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南》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指南》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7
3. “个性”和“个性化”
心理学这样解释个性:个性是一个人的整 体面貌,是精神和气质的全貌,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论理观、道德观、信念、兴趣、能力 等等,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人不可能顿生个 性,而形成个性的过程便是个性化的过程。
.
8
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 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 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 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
.
36
5.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领域的教育
.
4
适应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组织的过程是儿童社 会化的重要途径。
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不同的社会群体
。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特点、
不同的社会规则,赋予其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
和不同的角色期待。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
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所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
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
.
16
案例1: “你画的这是什么啊!”
今天,大三班的美术活动是观察画“柳树”。老师和
小朋友一起在走廊上、院子里摆上一些桌子,几个人一组,
面向幼儿园那两棵大柳树,开始一边观察一边作画。
婷婷画得非常认真,甚至专门跑到树下捡回一片柳叶,
仔细看它的叶脉,然后一片叶子一片叶子、一条一条叶脉
一条叶脉地画着。画好后,她很得意地想向身边的浩浩炫
.
24
具有强化作用而改变儿童行为的“结 果”和“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即自己亲 身感受的(如自己经常争抢玩具而被同伴 孤立),也可以是间接的(看到小朋友因 帮助别人而受到大家的赞赏)。
案例:要棍子、纠纷
.
25
4.体验
作为动词:体验是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
上对该事物形成情感态度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作为名词:体验是学习者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
19
分小组讨论: (1)两个案例所反映的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2)补充幼儿社会学习的其他特点,最好用案例说明。 记录员作简要记录。 记录样式:
说明:先使用左边;右边留做讨论下一个问题,即步骤(二)时
使用.
.
20
.
21
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不同的内
容往往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的过程中,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和意义形成的 独特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
极具个人特征,他人无法替代,而且往往是深 刻的。
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认识和行动的
基础。
案例:如是教子
.
26
5.理解
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社会规则的学习中,
模仿、同化和强化都可能让幼儿表现出符合规则
的行为,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利
、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 变化。
5
社会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 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 社会性与个性品质。
.
6
2. “社会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学
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
学会利用《指南》指导实际工作 链接:“学习特点与教育建议”
.
28
三,由以上分析得出《指南》“社会领域”的 学习途径
幼儿园 一日生活:(可以先讨论)
游戏 集体教学:案例“借玩具” 家庭 社会
.
29
话题四: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指导要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部
分根据幼儿社会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提出以下4个指 导要点,这些指导要点同样也体现在《指南》社 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
“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 突然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传过来,妈妈吓了一跳,抬 头一看,小雅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她不由自主地 赶快把塑料袋放到一边。
“你!请把嘴闭上!”小雅的脸转向一个娃娃。 “没听见啊!说他就不是说你啊!”…… “小雅这是怎么啦?这都从哪儿学的啊?”妈妈 真是弄不明白。

.
.
34
3.克服自我中心思维,学会“设身处地”了解他人 的感受是良好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人际交往过程 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利用交谈、讨论、同伴冲突等 机会,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醒幼儿 注意、了解别人的渴望、情绪和意见;也可以运用 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年龄大些的幼儿学习站在他 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指南》社 会领域的相关部分特别提出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 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1.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 幼儿园要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视为教师的首要 任务,让幼儿在关爱、温暖、尊重、信任中获得 安全感,在体验被关爱、被尊重的同时,产生自 我价值感,进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学习用同样的 态度对待他人。
.
33
2.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许多社会 学习是在游戏时发生的。因此,幼儿园应该提供 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开展各种需要 互动合作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 趣,学习交往的技能,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形 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
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
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变化迅速的今天,这
些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包括: 对社会情境的判断能力,
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认识能力
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对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
融入新人际关系时所需要的. 交往能力等等。
广义的社会化指的是儿童从生物人(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
化,即获得人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直立行走、使用工具
、言语交流、抽象思维等等);
.
3
狭义的社会化则是指儿童成长为一个合格 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融入所在的社会环境与 社会关系,接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等。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的 过程。因为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 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这一子领域。
.
11
(2)社会适应
◆适应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组织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适应能力是儿童生存发展所需
要的基本能力
◆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
“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团体)并感觉自己也
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
.
35
4.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 展的过程,但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律(即内在的自 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更为重要。用奖惩方式培养 幼儿的良好社会行为固然有其积极作用,可以使 他们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受罚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这种“自制”不能长远有效,只有儿童因好行 为而感到自我满足感时,才会真正形成自律。这 种自我肯定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是一种来自内心的 奖赏!
湖南大学幼儿园 肖晓敏
.
1
本次学习包括四个部分
1 不可不知的几个重要的概念
2 社会领域主要内容、核心价值和目标结构
3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学习途径
4
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与注意事项
.
2
话题一:不可不知的几个重要的概念
1.社会与社会化
“社会”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个关系系统,可粗略地分为人 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群体、组织)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通过交往实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一个认同与适应的过程。 社会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的是刮风时候的树,我画的是不刮风时候的树!”
浩浩笑了,婷婷也笑了!.
17
案例2:“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啊!” 在家人眼里,小雅虽然只有3岁半,但已经像
个小淑女一样了,文文雅雅的。开学了,小雅上 了一所条件不错的幼儿园。不到2个月,小雅做 了一件让妈妈大吃一惊的事。
星期六下午,妈妈正在把一些用过的塑料袋 折叠成小三角,准备收好再用。这时,小雅走过 来,先把自己的三个娃娃摆在沙发上坐好,然后 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上课的游戏吧!你 也坐到沙发上当小朋友吧!”妈妈边答应边走到 沙发上坐下,但手里还.在折着最后一个塑料袋。18
于儿童形成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因此,理解规则
的意义是必要的。但对幼儿来说,理解规则的意
义往往不能靠说教,而需要以实际体验为基础。
如,在体验到不按顺序玩滑梯时既危险又不公平
之后,更容易理解“按顺序排队”的必要性并自
觉遵守;感受到生病时的痛苦后更容易同情病人,
等等。
.
27
二.社会领域学习的教育建议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方式和特点,可以在指南 “教学建议”找到对应的教育方式:
.
30
● 《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
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
各个环节。
案例:视频 视频2 ●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
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
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
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
.
14
2.社会领域的目标结构
链接:社会领域的目标结构(学习内容)
3.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
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 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
.
15
话题三,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 学习途径
一,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案例研讨:两个案例反映出幼儿哪些社会学习方式与特点
1.模仿——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