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计量经济学应用
§7.1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
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的主要根据:
1) 研究目的;
2) 已有理论模型。
通常是根据研究目的所涉及的范围,决定需要分析哪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再设定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设定变量关系式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模型、经济恒等式、经济关系式来确定(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
若没有已知的关系式可用,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人为设定。
变量间具体表达式的选择
若经济理论已给出具体表达式,就直接套用。
否则,可以直接假设为线性函数。
其原因是经济中的所使用函数大多数都认为是连续可微的函数,因而可以用线性函数近似。
§7.2 数据调整
由于统计指标与经济变量的含义、口径一般不会一致。
在模型估计之前,如有可能,应先进行调整,使统计指标的口径尽可能的接近经济变量的含义。
§7.3 变量的选择
基于上述同样的原因,及统计指标间的相关性,在设计模型结构时,需要筛选变量。
假设模型已转化为简化型,即设模型为
⎪⎪⎩
⎪⎪⎨⎧++++=++++=++++=k p kp k k k p p p p x x x y x x x y x x x y εαααεαααεαααΛΛΛΛ2211222221212112121111
变量筛选有两层含义:
1) 对内生变量T k y y y ),,,,(21Λ有重要影响的外生变量是否都选入模型了?
2) 模型内的外生变量T p x x x ),,,(21Λ对内生变量T k y y y ),,,,(21Λ是否都有重要影
响?
判别准则
1) 复相关系数R (一般要求R>0.8),或方程的F -统计量;
一般来说,若R>0.9或经F-检验是显著的,则从整体上说,方程几乎包含了对响应变量有重要影响所有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否则,表明方程遗漏了一些对内生变量有重要影响的变量,需要增加外生变量。
当模型用于结构分析时,R 值可以低一些,用于预测时,R 值应比较大。
2) 系数显著性检验t -统计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变量筛选算法。
这些算法都是一对多回归模型的搜索算法。
记in Ω是在回归模型内的预测变量集,out Ω是在回归模型外待检的预测变量集,del 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