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
一、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
二、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
、前期采访努力寻找故事线索
、重视拍摄脚本的“故事化”结构设计
、好主题是纪录片故事的核心理念
()主题具有新意
()主题具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令人鼓舞的社会传播价值
()主题富于时代精神
()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掌控好叙事结构的节奏变化
()精心把握叙事情节的内在节奏
()精心控制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
()精心营造叙事过程的“情绪节奏”
、优秀的摄影是纪录片“故事化”的成功基础
()画面富于变化将有利于调动观众的视觉印象
()“故事化”纪录片的摄影应特别关注“两极”画面的拍摄
()画面的影调设计有助于表达故事内容
、重视音效处理与“故事化”的关联
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
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正在以探索和发现的眼光,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广泛地在创作中运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即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影剧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担任策划、制片人或编导的多部自然类、人文类、社会类纪录片中,我对自己和同事们都不断地提出“要学会讲故事”的创作要求,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故事化”表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成功运用,使我们制作的节目在国内国际的评奖中频频胜出,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同,现将我的创作体会与大家交流切磋。
二、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
纪录片怎样讲故事?怎样调动多种影视艺术手法使故事内容牢牢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摆在纪录片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对纪录片导演专业素质的考验和衡量标准。
“纪录片故事化”也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界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