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检索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附属于课程)

信息检索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附属于课程)

信息检索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附属于课程)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
课程编号:
面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
课程总学时:_ 48 _;讲授学时__ 32 _;实验学时_16 _;
课程学分:_ 2_;
本大纲主撰人:张玉林(Tel:83794849 ,E-mail:zhangyL@)
一、实验作用和目的
本课程实验是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创新研究做必要的准备。

二、实验内容、组织与实验学时
设计题分为二大组,每大组包含5-6个具体问题或算法,如下表所示。

其中:(1)-(9)小题结合布置的简单检索企业进行;第(10)小题是综合运用题,教师可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情况、当前专业的研究热点或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多个不同的主题,供学生选做;学生也可自主选择主题完成,但这类自选题需经任课教师的确认。

课堂安排的总上机时间16学时,还需要同学花费相当的课余时间完成相应的实验。

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完成所有的实验作业。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和时间多少,自主进行文献的进一步检索。

3)课内实验原则上要在实验室内进行。

4)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条例和安全规范,进行安全操作。

四、设备与器材配置
联网的微机一台。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不安排专门考试,课程实验成绩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交流等情况评定。

总分为100分,具体分配如下:(1)任务完成情况:60分;(3)学习态度:20分;(4)交流等的表现:20分。

最终每位学生的课程实验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相应于百分制为,大于等于90、80~89、70~-79、60~69、小于60)。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张厚生主编。

信息检索。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教材)
[2]叶继元编著。

信息检索导论。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焦玉英编著。

信息检索进展。

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晓玲等编著。

网络时代的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