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突破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练习卷含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突破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练习卷含答案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
1、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 .测定空气中O 2的含量
C .鉴别NH 4Cl 和NH 4NO 3溶液
D .探究MnO 2的催化作用 【答案】A
2、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B
3、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 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答案】B .
4、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实验l 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

这是因为_ _。

②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 _不同。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
气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_。

(填字母)
a.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答案】①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②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a 、c
5、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
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Ⅰ.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
Ⅲ.
【拓展应用】
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
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____g。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
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
【查阅资料】KOH 与NaOH 性质类似,也能与CO 2反应而变质。

写出K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设计实验】
(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不成立。

(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CO 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
【答案】探究一(4分):
【拓展应用】3.2g 探究二(5分):
【查阅资料】2KOH+CO 2=K 2CO 3+H 2O 【设计实验】(l
)l (2)不可行,因为CO 2能溶余水(或与水反应),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3)
(说明:设计思路为先除尽CO 32-,然后证明OH -
存在。

合理即可)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氧气(或空气)提供热量(或隔绝氧气)
⑶氧气和水(4)判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合理即可)防止稀盐酸过量,使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怡好反应
7、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填“慢”或“快”);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
(2)请指出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
(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实验记录】
(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 x O y•nH2O表示,则n= ;若缺少D装置,x:y的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
①O2②水③CO2 ④O2和CO2 ⑤CO2和水⑥O2和水⑦O2、CO2和水
至少需要选用 (填数字序号),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
(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 3(OH )2(CO 3)2]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快 酸性(2)没有进行尾气处理(3)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4)氢 水 (5)4 偏小(6)④⑤⑥⑦(7)6Mg+3O 2+4CO 2+2H 2O=2Mg 3(OH )2(CO 3)2 8、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 2,如果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
,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 2+H 2O+CO 2═Cu(OH )2CO 3】
【答案】【实验一】(1)温度达到着火点;(2)水倒流进A 瓶40mL ;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实验二】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9、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导电性(2)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3)b (4)Fe+CuSO4=FeSO4+Cu
(5)①H2(氢气)②AgNO3
1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 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 ___ 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写出1 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受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写出 1 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1)Fe2O3(2)温度,①②或③④。

(3)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金属生锈越快。

(4)酸的浓度;相同条件下,取两份浓度不同的醋酸分别在25℃时,观察铁钉生锈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