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深圳国家基因库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王母立交改造、金沙大道改造、迭福路改造、进出国家基因园区两条市政道路(A#路、B#路)的建设、交通组织及道路沿线布设相关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照明、燃气等市政管线。
依据建设时序及建设资金的安排,将工程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王母立交改造、金沙大道改造(王母立交至金沙湾大酒店附近)、进出国家基因园区两条市政道路(A#路、B#路)的建设。
本项工程为排水工程(涵洞工程)。
1.1工程规模涵洞工程主要分布在金沙大道与基因库A#路终点回车场处,主要是排洪及厂区排水等。
施工部位及工程量见表:涵洞工程数量表中心桩号孔数- 孔径×净高(孔-米)结构类型进出口形式序交角(度)涵长(米)号进口出口1 K1+526.6 90°1-2.0×2.0 38.77 钢筋砼箱涵八字墙八字墙2 AK0+290右侧90°1-1.2×1.2 33.22 钢筋砼箱涵3 AK0+307.68 1-2.15×1.6+1-2.5×1.617.2 钢筋砼箱涵4 AK0+314.34 90°1-4.0×3.0 40.21 钢筋砼箱涵八字墙八字墙1.2工期要求由于本项工程为道路工程施工的配套工程,不同部位开竣工时间的要求不同,K1+526.6,AK0+307.68,AK0+314.34三处要求早期施工,为路基填土提供工作面,AK0+290通过填土后方可施工。
K1+526.6包括施工准备,临时便道等工期要求50天。
AK0+290右侧工期要求20天。
AK0+307.68工期要求15天。
AK0+314.34工期要求40天。
1.3工期安排AK0+314.34: 2015年1月20日-2015年3月20日 AK0+290: 2015年3月16日-2015年4月10日 K1+526.6: 2015年4月10日-2015年5月31日 AK0+307.68: 2015年7月31日-2015年8月15日二、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C35砼(m 3) C25砼(m 3)C20砼(m 3)钢筋 (kg) 防水涂料 (m 2)防火砂浆 (m 2)止水带(m )涵身帽石涵身 基础八字 墙身八字墙基础截水墙洞口铺砌箱节129.3 0.5 18.0 11.4 7.8 3.6 4.7 31804 314 62 48.8 0.5 105.0 12430 149 32 113.0 17.7 29364 236 270 45 361.50.933.231.114.65.48.0671825351131)进行测量放线及水系高程复核,对照设计图纸,核对涵洞位置及流水面高程是否与现场相符,若发现不符,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以满足排水要求。
2)对填土段地基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用于该工程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商品砼的生产要求进行交底和委托,确保工程质量。
4)进行技术交底,程序为:项目总工组织,施工员→施工班组长→作业工人,以书面形式下达。
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进行书面确认。
5)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并进行自审。
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
6)做好前期各类技术交底工作、岗位培训工作、安全交底等工作,将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头上。
7)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对施工要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制定措施。
2.2 施工机械与人员1)管理人员:序号工种人员数量备注1 施工负责人 1 李岳洪2 技术主管 1 陈明辉3 测量及技术员 2 彭安合,刘海燕4 施工员 2 林伟平,黄雄壮5 质检员 1 李岳洪6 安全员 1 刘世军7 实验员 1 刘海燕2)施工人员序号工种人员数量备注1 钢筋工8 钢筋制作与安装2 模板工10 模板制作与安装3 砼工 3 砼浇筑4 交通疏解 2 安全防护5 电工 2 发电机操作与管理6 其他人员10 各工序施工辅助3)施工设备序号机械名称机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挖掘机日立,卡特台 2 时用装载机柳工部 1 时用抽水机台 3振捣棒台 3弯曲机台 1断筋机台 1调直机台 1电焊机台 2三、箱涵施工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排水系统施工→挖槽土石方(旧涵拆除)→地基承载力检测→垫层(基础换填)→安装钢筋(底板模板)→浇筑底板砼→箱内模板安装→墙身及顶板钢筋安装→侧墙模板安装→浇筑砼→拆模→回填石粉渣及土方。
3.2施工方法1)AK0+314.34:首先测量放线,其次将现有泄洪沟改线移至箱涵施工槽2m以外,再使用两台挖机开始挖基槽,将挖除土石方倒运至上开槽线5米以外堆积,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开槽期间开始钢筋加工)机械挖土挖至槽顶标高以上20cm后,由人工清除,达到设计高程后通知监理验槽及检测地基承载力,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由设计方提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合格后铺筑10cm石粉渣垫层、压实,浇筑10cm厚c15砼垫层(商品砼),最后进行箱体施工。
拆模后进行分层回填施工。
2)K1+526.6:箱涵与现金沙大道垂直相交,施工时需考虑金沙大道交通,只能进行半幅施工,同时考虑文明施工设置挡板,首先破除右侧半幅进行箱涵施工,完工后及时回填恢复交通,再进行左半幅施工,完工后及时回填,恢复交通。
3.2.1土石方开挖根据技术条款规定批准的施工总布置设计进行场内交通布置,并结合施工开挖区的开挖方法和开挖运输的运行路线,规划好开挖区域的施工道路。
在施工中,制定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塌方。
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校验测量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基槽开挖深度超过4米,应分层开挖,由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不允许在开挖范围内倒弃土,必须在边坡上部堆放弃土时应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
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整修,应满足施工图纸需要的坡度和平整度。
在开挖边坡时如遇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在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监理人员。
必要时,按监理人员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箱涵开挖截断面图3.2.2碎石垫层与砼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箱涵底部基层为15cm碎石垫层+15cm素砼垫层。
在开挖、整平工作完成后,随即进行垫层施工工作,在底部每10m沿箱涵中线对称钉木桩,将高程引至各木桩,在木桩上划红线控制垫层厚度碎石垫层采用人工摊铺、夯实并找平,高程、坡度等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素砼垫层施工。
素砼使用商砼,人工收浆找平。
2)立模:基础模板采用木胶板,一次成形。
为了防止模板受到混凝土内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保证箱涵基础的线形与美观,在模板纵向每50cm加竖向肋骨一根,横向因为高度只有2米,所以就在上中下各加一条横向肋骨。
两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对拉,并用顶托支撑。
模板内涂刷脱模剂并安装严密,严禁使用废机油。
3)沉降缝:按设计位置4m-6m设置沉降缝,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箱涵的变形缝,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双组份聚硫密封膏、聚乙烯发泡填缝板等,变形缝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变形缝所用产品都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方法装卸、放置、装配和安装。
3.2.3 箱涵施工3.2.4钢筋加工与安装⑴钢筋加工:钢筋下料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钢筋弯曲形状的要求对下料钢筋进行弯曲加工,采用机械为钢筋弯曲机,直径10mm以下的钢筋仍采用人工进行加工。
运至现场堆放由钢井架扒杆进行垂直运输。
钢筋的取样及实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钢筋的抽料、加工严格按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箱涵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进行。
钢筋经调直,除锈后方可开始下料,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翻样单进行。
成型钢筋制成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段部位分类堆放,并作好挂牌标志。
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架起离地区性10~15厘米放置。
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作零星补料使用,绑扎前必须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⑵箱涵钢筋安装绑箱涵钢筋工艺流程:套箱涵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箱涵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箱互成八字形绑扎。
下层箱涵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箱涵箍将其收进一个箱涵筋直径,以利上层箱涵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箱涵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箱涵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箱涵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模外绑扎(先在箱涵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箱涵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箱涵下层纵筋→穿次箱涵下层钢筋→穿主箱涵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箱涵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毫米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箱同。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钢筋)要防止踩下;特别是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钢筋的连接方法本工程竖筋直径大于20的钢筋拟采用电焊压力焊,其它采用绑扎搭接。
对框架箱涵箱涵面贯筋,要尽可能按最长的下料。
钢筋工程质量技术措施施工前,机械厂按设计详图按抽料单统计出所钢筋的规格、数量、型式、间距和重量等,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出月、旬出场计划,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将本工程的钢筋加工,焊接成型及安装技术要求、范向所有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施工中坚持三检制,对钢筋工程质量严格验收,严格遵守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每批进场钢材均要有质保书和试验报验单,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
钢筋堆放场地地应做好防雨,排水设施,避免水浸现象发生。
进场钢筋应按级别、规格分别进行堆放,使用前钢筋进行调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
钢筋加工、焊接、成型和安装必须按技术要求及规范进行钢筋对焊质量,搭接长度及焊接长度为重点质量检查及控制对象。
钢筋焊接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和浇筑砼时,不得松动或变形。
绑扎双层钢筋网时,应设置足够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定位准确。
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必须满足箱涵每1米距离,板每平方米一块,确保钢筋保护层一定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焊接和绑扎:根据作用部位的需求,将已加工好的钢筋运到施工现场,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将各种钢筋摆放到位,每一根钢筋交叉处用扎丝固定,绑扎要牢固,以保证施工时不出现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