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呼吸系统测试题答案

第二章 呼吸系统测试题答案

---------------------------------------------呼吸系统目标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A2.C3.C4.D5.C6.A7.A8.B9.D 10.B 11.D 12.C 13.D14.C 15.C 16.A 17.D 18.E 19.ACD 20.E 21.D 22.E 23.D 24.B A C 25.E二、名词解释1、咯血: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口腔排出的表现。

2、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肺部疾病。

由于大多数肺气肿病人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很难和慢性支气管炎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将具有气道阻塞、气流受限且不能完全可逆等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COPD。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右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有心衰竭的心脏病。

发病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

三、填空题1、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咳血胸痛2、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3、氧疗机械通气4、平卧位健侧卧位头低足高轻叩背部5、遗传环境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发作性胸闷、咳嗽夜间凌晨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6、支气管舒张压抗炎药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7、支气管肺感染支气管阻塞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咳血反复肺部感染控制感染8、吸烟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9、长期氧疗 1:2 1:310、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呼吸衰竭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心力衰竭---------------------------------------------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书第五页(5)1)①~⑤2、(1)①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粘液分泌增加、气道阻力增加有关②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支气管痉挛、痰液粘稠及气道粘液栓形成有关③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吸入器的相关知识④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2)①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量多不易排出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有关③有窒息的危险:与痰多粘稠大咯血而不能及时排出有关④焦虑:与病情迁延,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3)①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增多而粘稠、气道湿度降低和无效咳嗽有关②体温过高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有关③知识缺乏缺乏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知识④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⑤体液过多与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有关⑥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4)①气体交换受损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②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量增多及痰液粘稠有关③体液过多与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有关④睡眠形态紊乱与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环境刺激有关⑤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有关3、(1)疾病知识指导:哮喘虽不能彻底治愈,但只要坚持充分的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哮喘发作,坚持日常工作和学习。

(2)识别和避免诱因:针对个体情况指导病人有效控制可能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如环境、食物、药物等,避免剧烈的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避免大哭、大笑、大喊等过度换气动作。

缓解期加强体育锻炼、耐寒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

(3)自我监测病情:识别哮喘发作的早期情况,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学会用峰流---------------------------------------------速仪来检测最大呼气峰流速(4)用药指导:知道药名、用药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5)心理社会指导:呼吸系统目标测试题(二)一、选择题1.C2.D3.A4.D5.C6.D7.B8.A9.D 10.A 11.A 12.C 13.A14.B 15.B 16.B 17.B 18.E 19.D 20.A 21.C 22.E二、名词解释1、Horne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肺上沟癌(Pancoast癌)若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即 Homer综合征。

2、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即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02)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02)高于50mmHg,无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因素,即为呼吸衰竭。

3、肺性脑病:CO2潴留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CO2麻醉现象称肺性脑病。

三、填空题1、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理化性肺炎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2、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抗感染3、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吸入性肺脓肿4、人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飞沫传播5、午后低热咳嗽、咳痰6、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7、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8、异烟肼H 利福平R 链霉素S 乙胺丁醇E 对氨基水杨酸钠P---------------------------------------------强化治疗巩固治疗9、吸烟苯并芘10、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非小细胞癌小细胞癌咳嗽1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交通性(开放性)气胸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胸痛呼吸困难咳嗽12、I型呼吸衰竭II型呼吸衰竭泵衰竭肺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13、呼吸困难 COPD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1)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人神志模糊、烦躁、发绀、四肢厥冷、心动过速、尿量减少、血压降低等休克征象,应及时通知医师,准备药品,配合抢救。

(2)感染性休克抢救配合:(病情严重时可用糖皮质激素)①立即置病人与重症监护室进行重症监护,注意保暖,取仰卧中凹位,尽量减少搬动。

②高流量吸氧。

③尽快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路并保持通畅,输液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引起心衰和肺水肿。

④有酸中毒时单独输入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⑤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氨时应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并防止药液溢至血管外。

⑥联合、足量应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以抗感染。

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和评估病人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皮肤、粘膜、尿量等的变化。

2、(1)高热时可采用乙醇擦浴,或冰袋、冰帽等降温;(2)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但不宜用阿司匹林降温;(3)降温要以逐渐降温为宜,以免脱水或虚脱。

(4)儿童要预防惊厥。

(5)病人出汗时要及时擦汗、更衣。

3、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对所有检出和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立即治疗)规律(严格遵医嘱,不漏服、不停---------------------------------------------药)、全程(保证完成规定的治疗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适量(剂量不足不能有效杀菌还会诱导继发性耐药,剂量过大毒副作用增加)、联合(同时采用多种抗结核药可提高疗效)的原则。

4、(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每日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每日更换水封瓶。

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