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陈新(艾司西酞普兰)最新型抗抑郁药(注意事项)来士普通用名“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是西安杨森生产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对重度抑郁效果好。
主要是改善睡眠。
基本信息通用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英文名:Lexapro 商品名:来士普英文通用名:Escitalopram适应证:抑郁症、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用法与用量: 1.抑郁症:起始剂量一日一次10mg,一周后可以增至一日一次20mg,早晨或晚上口服。
一般情况下应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
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全者建议5mg起始,最大剂量作用机制•艾司西酞普兰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5-HT )能的作用,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临床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五羟色胺转运蛋白上有两个结合位点,一般的药物只能和基本位点结合发挥作用,而艾司西酞普兰除了能特性•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是西酞普兰中包含两种异构体中的一种(s异构体),其对5-羟色胺的重吸收抑制能力是西酞普兰的100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6种SSRIs中抑制5-HT重吸收特异性最强的一种,并且代谢途径十分单一,这从理论上支持了其副作用小,合并使用范围宽的特点。
疗效分子式•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
•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
主要有以下症状:烦躁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相互作用•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并用,与酒精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例如抗抑郁药)并用时应慎重。
与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血药合用时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应慎用。
锂盐可能增加艾司西肽普兰的作用,合用时应慎用。
酶诱导剂卡马西平可能增加艾司西肽普兰的代谢,两者合用时应增加后者的剂量。
与美托洛尔合用历史丹麦lundbeck制药与一家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对此药的研究工作,具体的药物特性见于lundbeck2000年年度报告,2001年正式上市,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这得益于lundbeck的另一个产品——西酞普兰(喜善妙)的研究工作。
通用名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生产企业: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86•商品名称:来士普•通用名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生产企业:H.LundbeckA/S•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H20050457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一.中枢5-HT能不良反应•⒈镇静和失眠: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通过激动5-HT2C受体而激动γ-氨基丁酸中间神经元,后者抑制NE神经元,引起镇静效应,轻则疲劳(5%~8%),重则思睡(7%);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5-HT2A受体,引起失眠(9%),艾司西酞普兰还增加皮质醇血浓度,增加警醒性,引起失眠。
对具体病人来说,是引起思睡还是引起失眠,取决于他对哪种效应敏感。
••理论上讲,阻滞性抑郁症的NE能低下,对5-HT抑制NE能更敏感,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思睡;焦虑性抑郁症的5-HT能低下,引起5-HT2A受体适应性超敏,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失眠。
这纯属理论推测,需要临床验证。
••精神运动性操作。
傍晚单次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非但不损害次日警醒性,而且还延长次日的入睡时间(P<0.001),而傍晚单次服阿米替林75mg,则增加白天思睡,故艾司西酞普兰比阿米替林提高加工速度和操作能力(P=0.011)[2]。
一.中枢5-HT 能不良反应•⒈镇静和失眠: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 能,通过激动5-HT2C 受体而激动γ-氨基丁酸中间神经元,后者抑制NE 神经元,引起镇静效应,轻则疲劳(5%~8%),重则思睡(7%);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 能,激动5-HT2A 受体,引起失眠(9%),艾司西酞普兰还增加皮质醇血浓度,增加警醒性,引起失眠。
对具体病人来说,是引起思睡还是引起失眠,取决于他对哪种效应敏感。
••理论上讲,阻滞性抑郁症的NE 能低下,对5-HT 抑制NE 能更敏感,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思睡;焦虑性抑郁症的5-HT 能低下,引起5-HT2A 受体适应性超敏,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失眠。
这纯属理论推测,需要临床验证。
••精神运动性操作。
傍晚单次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 ,非但不损害次日警醒性,而且还延长次日的入睡时间(P <0.001),而傍晚单次服阿米替林75mg ,则增加白天思睡,故艾司西酞普兰比阿米替林提高加工速度和操作能力(P=0.011)[2]。
⒉焦虑: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当激动5-HT1A受体时,像丁螺环酮一样抗焦虑;当激动5-HT2A受体时,像氟西汀一样致焦虑(2%)。
按照以往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SSRIs)的应用经验,服药头2~3天内致焦虑为重,服药2周后开始抗焦虑。
⒊躁狂: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当5-HT能过高时,抑制色氨酸向5-HT继续转化,导致色氨酸积聚,转而向N,N-二甲色胺方向转化,后者是致幻剂,其增加偶致躁狂或轻躁狂。
艾司西酞普兰转化为躁狂的率(0.1%)比三环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氟伏沙明为低[3]。
一旦躁狂发作,应立即中断艾司西酞普兰。
⒋自杀:SSRIs拟5-HT能,通过激动伏膈核5-HT2A受体而抑制DA释放,引起快感缺失,理论上增加自杀危险性,尤其是青少年。
可是,一项对SSRIs安慰剂对照研究的再分析包括40,000多例病人,并未增加自杀危险性(差异比0.85 ),仅轻度增加非致命性自伤(差异比1.26),降低自杀观念危险性(差异比0.79),该资料包括约2600例服艾司西酞普兰的病人,仅1例自杀,是发生在停药第6天[1],与服药无关。
药物警戒评价了1千2百万服艾司西酞普兰的重性抑郁症(MDD)和/或焦虑症病人,提示服艾司西酞普兰的自杀率低至百万分之1.8[1],这个数字近似西酞普兰(1百万张处方有2例自杀),低于三环抗抑郁药及有关抗抑郁药(1百万张处方有12例自杀)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百万张处方有14例自杀)[1]。
⒌头痛: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5-HT激动5-HT3受体,收缩脑血管,降低脑血流量,引起缺血缺氧,表现头痛(2%~18%)和头晕(6%)[1,3]。
•⒍腿不宁综合征:SSRIs(包括艾司西酞普兰)激动皮质下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5-HT2A受体,抑制DA 释放,导致5%~10%的病人出现腿不宁综合征[2]。
Page等(2008)描述1例病人服艾司西酞普兰引起很严重的腿不宁综合征,停药改善,再服再现[4]。
••⒎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Yang 等观察到,抑郁病人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西酞普兰,23%的出现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20次/小时,但服艾司西酞普兰不改变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频度[2]。
•二.外周5-HT能不良反应•⒈抑制免疫:给大鼠腹腔内注射5-HT, 降低体液免疫反应。
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可降低人类体液免疫反应,易感咽炎(2%)、鼻咽炎(3%)和上呼吸道感染(2%)。
••⒉交感神经兴奋: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5-HT激动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5-HT2A 受体,抑制DA释放,当抑制下丘脑-脊髓交感神经通路上的D2受体功能时,节前交感神经元脱抑制性兴奋,继之节后交感神经元兴奋,释放NE,抑制唾液腺分泌,引起口干(6%);抑制肠蠕动,引起便秘(5%);收缩背部肌肉,引起背痛(2%);在汗腺,节后交感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引起多汗(5%)。
••⒊消化症状: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上消化道的5-HT3 受体,引起恶心(15%~17%)[1];激动肠道5-HT4受体,引起腹泻(8%)[1]。
治疗头28天内恶心最常见,继续治疗则逐渐减少[1]。
••⒋减慢心率: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5-HT2A受体,抑制DA释放,当DA激动心脏β受体不足时,引起心率减慢2~3次/分。
QTc间期延长3.9毫秒[3]。
••⒌抑制性功能:艾司西酞普兰不影响催乳素血浓度,但增加5-HT水平,5-HT抑制性功能,引起性欲减退(4%)、阳痿(5%)、射精延迟(9%)和性乐高潮缺失(2%)[1,5]。
舍曲林有DA能,安非他酮有DA和NE能,这些都是改善性功能的因素,而艾司西酞普兰则缺乏这些因素,故艾司西酞普兰的性功能障碍比舍曲林或安非他酮为重[1],艾司西酞普兰的性乐高潮功能障碍率(29%~32%)比安非他酮缓释剂(13%~16%)高[3]。
帕罗西汀的拟5-HT能比艾司西酞普兰强,而拟5-HT能致射精不能,故帕罗西汀的射精不能率比艾司西酞普兰为高[1]。
••比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拟NE能,理论上性功能障碍率比艾司西酞普兰低。
在女性,度洛西汀仅抑制性欲和性唤醒[7],而艾司西酞普兰抑制性反应的各个阶段(性欲、性唤醒和性乐高潮)。
Chayton等(2008)给无性功能障碍的MDD成人随机分配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d(N=39)、度洛西汀60mg/d(N=51)或安慰剂(N=24),8周后增至理想剂量,结果性功能障碍率艾司西酞普兰组49%>度洛西汀组33%>安慰剂组17%;治疗8个月,性功能障碍率艾司西酞普兰组44%>度洛西汀组33%>安慰剂组25%[7]。
看来,性功能障碍率倾向是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安慰剂。
••⒍出血:SSRIs抑制血小板5-HT 回收,理论上降低血小板凝集性,实际上,所有SSRIs都罕见引起皮下出血(紫癜和瘀斑),故SSRIs联合降低血小板凝集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需小心[6]。
•三.其他不良反应•⒈抗5-HT2C和组胺H1受体效应:阻断5-HT2C受体引起饱胀感缺失,导致多吃;阻断H1受体引起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
西酞普兰率有一半是左旋西酞普兰,左旋西酞普兰有抗5-HT2C和抗H1受体效应,这可解释西酞普兰有轻度的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效应,而艾司西酞普兰对5-HT2C和H1受体无显著拮抗作用[3]。
故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理论上比西酞普兰为轻。
••已知艾司西酞普兰的抗组胺H1受体效应(如口干和思睡率)比西酞普兰为低[1],其中思睡率比西酞普兰为8%:13%【8】。
多数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不改变体重[3]。
可是,Davidson给GAD病人开放标签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4周,体重增加1.35kg。
Pigott等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比度洛西汀显著增加体重(1.83kg: 0.61kg, P<0.05)[3]。
••⒉低钠血症:艾司西酞普兰可能直接抑制垂体后叶的抗利尿素分泌,引起多尿,多尿引起口渴,口渴引起多饮,多饮引起低钠血症,低钠血症表现为精神症状(虚弱、思睡、意识模糊和轻躁狂)[3]、神经症状(头痛、癫痫发作和昏迷)、消化症状(恶心和呃逆)和肌肉症状(痛性痉挛),重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