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量表介绍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 年问世以后,相继发展了许多版本,其中1916 年几次修订,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智力测验工具。
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最负盛名。
该量表在1937、1972、1986 年先后作过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于1924 年第一次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称做《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36 年陆志伟与助手吴天敏对此测验作了再次修订。
1981 年,吴天敏对该量表作了第三次修订,称做《中国比内测验》,对1936 年版本增删了部分项目,测试对象扩大为2-18 岁,每岁3 个项目,共51个项目。
在结果解释上采用了将个人成绩和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相比较的离差智商。
指导语⑴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被试或替被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日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决。
⑵施测时,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如2-5 岁儿童从第一题开始作答,6-7 岁儿童从第7 题开始作答,等等,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⑶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⑷被试者连续有5 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试题1 比圆形试题2 说出物名试题3 比长短线试题4 拼长方形试题5 辨别图形试题6 数纽扣十三个试题7 问手指数试题8 上午和下午试题9 简单迷津试题10 解说图画试题11 找寻失物试题12 倒数二十至一试题13 心算(一)试题14 说反义词(一)试题15 推断情景试题16 指出缺点试题17 心算(二)试题18 找寻数目试题19 找寻图样试题20 对比试题21 造语句试题22 正确答案试题23 对答问句试题24 描画图样试题25 剪纸试题26 指出谬误试题27 数学巧术试题28 方形分析(一)试题29 心算(三)试题30 迷津试题31 时间计算试题32 填字试题33 盒子计算试题34 对比关系试题35 方形分析(二)试题36 记故事试题37 说出共同点试题38 语句重组(一)试题39 倒背数目试题40 说反义词(二)试题41 拼字试题42 评判语句试题43 数立方体试题44 几何形分析试题45 说明含义试题46 填数试题47 语句重组(二)试题48 校正错数试题49 解释成语试题50 明确对比关系试题51 区别词义评分方法1.通过1题记1分。
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惟一正确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有的则只是代表性答案,凡符合该答案涵义的答案,即使语句与它不同, 也是可以通过的。
2.将被试者答对若干试题的分数,加上承认他能通过的试题的分数,即补加分数”便得到测验的总分。
3.根据被试者的实足年龄和总分,从指导书的智商表中即可查到相应的智商。
在这里,实足年龄的计算是用测验的年、月、日减去出生的年、月、日,结果计年和月份,凡超过15天或整15天的日数按一月计,不足15天的一律不计。
结果解释及建议"优秀", ">=130"分析: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平,在全部的人群中,只有 2.2%的人能够达到这一智力水平。
在学习中,被测试者能够非常容易地适应学校生活,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并可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在学习生活中,被测试者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只要被测试者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班上甚至年级中的佼佼者。
除了完成学业任务之外,还可以有精力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竞赛之类的课外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也取得良好的成绩。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智力水平有助于被测试者一帆风顺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进一步在高等教育中深造。
1.建议:"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优秀的水平,应当予以祝贺!为了能够使被测试者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还请被测试者及其家长和教师能够注意以下几点:因材施教:即使是处于同一智力水平的被测试者,不同的人可能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潜能,然而智力开发绝对不能等同于培养天才。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一定要顺应被测试者各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顺应被测试者具体的发展潜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使其个性和智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2. 利用环境的有利资源使被测试者的智能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手段都有助于被测试者潜能的开发,如电视节目,书籍、软件等。
家长应该学会善于利用这些信息,如专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其造型奇特的形象、曲折离奇的情节、漫画式的夸张、相声似的逗乐等都是艺术家想象力及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能使被测试者丰富想象力,增强幽默感,诱发创造能力。
家长可以有选择地让被测试者看一些内容和艺术都比较出色的动画片。
\r\n3. 要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的游戏过程也是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提高过程。
例如象棋和国际象棋等棋艺运动可以帮助被测试者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培养意志力等优良品质;诸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球类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也可以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
4. 培养多种能力:除传统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之外,被测试者也可以试着培养艺术能力,以及体育运动能力等。
全面发展可以使自己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地成长,这对于长远发展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5.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人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智力水平确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非智力因素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某种意义上,后者对于未来的成功似乎是更为重要的方面。
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认真、真诚、热情、坚韧、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等。
6. 被测试者的家长也要不断补充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比如可以阅读书籍,或者与同事、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交流意见。
对于智力优秀的孩子来说,他的确需要特别的培养和教育,这是社会普遍环境不能提供的,需要家长给以更多的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
"中上", ">=110&<=29"分析: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中上的水平,在全部的人群中,约有22.8%的人处于这一智力水平,另外还有2.2%的人要高于这一智力水平。
在学习中,被测试者能够适应学校生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可能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
只要被测试者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发展得当的学习方法,应该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被测试者虽不会被大家认为是天才,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就。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智力水平有助于被测试者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有较大机会在高等教育中继续深造。
建议: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中上的水平,能够适应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各种任务的要求。
为了能够使被测试者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还请被测试者及其家长和教师能够注意以下几点:1. 因材施教:即使是处于同一智力水平的被测试者,不同的人可能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潜能,然而智力开发绝对不能等同于培养天才。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或者片面注重学习成绩,一定要顺应被测试者各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顺应被测试者具体的发展潜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使其个性和智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2. 多加鼓励:家长应该注意多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包括肯定孩子每一点哪怕是微乎其小的进步,帮助他们建立稳固的自信,这样才能调动起孩子奋发向上的内在积极性,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利用环境的有利资源使被测试者的智能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手段都有助于被测试者潜能的开发,如电视节目,书籍、软件、网络等。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如专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其造型奇特的形象、曲折离奇的情节、漫画式的夸张、相声似的逗乐等都是艺术家想象力及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能使被测试者丰富想象力,增强幽默感,诱发创造能力。
家长可以有选择地让被测试者看一些内容和艺术都比较出色的动画片。
4. 要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的游戏过程也是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提高过程。
例如象棋和国际象棋等棋艺运动可以帮助被测试者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培养意志力等优良品质;诸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球类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也可以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
5. 培养多种能力:除传统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之外,被测试者也可以试着培养艺术能力,以及体育运动能力等。
全面发展可以使自己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地成长,这对于长远发展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6.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人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智力水平确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非智力因素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某种意义上,后者对于未来的成功似乎是更为重要的方面。
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认真、真诚、热情、坚韧、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等。
7. 被测试者的家长也要不断补充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比如可以阅读书籍,或者与同事、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交流意见。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的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困难,才能有的放矢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中等", ">=90&<=109"分析: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中等的水平,也就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在全部的人群中,约有50%的人处于这一智力水平,另外还有25%的人要高于这一智力水平。
在学习中,被测试者像大多数人一样能够适应当前的学校生活,或者经过一番努力后可以适应当前的学习。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被测试者一般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可能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或者需要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被测试者可能需要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发展得当的学习方法。
总之,被测试者像大多数人一样,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
从长远来看,这种智力水平的被测试者能够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有可能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深造。
建议:被测试者的智商达到了中等的水平,为了能够在这一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还请被测试者及其家长和教师能够注意以下几点:1. 因材施教:虽然被测试者的智商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并不一定其能力的每个方面都处于平均水平,可能存在一些比较优势的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劣势方面。
因此做为被测试者的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发现被测试者能力的特点,突出培养其长处,注意弥补其短处。
被测试者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被测试者虽然智力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同样可以成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关键是将被测试者的各个特长之处充分发挥。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一定要顺应被测试者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顺应被测试者具体的发展潜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使其个性和智力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