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四《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选修四《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通过对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等结合较紧密的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是许多新诞生领域的研究基础。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阅读教材】P2-51.到了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1828年,德国化学家在制备无机物(化学式)时得到了有机物(化学式)。

3.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蛋白质——。

【练习与实践】P5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A.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第Ⅲ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第Ⅳ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D.第Ⅶ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整理与归纳】1.有机物的定义: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H2CO3)、碳酸盐、氰化物(CN-)、硫氰化物(SCN-)、氰酸(CNO-)等化合物除外。

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NH4HCO3B.NH4NO3C.NH4CNO D.CH3COONH42.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碳原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2)碳原子不仅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碳原子间也可形成共价键;(3)碳碳间可形成单键、双键、三键;(4)碳碳间可形成链状,也可形成环状;(5)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空间异构)。

3.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与水互溶。

I2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小。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400℃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较高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等有机物可以用来灭火。

H2、S、P、活泼金属等可以燃烧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和水属于电解质羧酸及羧酸盐属于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如CO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速率较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速率较快反应表示→=【自我检测】1.19世纪初,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舍勒C.阿伏伽德罗D.贝采利乌斯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有机物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合成B.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有机物都能燃烧D.有机物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H4B.C60C.C2H5OH D.CaCO34.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 B.NH4NO3 C.NH4CNO D.CH3COONH45.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用从非生物体内取得的物质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下列属于最早合成的这一类物质是()A.酒精B.尿素C.淀粉D.蛋白质6.烃是()A.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A.C6H6B.C2H4C.CH3COOH D.CH3Cl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 :2 :3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2C.该有机物中肯定含氧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9.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性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在氧气中能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就是从有生命的物质中分离提取的化合物B.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性质上存在明显的界限C.有机化合物一定不可以转化为无机化合物D.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萌发于17世纪,创立并成熟于18、19世纪11.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实验过程如下:AgCNO(氰酸银)NH4CNO(氰酸铵)尿素(1)已知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

请写出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

(2)NH4CNO与尿素的关系为。

A.同种物质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12.某含氧有机物0.5mol与1.75mol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3.6 L CO2(标准状况)和27g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2课时《第1课时 有机物组成的研究》【学习目标】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了解元素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最简式、分子式的计算。

【阅读教材】P 6-7 【整理与归纳】1.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1)高温氧化法——C 、H 、O 元素的确定(2)钠融法——N 、Cl 、Br 、S 元素的确定(3)铜丝燃烧法——卤族元素的确定(4)元素分析仪——多种元素的确定元素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在不断通入氧气流的条件下,把样品加热到950~1 200℃,使之充分燃烧,再对燃烧产物进行自动分析。

【练习与实践】P 14 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分子中C 、H 、O 的个数比为1:2:3B .分子中C 、H 的个数比为1:2C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 .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 【整理与归纳】2.最简式(实验式)(定义见教材P 6“注释①”)与分子式的区别与联系:最简式(如CH 2) 分子式(如C 2H 4) ①元素组成; ①一个分子②原子个数比。

②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原子个数。

③最简式式量 (14) ③分子量(28)【练习与实践】P 143.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 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 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g ,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

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 g 和0.528 g ,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试回答以下问题:(1)维生素C 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氢的质量分数是 。

(2)维生素C 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为什么? 。

(3)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 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解: 【整理与归纳】 3.分子式的求法 【例】.某含氧有机物0.5mol 与1.75mol 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33.6 L CO 2和27g 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n(有机物)=0.5mol n(O 2)=1.75mol n(CO 2)=14.226.33-⋅mol L L =1.5mol n(C)=1.5moln(H 2O)=11827-⋅molg g =1.5mol n(H)=3.0moln(O)有机物=1.5mol ×2+1.5mol -1.75mol ×2=1.0mol 解法1:直接设分子式法解法2:定义法(利用2121n n N N =)解法3:最简式法【自我检测】1.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卤素的方法是()A.将待测物与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产物分别用高氯酸镁和碱石灰吸收B.将待测物与金属钠混合熔融,再用水溶解,稀硝酸酸化后滴加AgNO3C.将待测物直接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火焰颜色和烟雾的浓烈程度D.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热,蘸上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2.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测定该有机物的C、H质量比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值D.测定该样品的质量及其完全燃烧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3.1mol C x H y(烃)完全燃烧需要5 mol O2,则x与y之和可能是()A.5 B.7 C.11 D.94.燃烧某有机物A 1.50g,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和0.05molH2O。

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5.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

(2)C装置中浓H2SO4的作用是。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5)若准确称取0.9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 管质量增加1.32 g ,B管质量增加0.54 g ,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6)要确立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知道。

6.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 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 2、CO 和水蒸气。

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 的最简式。

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g 76.1CO g 30.1g 52.22生成增重增重甲:燃烧产物点燃碱石灰浓硫酸−−→−−−→−−−→−g 4g 64.0g 60.5CuO 增重增重增重乙:燃烧产物石灰水灼热碱石灰−−→−−−−→−−−→−试回答:(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 的最简式?(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 的最简式。

(3)若要确定A 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其原因。

7.(2005·江苏理综·31)有机物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现取3g A 与4.48L 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 ,碱石灰增重4.4g 。

回答下列问题:(1)3gA 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第2课时有机物结构、反应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体会其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的影响。

2.能用1H核磁共振波谱图分析简单的同分异构体,知道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等用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3.掌握等效氢的判断方法,学会烃的一取代产物种类的判断。

4.认识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性,能用同位素示踪法解释简单的化学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