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肌松监测仪器

第十一章肌松监测仪器

第十一章肌松监测仪器
一、选择题
A型题
1.肌松监测中,双重爆发刺激(DBS)与四个成串刺激(TOF)对清醒病人所造成的不适感比较而言()
A.DBS大于TOF
B.DBS等于TOF
C.DBS小于TOF
D.结果不确定(大于或小于)
E.无法比较
2.下列哪项不属于单次颤搐刺激的特点()
A.操作简单
B.病人不适感轻微
C.可以反复测试
D.可判断神经肌肉阻滞性质
E.敏感性差
3.肌松监测时,两个刺激电极间的距离最合适的为()。

A.2mm
B.3cm
C.2cm
D.5cm
E.4cm
4.DBS3,3表示()
A.强直刺激后计数
B.四个成串刺激
C.强直刺激
D.双重爆发刺激(两组刺激且各含3个刺激脉冲)
E.双重爆发刺激(三组刺激且各含3个刺激脉冲)
5.DBS法检测肌松的主要优点是()
A.操作简单
B.清醒病人易于接受
C.对清醒病人刺激轻于TOF
D.显著提高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检出率
E.可做连续动态监测
6.当神经肌肉阻滞深度达到(),四个成串刺激中T2消失。

A.65~75
B.75~80
C.80~90
D.90以上
E.100
7.肌松监测对刺激电流输出进行调整时,应从超强刺激开始后至少()分钟选取参照值。

A.2~4
B.4~6
C.6~8
D.8~10
E.10~12
8.神经肌肉监测时,调定电刺激参数所采用的亚强刺激电流强度一般为()。

A.10~15mA
B.10~20mA
C.10~30mA
D.15~30mA
E.20~30mA
9.因检测间隔时间长而不能应用于去极化阻滞监测的电刺激方式是()。

A.强直刺激后计数
B.强直刺激
C.四个成串刺激
D.单次颤搐刺激
E.双重爆发刺激
B型题
(1~5题)
A.TOF
B.BIS
C.单次颤搐刺激
D.DBS
E.听觉诱发电位
1.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的是()
2.其监测结果具有明确解剖生理学意义的是()
3.临床上肌松监测目前应用最广的电刺激方式()
4.由两组短暂的强制刺激组成的肌松电刺激方式()
5.病人不适感轻,操作简单的是()
(6~8题)
A.0
B.0.3
C.0.5
D.0.7
E.1
6.当T4/T1为()时,插管绝对不会出现呛咳
7.当T4/T1为()时,患者未使用肌松药
8.当T4/T1为()时,可考虑拔出气管导管
X型题
1.DBS2,3所包含的信息是()
A.双重爆发刺激由三组强直刺激组成
B.双重爆发刺激第一组刺激含2个刺激脉冲
C.双重爆发刺激第二组刺激含3个刺激脉冲
D.双重爆发刺激由两组各含3个刺激脉冲的强直刺激组成
E.双重爆发刺激由三组各含2个刺激脉冲的强直刺激组成
二、填空题
1.神经刺激器刺激电流输出方式有(.自动校准输出手控校准输出
)和()。

三、名词解释
1.肌松效应监测临床麻醉病人使用肌松药后,对神经肌肉阻滞性质和效能的监测称为肌松效应监测。

四、简答题
1.常用的肌松监测电刺激方式?1.强直刺激后计数、强直刺激、四个成串刺激、单次颤搐刺激、双重爆发刺激
2.TOF监测数据的临床意义2.深度非去极化阻滞后的恢复,四个刺激反应按1、2、3、4的顺序出现,临床多以T4/T1值恢复至0.7作为NMT恢复的指标或全麻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但此时仍存在药物残余作用。

3.EMG型肌松监测仪的常用刺激部位3.在临床麻醉中,腕部、肘部尺神经经常选作刺激部位,其次为腕部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腓神经、面部运动神经。

4.EMG型肌松监测仪的优缺点4.主要优点是:受检部位或肢端不需要特殊固定,很少受位移影响;人机连接简单;受干扰因素影响小,检测结果比较稳定。

主要缺点是:不能直接反映肌肉收缩力,易受高频电器干扰。

5.MMG型肌松监测仪的优缺点。

5.优点:能直接反应受检部位肌肉的收缩力。

缺点:设备比较复杂,人机连接比较繁琐,受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结果不够稳定。

五、论述题
1.论述常用的肌松监测电刺激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

1.⑴单次颤搐刺激:优点是简单,病人不适感轻、可做反复测试。

缺点是敏感性较差,不能判断神经肌肉阻滞性质⑵强直刺激:优点是比单次刺激更敏感地反应肌肉阻滞程度,监测肌肉阻滞性质。

缺点是易引起受刺激部位疼痛。

不宜做连续动态监测⑶四个成串刺激:优点:可对神经肌肉阻滞进行连续、动态的定量监测,清醒病人对超强刺激中有不适感,多数可以忍受。

缺点:敏感性不如强直刺激⑷强直刺激后计数:优点:可监测TOF和单次颤搐刺激不能检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缺点:不能监测连续的动态过程。

由于强直刺激会影响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的恢复过程,也不能应用于去极化阻滞的监测。

⑸双重爆发刺激:优点:主要是显著提高了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检出率,。

同时DBS后NMT恢复正常时间亦较强直刺激缩短很多,两次DBS之间只需间隔15~20秒即可。

缺点:主要是对清醒病人所致不适感重于TOF。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D 3.C 4.D 5.D 6.D 7.D 8.E 9.A B型题
1.B 2.E 3.A 4.D 5.C 6.A 7.E 8.D
X型题
1.BC
二、填空题
1.自动校准输出手控校准输出
三、名词解释
1.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