(六音部长短短格写成的诗,从节律方面呈现出英勇、豪迈、高傲、顽强的英雄气质,同时带有一定的悲壮色彩)《奥德赛》古希腊文学中最著名的“回家故事”。

就是西方家族小说的原型,西方叙事类文学中以叙人为主要文学的开山之作。

人物:奥德修斯【西方文学作品中被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抗争的第一人】,其特点就是:(1)史诗的前部主要写奥德赛返乡途中的冒险经历,表现出的就是人与自然的争斗,高扬人的意志;后12卷,写出了古希腊人热爱国家、家庭与家人,反映了当时古希腊社会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人性的自私与残忍(奥德赛射杀所有来求婚的人)(2)充分地肯定人间的生活,(女神岛上的生活,奥德赛坚持回到故乡),体现了古希腊人热爱人间的生活。

(3)前部分叙事节奏激烈,后部分哀婉温情,叙事节奏与缓,两者截然不同,又融为一体。

(4)修辞技巧高超,比喻丰富,并取譬于生活与自然,新鲜,奇特又口语化。

(荷马式比喻)史诗,又称为“英雄诗”,就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其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辱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风格、形式庄严崇高,主要以神话与传奇的笔调进行叙述。

它基本可分两大类:原始(口传)史诗与文学(文人)史诗。

史诗有很深的民族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生活面貌,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现在人们常常把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的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称作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赫西俄德有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这就是一首教诲诗,规劝弟弟走正直劳动的道路,并且讲述五个时代下农民生活每况愈下,反映氏族贵族仗势欺凌小农的现实,还描绘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与美丽的农村景色。

创作《神谱》,叙述诸神的由来,就是最主要有琴歌、双管歌、讽刺诗三大体裁。

琴歌又称弦歌,多用于抒情。

双管歌又称笛歌,多叙述战争、凯旋、哀悼等。

琴歌代表诗人有萨福、阿那克里翁【创造“阿那克里翁体”】、品达等。

萨福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第十缪斯)。

她的琴歌就是古希腊典型琴歌,其特点就是:(1)诗歌音乐感强。

(2)感情真挚朴实、直抒胸臆。

如《给所爱》。

(3)诗歌语言质朴、自然。

◆伊索寓言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奴隶主的不满、嘲讽与怨恨,也就是她们生活教训与斗争经验的总结。

艺术特点:(1)善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与植物以人的性格。

(2)故事结构简单,一则寓言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或几个道理。

(3)语言朴素、通俗但就是精炼,不冗长。

(4)文末有训诫语。

有利于接受能力低的人明白道理,但削减了其丰富的内涵。

代表作:《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喜剧、羊人剧与拟剧,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喜剧与悲剧。

戏剧的起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祭典仪式。

✧悲剧特点:(1)在内容上,基本取材于神话与传说,并探讨形而上的问题。

(2)戏剧主人公总会遭遇种种磨难,体现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在冲突的最后,主人公往往会走向毁灭,但就是精神长存。

(3)戏剧的目的就是表现崇高悲壮的英雄主义思想,而非只就是写悲,风格崇高雄伟悲壮。

(4)在艺术形式上,悲剧由话语与唱段组成。

其布局一般包含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之间的唱段、终场。

(5)歌队的作用逐渐减弱,形成“插曲”。

埃斯库罗斯,首先增设第二位演员;压缩歌队,使其只起辅助作用;隔开观众与表演区;被称为“悲剧之父”。

著有《俄瑞斯忒亚》、《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

《俄瑞斯忒亚》(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俄瑞斯忒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古希腊三联剧),其特点就是: (1)多采取三部曲的形式,线条粗犷,平铺直叙,借助三部曲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总体格局,以大容量的构思战线异常激烈的冲突。

第一部出现众多矛盾冲突,戏剧纠结,有一定解决,但又激发更多矛盾;第二部矛盾集中,进一步激发,呈紧急状态;第三部矛盾解决,出现高潮,整剧结束。

(2)体现了古希腊普遍的天命观。

相信天命的存在,但不就是无条件地屈从,而就是有所抗争,只要坚持良心正直就能获得原谅甚至抵抗命运。

(3)体现了受难到新生的古希腊悲剧的基本模式。

中间情节激烈波折,结尾幸福与顺大团圆。

(4)从风格来瞧,具有浓郁的悲壮色彩。

索福克洛斯将演员增至三位;就是古希腊悲剧的集大成者,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中的荷马。

其代表作为《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典范,“十全十美的悲剧”;由于表现了人的意志与命运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命运悲剧”】,其特点就是:(1)表达了一种人与命运的冲突关系,并且倾向于天命难违。

(2)剧情设计极具机巧。

采用倒叙手法,以困惑与问题为前导逐步展开剧情,剧情展开后又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推向高潮,产生惊心动魄的悲剧效果,使观众产生悲悯感与崇高感。

(3)语言极富感染力,既雄伟又悲壮。

(4)使用隐喻、回环的修辞手段。

使剧情重复出现,并使之含有一定的意味。

(5)悲剧形态多样。

单部剧、三部曲与含有喜剧成分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擅长写悲苦场景的诗人,就是最能产生悲剧效应的诗人。

其代表作为《美狄亚》【人物:伊阿宋、美狄亚;古希腊最动人的悲剧】。

其悲剧的特点就是:(1)在内容上,充斥着爱国情怀。

(2)呈现一种怀疑与否定精神,对古希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自己独立的审视与思考。

(3)作品凸显了复仇主题。

(4)偏爱女性题材,母爱就是她创作的一个显在的主题。

(5)艺术风格阴沉。

(6)擅长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显示隐藏在她们内心深处的感觉。

✧喜剧阿里斯托芬,就是唯一有作品传世的旧喜剧诗人,被称为“古希腊喜剧之父”。

代表作有《云》【第一部具备完整情节的旧喜剧】《鸟》【现存最长的诗剧】。

其喜剧的特点就是:(1)谙熟夸张、讥讽、戏谑与尽情嘲弄等技巧,词锋犀利,诗味浓烈,攻击性强。

(2)不追求情节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在时间与地点等技术性问题上有随意性。

(3)主题多为厌恶城市生活与奴隶制社会,希望建立理想社会。

◆散文(哲学、历史著作、演说辞)◆文学理论特点:(1)混合性。

比如柏拉图《会饮篇》、《理想国》既就是文学理论著作,同时也就是社会学、政治学的思想著作。

(2)经验性与体悟性。

与学者的个人体会、经验相关联,就是对相关文艺事实的经验与体会。

(3)多元性与灵活性。

每个人的文艺理论都具有差异。

柏拉图就是西方文艺理论系统化第一人。

著作:《理想国》理论:(1)“理念论”现实世界就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文艺就是对现实的模仿,即“模仿的模仿”,文艺就是不真实的。

(2)文艺就是有害的,会培养人性中低劣的东西。

提出“存理去情”。

(3)“灵感说”文学创作的源泉就是灵感。

神附到了人身上,使作者拥有了神力,于就是写出超常的文艺作品,即“神灵说”,又叫“灵感说”。

(浪漫主义的理论来源)迷狂说酒神狄俄尼索斯;回忆说亚里士多德著作:《诗学》理论:1、文艺本质就是模仿现实,现实世界就是真实的,因此文艺就是真实的。

2、文艺具有认识与教育作用。

文艺可以有情感性,但理应受理性的节制,要令正面的情感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反之,则抑制。

3、文艺就是向前的,历史就是研究过去的。

4、在悲剧上,提出(1)悲剧就是对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2)使用多种修辞手段;(3)悲剧的六要素:动作、情节、人物、性格、思想、歌唱。

悲剧的目的就是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特点:(1)不涉及重大的政治问题,只就是通过爱情故事与家庭故事反映社会风格,表达青年男女向往独立自由的美好愿望,同时表达其她人的愿望。

(2)继承了阿里斯托芬的已比较完善的传统,戏剧艺术技巧高;强调剧情的曲折生动,但就是缺少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3)对整个西方戏剧史有两个突破:①呈现平民化倾向,平民开始在戏剧中出现;②在新喜剧中没有了歌队,呈现出现代戏剧的雏形。

米南德有代表作《公断》【潘菲拉、查理修斯、斯米克林】其戏剧的特点就是:(1)新喜剧主题多为劝善规过,倡导仁慈、宽厚、平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