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食品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食品


F.过氧化值:油脂鉴定。 H.羰基价:油脂鉴定。 物理指标 • 物理指标 • 微生物鉴定 • 细菌总数 • 大肠菌群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物理指标
• 食品的物理指标,主要是根据蛋白质分 解时低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来先后 研究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度、折 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等指标。其 中肉浸液的粘度测定尤为敏感,能反映 腐败变质的程度。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 径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品
2020/11/18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outline
• 食品的细菌污染 • 常见的食品细菌 • 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 •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 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食品腐败变质 • 腐败变质的原因 • 腐败变质的过程 • 影响腐败变质的因素 • 腐败变质的危害 •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 腐败变质的预防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微生物检验
• 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菌数测定,可以反映食品被 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是否发生变质,同时它是 判定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以及食品卫生质 量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国家卫生标准中常用细 菌总菌落数和大肠菌群的近似值来评定食品卫 生质量,一般食品中的活菌数达到108cfu/g 时,则可认为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 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 • 细菌总数 • 定义:指单位质量(g)、体积(ml)或表 面积( cm2 )的被检食品食品中所含的细 菌数量。
• 检验方法:①在严格规定条件下(营养琼 脂培养基、37℃、pH 7.0,48~72h)进行 培养,形成的菌落(代表一个细菌形成的 克隆)数目,称为菌落总数(colony forming unit,cfu)。②涂片染色通过显微 镜观察计数,称为食品细菌总数。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芽胞杆菌属与芽胞梭菌属:分布较广 泛,尤其多见于肉和鱼。嗜中温菌者 为多,是罐头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 肠杆菌科各属:除志贺氏菌属及沙门 氏菌属外,皆为常见的腐败菌。革兰 氏阴性,需氧及兼性厌氧,嗜中温杆 菌。多见于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中。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肠道致病菌 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
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 验。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致病菌一般 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主要 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致病性链球菌等四种,致病菌不 允许在食品中检出。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蛋白质的分解
• 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胺类是碱性含氮 化合物,具有挥发性。因此测定鱼、肉 食品中的总挥发性盐基氯的含量,是鉴 定肉、鱼新鲜度的指标之一。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碳水化物的分解 碳水化合物分解通常称为酸发酵和酵解。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大肠菌群 • 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需氧与兼性 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发酵 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包 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 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微生物污染指标的 原因:
微生物的酶解作用:油酯先水解为 脂肪酸,脂肪酸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 生β氧化,即羧酸中的β碳原子被氧化 为羰基,生成β-酮酸,后者进一步分解 则生成含碳较少的酮或羧酸。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脂肪的分解
• 脂肪酸进一步分解生成过氧化物和氧化 物,随之产生具有特殊刺激气味的酮和 醛等酸败产物,即所谓哈喇味。因此, 鉴定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油脂酸 败的判定指标。
• 腐败变质的过程
• 蛋白质的分解
氨基酸


脱羧酶



氨+甲基
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
蛋白质分解产物大都具有挥发性,并有臭味。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蛋白质的分解
•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肉、鱼、蛋和大豆制品等 的腐败变质,主要以蛋白质的分解为其特征。 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再 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进 一步分解成有机胺、硫化氛、硫醇、 吲哚、 粪臭素和醛等物质,具有恶臭味。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食品的细菌污染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常见的食品细菌 • 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需氧,嗜冷,PH 5.0下生长 ,是典型 的腐败细菌,在肉、鱼等动物食品及 蔬菜中均易生长繁殖。 • 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 菌,嗜中温,营养要求较低。在动物 性食品上多见,有的能使食品变色。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食品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从加工出厂到销售时,因为贮存 条件、运输过程都有可能造成细菌污 染,尤其是包装破损的食品。
• 食品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生食、熟食 不分,烹调用具不卫生等造成的交叉 污染。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
• 食品中的酶:autolysis(自溶) • 微生物生长:FATTOM Food Acidity Time Temperature(TDZ,5℃~65℃) Oxygen Moisture(water activity)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A.大肠菌群仅来自肠道。 B.在肠道中数量较多,灵敏度较高,
易于检出。 C.在外界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能
生存一定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 致。 D.操作较为简便。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A.粪便污染指示菌,其中典型大肠杆
菌表示近期污染,非典型大肠杆菌 表示陈旧污染。 B.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示菌。 特别提示:大肠菌群不适宜作为低温 水产品的污染指示菌。肠球菌?
食品中pH值的变化,一方面可由微生物的作用或食品原 料本身酶的消化作用,使食品中pH值下降;另一方面也 可以由微生物的作用所产生的氨而促使pH值上升。一般 腐败开始时食品的pH略微降低,随后上升,因此多呈现 V字形变动。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例如牲畜和一些青皮红肉的鱼在死亡之后,肌 肉中因碳水化合物产生消化作用,造成乳酸和 磷酸在肌肉中积累,以致引起pH值下降;其后 因腐败微生物繁殖,肌肉被分解,造成氨积累, 促使pH值上升。我们借助于pH计测定则可评价 食品变质的程度。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菌落总数:测定值<实际值
染色镜检细菌总数:测定值>实际值
• 食品细菌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A.代表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B.预测食品耐储藏的期限
举例:鱼体菌落数目 温度 保质期
105 cfu/cm2
0℃
6天
103 cfu/cm2
0℃
12天
特别提示:不是绝对平行关系,菌相的作用
粮食、蔬菜、水果和糖类及其制品,含有较 多的碳水化合物。这类食品腐败变质时,主 要以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组织中酶 的作用下,经过产生双糖、单糖、有机酸、 醇、醛等一系列变化,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这个过程的主要变化是酸度升高,也 可伴有其它产物所特有的气味。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感官鉴定: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 听觉对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定,称为食品的感 官评价。
A.粮谷类:霉菌污染为主,颜色发灰发绿,霉 变气味。
B.肉类:臭味、颜色发暗、表面污秽、弹性降 低,肉质色泽发暗,表面污秽,切面灰暗粘刀
C.淀粉类食品:变酸。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感官鉴定
D.鱼类:臭味、鱼鳞脱落、眼球凹陷、腹部 膨胀等。
E.鲜奶:变酸,蛋白凝固出现‘奶豆腐’现象 F.罐头类:出现‘胖听’现象,敲击罐头壁发
出空洞音。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 理化鉴定:食品腐败变质后伴有物理及化学 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来判断食品卫生质量, 称为理化鉴定。
A.pH值:碳水化物多的食品、脂类酸败。
• 脂肪的酸败 酸败是由空气中的氧、水分或微生
物作用引起的。 自身氧化:油脂中不饱脂肪酸的双
键部分受到空气中氧的作用,氧化成过 氧化物,后者继续分解或进一步氧化, 产生有臭味的低级醛或羧酸。光、热或 湿气都可以加速油脂的酸败。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食品腐败变质
• Food spoilage:指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 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及感 官性质的一切变化。
• 原因
• 微生物的作用(细菌、霉菌、酵母-酶) • 食品本身的因素(蛋白质、碳水化物、脂肪)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氧气)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K值≤20%,绝对新鲜;K值≥40%,腐败。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D. 三甲胺:鱼虾类鉴定。
因为在挥发性盐基总氮构成的胺类中,主要的是 三甲胺,是季胺类含氮物经微生物还原产生的。 可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或者三甲胺制成碘的 复盐,用二氯乙烯抽取测定。新鲜鱼虾等水产品、
肉中没有三甲胺,初期腐败时,其量可达4mg~ 6mg/100g。
细菌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细菌污 染的危害食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