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品析语言
(一)析准确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 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 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原题目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现题目 《大自然的语言》
你更喜欢哪个题目?
品析语言
(二)品生动 生动是本文语言的特点之一。请
同学们从前两段文字中找出一处细细 咀嚼,说说好在哪里,做好批注。
大自然的语言
草木萌发 次第开放 翩然归来 孕育果实 衰草连天 北燕南飞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这些词语传递出什么信息?
1.了解物候知识,理清说明顺序。 2.品析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联系诗词农谚,体悟自然奥妙。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侯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
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 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 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 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 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 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 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述研究意义
现象 逻 辑 顺 序
本质
合作探究 品析语言
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 准确性?
跳读课文,勾画相关信息, 并作批注。有了自己的发现后, 先在小组交流。
作者介绍
竺可桢,我国卓越的科学家, 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 物候学的创始人。他治学严谨,观 察细微,每天记录阴晴气温风力及 相应的物候现象,自然日记就有40 余本,令人叹为观止。在他生命的 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 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并端 正写上“局报”两字。
(方法指导:赏析语言的角度很多, 可以从运用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 的角度。)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
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 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 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
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
试写一个描写我们校园的片段。
要求:使用一种说明顺序;语言力 求准确、生动。
拓展延伸
体悟自然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拓展延伸
体悟自然
鸟啼 陆游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 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