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比内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
一、简介
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年问世以后,相继发展了许多版本,其中1916年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最负盛名。

该量表在1937、1972、1986年先后作过几次修订,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智力测验工具。

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于1924年第一次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称做《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36年陆志伟与助手吴天敏对此测验作了再次修订。

1981年,吴天敏对该量表作了第三次修订,称做《中国比内测验》,对1936年版本增删了部分项目,测试对象扩大为2-18岁,每岁3个项目,共51个项目(表2-1)。

在结果解释上采用了将个人成绩和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相比较的离差智商。

表2-1 中国比内测验内容
1.比圆形18.找寻数目35.方形分析(二)
2.说出物名19.找寻图样36.记故事
3.比长短线20.对比37.说出共同点
4.拼长方形21.造词句38.语句重组(一)
5.辨别图形22.正确答案39.倒背数目
6.数钮扣十三个23.对答问句40.说反义词
7.问手指数24.描画图样41.拼字
8.问上午和下午25.剪纸42.评判语句
9.简单迷津26.指出谬误43.数立方体
10. 解说图物27.数学巧术44.几何形分析
11. 找寻失物28.方形分析(一)45.说明含义
12.倒数二十至一29.心算(三)46.填数
13.心算(一)30.迷津47.语句重组(二)
14.说反义词31.时间计算48.核正错数
15.推断结果32.填字49.解释成语
16.指出缺点33.盒子计算50.明确对比关系
17. 心算(二)34.对比关系51.区别词义
二、目的
学习使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测查3-18岁儿童少年智力);重点掌握比内智力量表的使用技能。

三、器材
中国比内智力量表(3-18岁)
四、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一个学生作被试,两个学生作主试,模拟施测。

二、. 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测验必备
1.两个1寸半X 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对角剪成两
个三角形。

”…………………………………………………………………试题4
2.黑(或灰)钮扣13个。

……………………………………………试题9
3.三张卡片分别写上(1)桌子,饼,老鼠;
(2)汽车,工人,河;
(3)妈妈,老师,我…………………………试题21
4.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用一张)………………………………试题25
5.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试题40
6.剪刀一把。

7.铅笔二支。

8.橡皮一块。

9.小块草稿纸若干张。

10.跑表(或有秒针表)一只。

11.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三、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

要求能在指导受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然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张口结舌,势必削弱受试对主试的信心;自行编造指导语,必然导致不同的测验结果,破坏测验的科学性。

四、主试对受试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

1、对于受试的有关试题内容的探索性问题,一概支吾过去,比如对他说:“你自已想一想”。

对于他的答案,不论对与不对,都不要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神态,以免影响他的测验效果。

2、除按指导语让受试回答试题外,凡属闲话,一概不说。

3、施测时主试受试对坐。

主试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受试窥视主试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

4、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受试或替受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已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曰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5、根据受试年龄查附表一,找到开始的试题,就可以按照指导书进行测验了。

6、请把每一试题的分数(通过一题给一分。

不通过不给分)记在记录纸上各题后的( )里。

记录答案时请把答案记在题号之后——线上。

记录要尽量记录受试原话,以便根据真实材料核对分数或解决有关问题。

7、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如第36、 43等题的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

但例如第23题的答案,则只是代表性的答案。

当邻居家的老奶奶突然病了的时候,一个儿童或青少年是可能有所表现的:例如去请医生,去买药。

这是可行的,是可取的答案。

此外,如“告诉妈妈去”,“送她去医院”等,都是可以通过的答案。

至于“给她药吃”和“照顾她”一类的答案,则是不确切或不具体的,所以是不能通过的答案。

判断不在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之内的答案是否正确,主要应以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为例,凡符合该答案的含义的答案,即使词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否则就是不可以通过的答案。

8、主试必须按照各试题的时限控制时间,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

时限不包括主试用的时间。

9、受试连续有五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这句“谢谢你”很重要,它能解除受试的紧张情绪,也是对受试的礼貌。

10、为了查明受试的智商(1Q)请先按附表二算出他的实足年龄,记在他的记录纸上,然后在智商表上,按他的实足年龄(岁,月)和总分,找到他的智商。

总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受试答对若干试题的总分数,另一部分是根据附表一,承认他能通过的试题的分数,即,‘补加分’。

按一般习惯,智商在90—110之间,表示智力中等。

从本测验得到的智商,表明一个受试在同年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中的相对智力水平。

五、结果
1. 主试将测试结果填入测验记分表。

2. 算出被试的原始总分,对照常模,得到被试的智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