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1.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2.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所以“返本开新”。

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

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道德的个别性、特殊性,而否定中国传统道德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

其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如此,如果离开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

其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

其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
的需要。

人总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撑的,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中成长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之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

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