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ppt
癔病
• 转换症状:感觉缺失或异样感觉, 失明、弱视、失聪、抽搐(转诊)、瘫 痪、失音、(涌泉穴暗示),集体发作 (狂疫)。
转换性障碍
癔症实例
某女,29岁,工人,主诉阵发性暴怒,捶胸 撕衣,咬人毁物,嚎哭呻吟,狂跑乱奔,每次症状 持续一至数小时后缓解,反复发作9年。患者热心 助人,逞红白喜事就去里外张罗,俨然东道主一般, 喜欢说三道四,惹人讨厌,人际关系较紧张,自己 生孩子时竟无相好探视,万分委屈,产褥期间临时 工作被解除,闻讯后双眼凝视,片刻后开始抽泣, 然后骤停,掀开被子,扔下婴儿,从床上一跃而起, 狂呼乱叫,冲出门外。
癔症实例(续)
家人劝阻时,患者一反弱不禁风之常态,怒 发冲冠,拳脚并用,碰撞撕咬,被关进房内后,捶 胸撕衣,哭天叫地,以头撞墙,后伏床痛哭,昏昏 入睡。其后多次发生此类症状,均因鸡毛蒜皮小事 而引发,尤其在众人围观时,患者怒不可遏,顿足 叉腰,唾沫四溅。患者素来性格急躁,好说好动, 爱唱爱跳。检查时患者言谈眉飞色舞,绘声绘色, 末发现明显精神障碍
B.“卫生”也指一种习惯行为方式,
说某人讲究心理卫生,意指说某人以
符合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状态)的
行为方式;
C.心理卫生指一项工作,这种工作从狭 义上讲,指预防精神疾病发生,保证精神 病人享有的治疗和人道待遇,促使精神疾 病尽快康复和减少复发的工作。
D.心理卫生常常是心理卫生学的同义语, 心理卫生学是研究如何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如何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以达到 心理健康状态的应用性学科,现在也称为 健康心理学。
5、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 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 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心理健康的人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为, 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 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自制力, 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 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 顽固执拗。
时间标准
是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症状所持续的时间来衡量心理是否正常。 1.考虑这种症状否是一过性的; 2.考虑持续时间也是衡量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
统计学标准
用统计学标准来衡量的条件: 1.在人群中某一心理现象或行为 方式的程度是正态分布的; 2.偏离正常的。
心理障碍
• 心理障碍指由于器质或功能的原因,个体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为适宜 的方式行动,其心理过程和人格偏离正常人群,以致本人或社会遭受了 有害的后果。
急性焦虑发作:发作快、症状强、濒死感。
焦虑症实例
某女,35岁,保育员,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悸、怕疯和怕 死10个月。患者婚后多年不孕,曾做诊断刮宫,术后出现阴道流血, 听同事说有癌症可能,更加恐慌,气促,恐惧患有不治之症,又怕不 能生育被丈夫抛弃,出现失眠、烦躁、易激怒表现。
焦虑症实例(续)
4、癔 病
•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 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 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 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 分离性障碍:遇到刺激,突然不省人事,生气以后, 情感爆发:哭闹不休,记忆消失。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骆焕荣 主任医师、教授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1.健康概念及其演变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它成立时的宪章 中就明确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 虚弱的现象。” • 1986年,世界卫生协会年会发出“健康还要包括 良好的道德品质”宣言,进一步丰富了健康的内涵, 使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内容更加完整。
3个月后症状加重,出现发作性极端烦躁、坐 卧不宁、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手脚麻木, 自觉会发疯、变傻,有濒死感。每次发作半小时至 一小时不等,后来症状加重,间歇期不明显,整日 惶恐不安,有明显自杀企图,同时又怕死,不愿就 诊,不让爱人安睡,怕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严重时 撕扯头发,捶胸顿足,在地上打滚,完全丧失工作 和操持家务的能力,生活难以自理。
轻性(神经症性)心理障碍
这是一种由于内心长期矛盾痛苦而 致的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影响 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心理障碍。挫折 (轻)与本人感受(重)不相称。
1、恐怖(性神经)症
对某种特殊场 所和事物及人产生 持续的不必要的恐 惧。三要素:恐怖 的情绪;回避恐怖 对象;回避而影响 正常生活。
恐怖(性神经)症
强迫症实例(续)
一个半月后,临近考试,有些事仍放心不下,水泥板的主人一 直下落不明,更糟糕的是水泥板已经被抬走了,不说声对不起,我 心里总不能平静……最好在校门口贴张纸条,打听谁是水泥板的主 人……”根据上述表现,可诊断为强迫症。
强 迫 症(续)
强迫意向与行为:利器伤人伤已; 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自己都觉 得洗得过分但控制不了);强迫计数 (电杆、窗户、台阶)强迫性仪式动 作(自己规定出门得先跨左脚);
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健康的涵义 ▲没有心理疾病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
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 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心理健康“灰色区人”理论
• 各种非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各种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白
•
纯白
浅灰色
• 健康人格 各种由生活人际关系
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 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4、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 提,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拥有广泛而深厚的人 际关系。 能用尊重、信任、友爱、 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 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 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恐怖症实例(续)
• 工作后从不参与同事交谈,办公桌面壁而放,上下班避免与人 同行。后经人介绍结识一男友,虽在同一城市,却多鸿雁往来;向 往花前月下相互依偎,每次下定决心后又马上心慌、脸红,以至勇 气全消;偶应赴约,总是故意姗姗来迟。
2、焦虑症ANXIETY STATE
焦虑:突如弥 来的反复出现的莫明恐惧和焦虑不安为特点; 过分关注的非现实的危险,认知上记忆下降,注意不集中,对某些 声光刺激敏感,失眠,躯体表现:消化道功能紊乱,胸闷,呼吸困 难,尿急尿频,月经功能率乱。
异常心理
异常心理的概念
• 以异常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称为异常心理学或变态心理学 或病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
• 异常心理是指人的感知、思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及 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 异常心理可分为广义及狭义两种。 • 广义是指所有偏离正常的心理过程或行为; • 狭义一般指“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or mental disorders)”:指
•
2、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精神卫生, hygiene一词系古希腊健康女神之意,后以health代替 hygiene,应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但仍可习 称心理卫生。心理卫生通常有四层含义。
A.“卫生”是“健康”的同义语,是一种状态,说某 人的心理是卫生的,也就是说某人心理处在健康状态;
分类:物体恐怖(怕小动物、血、锐器),社交恐怖(怕异性 交往,注目);处境恐怖(高空、广场、学校)
病因:遗传因素+心理体验+性格特征+生活事件 防治:系统脱敏+小剂量舒乐安定
恐怖症实例
• 某女,23岁,未婚,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 不安已3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1年。患者从小 举止谨慎,善于自制,常常因某次考试未得第一或 未受表扬而怨人或自责。19岁进入某中专,嫉妒 他人,常常暗中注意同学们对自已的态度。某日上 课,发现男青年教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不禁浮想 联翩、心慌脸红,师生见面教师若无其事,患者却 面红耳赤,言行失措,后来发展到与同学相处也不 自然。
吾十有五,而志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
名称 胎儿期 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时间 从受孕到出生 0-1 1-3 3-7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期
7-12 12-15 15-50
中年期 老年期 寿终期
50-65 66以上
发展重点 生理发展 消化、情绪、躯体运动 动作、语言、社会依附
口语发展良好,性别开始分化,爱好集体游戏,完成入学 准备 认知发展,动作技能与社会技能发展 认知发展、独立性、集体意识、性意识觉醒
认知发展、人格逐渐独立,两性关系建立;职业与家庭、 父母角色、社会角色实现 事业发展到顶点,考虑重新调整生活 退休享受家居生活,自主休闲与工作 面对不可避免问题的身心适应
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导致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事, 以致其行为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这也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对象。 • 本课仅限于精神病外的部分常见的功能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生物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 标准
时间标准
自我体验 标准
统计学 标准
生物医学标准
心理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大脑的任何损伤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 心理的正常发挥,任何的心理异常也都应该在大脑中找到相应的变 化,根据大脑的解剖、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可以用来诊断心理的异常。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较 快地适应自己所处的各种环境;能面对现 实,接受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 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 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 能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 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