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8-泌尿

动物生理学8-泌尿

3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
z 肾单位 Nephron=肾小体+肾小 管
z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 z 肾小球旁器 z 肾脏的血液循环
4
5
6
肾单位示意图
7
血管球
哺乳动物肾微循环的扫描电镜图
8
肾小体
肾小球 肾球囊
肾单位
近球小管 肾小管 髓袢细段
远球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26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示意图
27
尿浓缩机制示意图
28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z 肾内自身调节
¾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¾ 球-管平衡
z 神经和体液调节
¾ 肾交感神经 ¾ 激素
29
调节尿生成的激素
z 抗利尿激素(ADH) z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z 心房钠尿肽
30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31
32
醛固酮的作用机制
z 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有很长的足状突起,是大 分子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13
14
有效滤过压的组成
15
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液胶体渗透压
入球端: 6.0
1.3
2.7
2 kPa
出球端: 6.0
1.3
4.7
0 kPa
16
影响小球滤过的因素
z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体渗透压、囊内压
z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 大,原尿生成增多;反之,原尿生成减少
z 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滤过面积、滤过膜通透 性
17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收与分泌作用
z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 z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重吸收作用 z 远球小管和集合管中的分泌与排泄
18
尿 生 成 的 过 程
19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z 重吸收的方式:主动、被动 z 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Na+、H2O
20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
21
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肾糖阈
22
23
近球小管重吸收HC03-
24
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氨
25
第四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尿量增加,尿的 渗透压降低,体内水分过少时,尿量减 少,尿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压低于血浆的 尿叫低渗尿,高于血浆的尿叫高渗尿。
第八章 泌 尿 Uropoiesis
1
排泄途径
z 肺:排出CO2、少量水分和一些挥发性物质 z 消化道:排出胆色素、无机盐等 z 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少量尿
素、无机盐等 z 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水和药物等
2
排泄器官的机能
z 维持离子浓度 z 维持水含量 z 维持渗透压 z 清除代谢产物 z 清除异物
33
第六节 排 尿
z 输尿管运动 z 排尿反射
34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35
排尿的神经支配
z 腰荐部盆神经 x 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舒 张 x 促进排尿
z 腰部交感神经x 腹下神经x逼尿肌舒张、膀胱内 括约肌收缩 x 抑制排尿
z 荐部躯体神经x膀胱外括约肌收缩 x 抑制排尿
36
复习思考题
1.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影 响?
远曲小管
9
球旁器的结构 10
肾脏的血流供应 11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z 滤过膜 z 有效滤过压 z 影响因素
12
滤过膜
z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有许多小孔,称为窗 孔,直径约为70~90nm,可阻止血细胞通过,小 分子溶质以及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可自由通过
z 基膜:由基质和一些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是滤 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有选择性地让一部分溶质通 过
2. 简述尿生成过程。 3.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4. 尿是怎样排出的?
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