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有机地运用情感的作用,有意识地进行情感交流。
关键词:情感;培养;积极;情感因素;物理教学;成功;师生关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的情感因素必然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积极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前提
根据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查,物理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对物理很有兴趣的。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能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
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培养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态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热爱,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有成效地教学的普遍规律。
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呢?
1.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教师的职业一直被人们颂扬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代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可以说,教师的德行是一面旗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一生的成长道路。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2.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要不断地针对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
正所谓“从教不息,学习
不止”。
而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情感,也是教师对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
有人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达到教学目的。
事实并非如此,讲授物理学的现象、概念与原理,也需要倾注自己的感情。
3.要掌握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是:饱含感情,具有感染力。
使学生赏心悦目、心领神会,将教师所授之内容入耳入心,产生情感共鸣。
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
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有适当的幽默和诙谐。
使其达到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学生有了情,对所教的教材有了深切的体会,自然就有真情的流露。
正确掌握有声语言艺术的同时,还要恰当、巧妙地运用仪态、眼神、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艺术与学生交流,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在授课时,用慈祥的目光扫视每个学生,并伴随着微笑的面容,以示对答问出错学生的安慰、对成功学生的鼓励等。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教师应以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之不同以及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良好的师生情谊,会吸引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更有成效。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高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
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
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二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教学范围以内,千万不能根据中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对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教师要有机地运用情感的作用,有意识地进行情感交流;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涵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要增加情感投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以及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去学习。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恰当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乐于上进的学科情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运用情感教育和挖掘情感教育对师生的影响,并让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5(2)
[3]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