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学中科大4

电磁学中科大4


六、经典金属电子论
金属导体的微观电结构图像(自由电子模型) 金属导体的微观电结构图像(自由电子模型): • 金属具有晶格点阵结构; 金属具有晶格点阵结构; • 电场力作用下电子的无规热运动附加了定向运动; 电场力作用下电子的无规热运动附加了定向运动; • 大量电子不断地与晶格碰撞。 大量电子不断地与晶格碰撞。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是一段一段加速运动的衔接,各段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是一段一段加速运动的衔接, 加速运动都从定向速度为0开始 开始。 加速运动都从定向速度为 开始。 欧姆定律的经典解释 金属内自由电子在电场E作用下, 金属内自由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会在热运动的同时逆电 作用下 场E的方向附加一个定向加速度 的方向附加一个定向加速度

一、电流
电流 电流密度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分为传导电流和运流电流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微观机制: 电流的微观机制:导体内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原来 不规则的热运动上附加了定向漂移运动. 不规则的热运动上附加了定向漂移运动 热运动速度: 热运动速度:105 m.s-1 定向漂移运动速度: 定向漂移运动速度:10−4 m.s-1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即沿电场方向,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即沿电场方向,从高 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势流向低电势。 2
U2 ∆A P= = IU = I 2 R = R ∆t
9
焦耳- 焦耳-楞次定律的微分形式 热功率密度:纯电阻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热功率 热功率密度:纯电阻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热功率.
P E2 ∆I ∆U p= = = jE = = σE 2 ρ ∆ V ∆ S0 ∆ l
表明: 表明:在导体中某点的热功率密度与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平 方成正比,也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 方成正比,也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 焦耳热的微观机制: 焦耳热的微观机制: 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碰撞时将在电场力作用下增加的动能传 给了正离子,使正离子无规振动的能量增大, 给了正离子 , 使正离子无规振动的能量增大 , 这在宏观上表 现为导体温度升高。 现为导体温度升高。 10
R=∫
ρdl
S
σ= 1 ρ
−1
ρ 电阻率,单位: ⋅ m 电阻率,单位: Ω
电导率,单位: . σ 电导率,单位:Ω ⋅ m) (
注意:欧姆定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其主要表现是 与 注意:欧姆定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其主要表现是I与U 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而代之以非线性关系。 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而代之以非线性关系。 7
五、焦耳-楞次定律 焦耳-
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 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电场力要对移动电荷做功
∆A = IU∆t
U2 2 Q = ∆ A = I R∆ t = ∆t R
在一段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 在一段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但在非纯电阻电路 如含有电动机等输出设备)电功和电热两者不相等。 中(如含有电动机等输出设备)电功和电热两者不相等。 电功率则为
2
15
不变, 改变 设r不变,R改变 ∆R 时,则 Rab 的改变为 不变
(∆Rab )r
两者之比为
r∆R rR∆R r ≈ − = ∆R 2 r + R (r + R ) r + R
2
(∆Rab )R (∆Rab )r
R ∆r = r ∆R R = r
一、电源
电源是不断地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 为电能的装置。 为电能的装置。电源中非静电力的存在是 形成恒定电流的根本原因。 形成恒定电流的根本原因。 I
R
ε
B
A 不同类型电源中,非静电力不同: 不同类型电源中,非静电力不同: •发电机:电机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 发电机 电机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化学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 化学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差电源:扩散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温差电源: 温差电源 扩散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 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核能电池:直接将核能转换为电能。 核能电池: 核能电池 直接将核能转换为电能。
左侧:单位时间内由 面流出的电量; 左侧:单位时间内由S 面流出的电量; 右侧:单位时间内S 面的电量减少量。 右侧:单位时间内 面的电量减少量。 dq 当 > 0时 , 有 ∫ j ⋅ dS < 0 ,则流入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则流入S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S dt dq 则流出S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当 < 0时 , 有 ∫ j ⋅ dS > 0 ,则流出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S dt
5
利用数学上的高斯定理
∫∫ j ⋅ dS = ∫∫∫ (∇ ⋅ j )dV
s v
dq ∂ρ = ∫∫∫ dV dt ∂t v

∂ρ ∇⋅ j + =0 电流连续方程微分形式 ∂t
2. 电流的恒定条件
∂ρ =0 ∂t
∇⋅ j = 0

S
j ⋅ dS = 0
恒定电流的电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它们永远是闭合曲线。 恒定电流的电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它们永远是闭合曲线。 6
二、电流强度 与电流密度
1.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q I= ∆t
取 ∆t → 0 ,则得
∆q dq I = lim = ∆t → 0 ∆ t dt
单位: 单位: 1 A = 10 3 mA = 106 µA 电流强度是标量,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电流强度是标量 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为反映导体中各处电荷定向运动的情况,需引入电流密度概念. 电流密度概念 为反映导体中各处电荷定向运动的情况,需引入电流密度概念 3
e同原子实碰撞, 自由电子同原子实碰撞,只能在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内 得以定向加速,从统计角度考虑, 得以定向加速,从统计角度考虑,平均定向运动速度为
1 e 1 e λ u=− Eτ = − E 2 me 2 me v
若导体内自由电子(载流子)密度为 , 若导体内自由电子(载流子)密度为n,则
2. 电流密度矢量 j 定义
∆S 0
∆S
∆S
dI dI j= n= n dS ⊥ dS cos θ
n
j
电流密度是一个矢量, 电流密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和该点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一致,数值上等于通过该点单位垂直截面的电流强度. 一致,数值上等于通过该点单位垂直截面的电流强度 电流密度矢量构成的矢量场称之为电流场。 电流密度矢量构成的矢量场称之为电流场。 3. 电流线:用电流线描述电流场 电流线: 曲线方向:该点电流密度方向; 曲线方向:该点电流密度方向; 曲线密度:与该点电流密度的大小成正比。 曲线密度:与该点电流密度的大小成正比。 4. 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矢量关系
2.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微圆柱体,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微圆柱体,有
dU dl dI = ,R=ρ , dS R dI j= , dU = Edl dS

j= E
ds
E dl
j
ρ
j =
E
ρ
= σE
上式适用于恒定及非恒定情况,是实验定律的总结。 上式适用于恒定及非恒定情况 , 是实验定律的总结 。 描述 了导体中电场和电流分布之间细节关系。 了导体中电场和电流分布之间细节关系。 注意:此处的dS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注意:此处的 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8
I = ∫ j ⋅ dS
S
说明:电流强度是通过某面积的电流密度的通量。 说明:电流强度是通过某面积的电流密度的通量。
4
三、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1.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在导体内任一闭合曲面内,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在导体内任一闭合曲面内,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满足

S
dq j ⋅ dS = − dt
连续性方程积分形式
ne 2 λ j = n(− e ) u = E = σE 2me v
ne 2 λ σ= 2 me v
由经典电子论导出的结果只能定性说明金属导电的规律由 上式计算出的电导率与实际相差甚远.这些困难需要量子理论 上式计算出的电导率与实际相差甚远 这些困难需要量子理论 来解决. 来解决
12
例题4-1-1 两同轴铜质圆形套管,长为 ,内圆柱的 两同轴铜质圆形套管,长为L, 例题 半径a,外圆柱的半径为b, 半径 ,外圆柱的半径为 ,两圆柱间充以电阻率为 ρ 的石墨.若以内 外圆柱分别为一个电极, 若以内、 的石墨 若以内、外圆柱分别为一个电极,求石墨的 电阻. 电阻
2
2
当 ∆R = ∆r 时,便有
(∆Rab )R (∆Rab )r
因R>>r,故得 故得
(∆Rab )R >> (∆Rab )r
16

电源 电动势
为维持恒定电流,除了静电场外,必须有非静电力, 为维持恒定电流,除了静电场外,必须有非静电力,使正电 荷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从低电势处返回高电势处,同时, 荷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从低电势处返回高电势处,同时,用 其它形式的能量补偿焦耳热的损失。 其它形式的能量补偿焦耳热的损失。
Iρ 1 E = jρ = 2πL r
13
两极间的电势差为
Iρ dr ρI b U 1 − U 2 = ∫ E ⋅ dl = ∫ ln = a 2π L r 2πL a
b

U1 − U 2 ρ b R= ln = I 2πL a
例题4-1-2 图中所示是电学仪器中调节电阻的装置 其 图中所示是电学仪器中调节电阻的装置,其 例题 是一个较大的电阻, 是一个较小的电阻, 和 都 中R是一个较大的电阻,r是一个较小的电阻,R和r都 是一个较大的电阻 是一个较小的电阻 可以改变.试证明 试证明R>>r时,r是粗调,R是微调(即r改 是粗调, 是微调 是微调( 改 可以改变 试证明 时 是粗调 变某一数值时, 间电 变某一数值时,ab间电 R 改变较大; 阻 Rab改变较大;而R改 改 a b Rab改 变同一数值时, 变同一数值时,则 变较小) 变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