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杆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杆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杆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基础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35KV-110KV 现场浇筑基础和装配式预制基础。

3 编制依据
根据《35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90]第五章基础工程编制。

4 一般要求
4.1 基础工程外包时,施工承包单位及现场施工人员均必须具备合格的资质及能力并签定合同,施工的安全责任均由其(施工单位)负全责。

4.2 施工前必须认真核对设计图纸、施工说明、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技术交底,学习GBS233-90、GB 50204-92 规范及评级标准,还应做好首基基础的试点示范工作。

4.3 严格施工管理,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施工的各种资料,并对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4.4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面的,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4.5 基础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

4.6 基础钢筋焊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的规定。

4.7 当转角、终端塔设计采取预偏措施时,基础顶面应按该项偏值未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内。

4.8 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冲刷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4.9 线路经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分坑;分坑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4.10 混凝土基础的每个腿应连续进行浇灌,如中途必须停顿时,应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若超过初凝时间,在一定位置留施工缝,并进行施工缝处理。

4.11 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其养护日期应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决定。

4.12 浇制杆塔基础尺寸的误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4.12.1 保护层厚度:-5MM
4.12.2 立柱断面尺寸:-1%
4.12.3 同组底脚螺丝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移不大于10MM
4.13 基础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接线必须可靠,严禁乱接乱搭,各种电气设备接地必须规范,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对施工人员造成触电伤害。

5 现场浇筑基础
5.1 现场浇筑基础包括现场浇筑铁塔基础和现场浇筑拉线基础。

5.2 施工过程
5.2.1 基坑开挖
5.2.1.1 开挖前必须再次复核桩号(塔号)、塔型、根开、复核桩位(拉线角度、距离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按基础型式放样开挖。

5.2.1.2 基坑放样应考虑土壤安息角,留现足够的余度以防开挖后出现塌方。

5.2.1.3 基础坑深等于基础深加垫层厚度,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为准;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50mm,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出负误差,基础坑深偏差≥
100mm 时,应按规范GBJ233-
90 第4.0.3 处理(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
5.2.1.4 基坑开挖时,应防止塌方,严禁在“+”开埂上填土。

5.2.1.5 基坑开挖后,应平整坑底并操平;同基基础坑在允许范围内按最深的一坑操平。

5.2.2 制模
5.2.2.1 模板一般应为钢模板,在经同意后也可用木模板,但严禁以土代模。

5.2.2.2 模板内表面应平整并接缝严密,并涂油以利脱模。

5.2.2.3 制模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必须保证基础的外形尺寸及外观;当单块模板长度不够时,可以拼接,但须保证模板内表面的平直度。

5.2.2.4 模板制好以后,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固定,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移动。

5.2.3 扎筋
5.2.3.1 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扎好钢筋笼子后,再运到现场。

5.2.3.2 绑扎钢筋应由有以验的人员进行。

2.3.3 钢筋、底脚螺栓的数量、规格、质量要在扎筋前进行详细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扎筋工作。

5.2.3.4 主筋在绑扎前均除锈,绑扎钢筋的各部分尺寸和钢筋规格应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纵横钢筋的交叉点用合格铁丝绑扎。

5.2.3.5 底脚螺栓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安装前,应除锈并在丝扣上涂黄油包包裹;基础有顶偏的,应注意地脚螺栓预留高低尺寸。

5.2.4 浇筑混凝土
5.2.4.1 水泥应选用具质保书的合格产品,严禁不同品种混放,同基基础不得混
用相同品种但不同厂家的水泥。

5.2.4.2 黄砂、石子、应按国家规范执行。

5.2.4.3 浇筑前应验线、验钢筋、验底脚螺丝、验模板组合后的几何尺寸、强度等,确认无误后才能浇筑。

5.2.4.4 浇筑混凝土应使用无腐蚀性清洁水。

5.2.4.5 拌制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拌,当条件不允许时,可用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时按GB 50204-92 执行;人工搅拌时须执行“干三翻、湿三翻”。

5.2.4.6 混凝土配合比须按给定的配比称重,并有适当的强度储备,并按每个基础或每班至少检查二次塌落度。

5.2.4.7 单基基础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中间停歇时间不得超过二个小时;若有特殊困难,应会同有关部门协作处理。

5.2.4.8 浇筑混凝土应用机械捣固,捣固应分层进行,厚度应在机械振捣部分的1.25 部;对于基础立柱及与台阶连接处应特别注意,可适当加大级配且配合捣固钎轻轻插捣,从而避免烂根现象。

5.2.4.9 试块制作、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每基基础制作一组试块。

5.2.4.10 混凝土的养护应按GBJ233-90 第5.2.7 条执行,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且强度不低于2.5MPA 时方可拆模。

5.2.4.11 混凝土表面修整齐应按GB50204-92 执行。

5.2.4.12 冬季施工应按GB-50204-92 执行。

5.2.5 回填土按GBJ233-93 第4.0.7-4.0.9 条执行。

5.2.6 接地
5.2.
6.1 接地体埋深规格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5.2.
6.2 露出地面部分应满足杆塔接地需要。

5.2.
6.3 开挖接地沟时应清除影响接地效果的杂物。

5.2.
6.4 接地沟埋深禁止出现负误差。

5.2.
6.5 接地沟回填按GBJ233-90 第4.0.10 条执行。

6 装配式预制基础
6.1 装配式预制基础包括铁塔预制基础,拉线预制基础,电杆本体预制基础。

6.2 施工过程
6.2.1 基坑开挖依照现场浇筑基础2.1 条执行。

6.2.2 铁塔预制基础
6.2.2.1 装配前应认真组织学习施工图纸,使施工人员对组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6.2.2.2 现场装配前应对各构件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有缺陷现象存在,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6.2.2.3 在基坑中工作时应防止塌方,以及由于空间狭小而造成人员的伤害等。

6.2.2.4 装配式基础底座与立柱连接的螺栓、铁件及找平用的垫块,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

6.2.2.5 组装时对照杆塔组立的规定执行,不得强行组装,不得用气割扩孔,螺栓应逐个紧固等。

6.2.2.6 当需要浇筑水泥沙浆时,应同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一样进行养护。

6.2.2.7 当立柱顶面找平时,修正顶面高差抹面层应大于20mm,并进行养护,强度不低于混凝土强度。

6.2.2.8 组装结束后应经检查后方可进行回填。

6.2.3 拉线预制基础的装配
6.2.3.1 现场装配前应认真进行检查,防止有缺陷存在。

6.2.3.2 装配前首先对拉线角度方向等进行复核,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6.2.3.3 工作时应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及塌方。

6.2.3.4 拉线盘埋设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

并按GBJ233-90 第5.3.7 条执行。

__ 6.2.3.5 拉线盘按装就位后经检查即可回填土。

6.2.3.6 回填土时应该按GBJ233-90 第4.0.7 条第4.0.9 条执行。

6.2.3.7 回填土后拉线棒及拉线环应处于拉线受力方向,以防止造成拉线松动的现象。

6.2.4 电杆本体预制基础
6.2.4.1 装配前应复核桩位(塔号)、根开是否位移等,确认无误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6.2.4.2 安装前均应检查其是否存在缺陷。

6.2.4.3 应先下底盘,待立杆后再按装卡盘。

6.2.4.4 底盘就位于坑底,应进行微调,确保底盘中心位于所要求的位置,找正后底盘四周填土夯实。

6.2.4.5 卡盘安装前应先将其下部回填土夯实,安装位置方向应按图施工,其深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0mm。

6.3 要点
6.3.1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对人员的伤害及预制构件的损坏。

6.3.2 预制构件均应有试块强度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7 技术和质量要求
7.1 对于转角塔予偏,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每一基转角塔的基础面予偏值,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