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
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①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
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
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
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
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B .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C . 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D .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B .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C .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D .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①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 .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 .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 .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金山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使万物变得可爱(英)雪菜①诗的确是神圣之物。
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
它包含了所有的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
倘若没有诗,那么什么能成为我们尘世的安慰,什么又是我们对天国的希冀呢?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人不能说:“我要写诗。
”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这样说。
②创作状态中,心灵的力量是内发的,而我们的天赋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
即使这种力量能长久保持它原有的纯洁和力度,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将如何伟大。
然而创作一旦开始,灵感亦渐消失;因而,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值得夸耀的诗篇,可能只是诗人最初构想的一个淡淡的影子。
有人声称最优美的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我愿求助于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对这一点作出评判。
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的精雕细刻,一向为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我们这样的理解更为正确:这不过是提醒作家注意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之时,作家就得用这种传统、常规的手法对灵感的空白进行补缀,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
弥尔顿在分段创作《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这一点,我们有诗人本人的话语为证,因为他曾说缪斯①已向他“口述”了这首“未曾预想的诗歌”。
③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
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心中常有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的造访,它们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然而总是无以言喻地使我们的心头升腾起快乐与庄严。
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
缪斯的到来,仿佛一个更为神圣的天性渗透到我们自身的天性中,只是它的脚步好似一阵掠过海面的风,当波浪平静之后,它也消失了踪影,只剩下层层细沙铺满寂静的海滩。
这一切以及类似的情景,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
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
在本质上,美德、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炽热的感情正是与这些快乐的感情相联的,只要这些感情存在,自我就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诗人不仅是感情细腻的精灵,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一切,他们还要饱蘸这来自天国的瞬息即逝的颜色来渲染他们所体味的一切。
一个单词,一个笔触,在写景或抒情中都会扣向人们沉醉中的心弦,从而在那些曾体验过这些情感的人们当中,唤醒那沉睡的、冰冷的、埋葬了的往昔的意境。
就这样,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
它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然后,把它们送往人间,给人类带去快乐的喜讯。
④诗使万物变得可爱。
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缔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
在它的光芒照耀下,每一种形态的生活都获得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的化身。
它揭开了世界平淡无奇的面纱,露出赤裸的酣眠的美,这美就是世界一切形象的精神。
(选自《西方文论选》,有删改)【注】①缪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文中代指灵感。
(1)作者为什么说诗是“神圣之物”?请根据第一段文字简述其理由。
(2)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诗是神圣之物,既是知识的核心,又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和思想体系,可以给尘世的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
B . 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作家就得埋头苦干精雕细琢,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
C . 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
D . 诗能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
(4)诗在哪些方面有使万物变得可爱的功能?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5)简析本文的论证特色。
3. (9分) (2019高三上·焦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2017年9月29日,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
这条干线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委员说,随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也让安徽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影响力。
2019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但是,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
“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
”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材料二: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伪科学”。
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
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
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
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
“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
”不过,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
“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年3月11日)材料三: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实现了4个量子接口之间的纠缠,代表此前的国际纪录。
此次,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6倍。
25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接起来。
就像是在互联网里,用户更多了,把不同的内容都能包容进去了,为量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
那科学家想要实现的量子纠缠是什么呢?量子世界有两个重要特性: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为“远程心灵感应”,爱因斯坦也称其为“鬼魅般超距作用”。
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量子A状态改变可以对量子B产生影响,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
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
但有效的量子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
“我们需要的纠缠是很纯净可控的纠缠,就像是两个人之间心心相印。
”段路明说。
(摘编自《新京报》,2018年5月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五市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量子视频会议的实现,是通过“京沪新干线”和“墨子号”连接的方式完成的。
B . 安徽在量子研究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中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在部分方向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