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2.外部效益的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评价 理论上,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考察外部效果,但实践上几乎不可能,而
且从费用效益分析的角度也得不偿失。考察外部效果应当着眼于怎么主要 投入与产出紧密相关的部门。为了避免高估外部收益、低估外部费用,或 相反,对外部收益与费用的考察应尽可能的在同一相关部门内进行。 技术外溢效果 环境与生态效果。一个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目的的项目会带来正的 环境和生态效益。但很难货币化计量。其经济分析多以互斥方案间费用比 较的方式进行:在各方案环保和生态效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费用小的方 案为优选方案。 技术扩散和示范效果。一个技术先进适用,管理水平高的项目,能培养 和造就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技术扩散和示范效应会给社会其 他方面带来效应,从而产生外部效应。该效应更是难以货币化计量。由于 计量上的困难,这类效应仅做定性描述。 价格连锁效果 项目分析实践可不考虑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二、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共同之处在于:首先,它们都是经济效果 评价,使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 产出,都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经济盈利 性指标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其次,两种分析都要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 工艺技术选择、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选择等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在于: 两种评价目标和服务不同:财务分析是评价项目的净财务成果,从 财务角度考察货币收支和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分析则要 反映出该项目对国家长远规划的发展目标的贡献,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 察项目的投入产出。 财务分析只考察项目的直接收益和成本,而国民经济分析除了要考虑 直接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外,还要考虑项目的间接效益和费用。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3.外部效益内部化 经济评价 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经营费用与社会费用,或者私人所得与社会所
得的不一致性。 外部效应有外部负效应和正效应两种,但目前存在问题最多的主要是外 部负效果,其主要表现为许多企业为获取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破坏 性开采资源、污染环境,环境、污染、人口和城市等问题日益突出,从而 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下 政府就有责任采取包括财政在内的非市场方式去纠正这些外部负效应。 我们讲的外部负效应从本质上讲,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在生产力水平和 社会意识的限制下,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外 部负效应,主要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内部化:在相互关联的多个项目,作为一个项目组合体进行整体考察,使 项目之间的外部效果成为项目组的内部效果,避免了外部效果的识别和计 量上的困难。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2. 国民经济评价是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需要。 我国不少 经济评价
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即所谓的价格“失真”
在这样的条件下,按现行价格来考察项目的投入或产出,不能确切地反 遇项目建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效益和费用。 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进行价格调整,运用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价格 来计算建设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以便得出该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国民经 济总目标的结论。 3.国民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①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运用 国民经济评价的相关指标以及有关参数,可以影响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结 论,进而起到鼓励或抑制某些行业或项目发展的作用,促进国家资源的合 理分配。②有利于抑制投资规模。当投资规模过快时,会引发通货膨胀, 这时通过适当提高折现率,控制一些项目的通过。从而控制投资规模。 ③有利于提高计划质量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第二节 费用与效益的识别 经济评价
一、识别的基本原则
费用和效益都是相对目标而言的。收益就是对目标的贡献;费用就是 对目标的负贡献。财务分析以企业(项目)净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凡是 增加企业(项目)收入的就是财务收益;凡是减少企业(项目)收入的 就是财务费用。国民经济分析以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国民收入最 大化为目标,凡是增加国民收入的就是国民经济收益。反之为费用。 该定义为正确识别收益与费用提供了基本准则,并体现两个方面: 系统的边界性。财务分析的边界是企业(项目)自身;国民经济分析 的边界是整个国家。 追踪的对象性。财务分析追踪的对象是货币;国民经济分析以实现社 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保证国民收入最大增长为目标,而国民收入是由 全社会的最终产品的总和决定。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两者评价角度不同:财务分析是站在企业立场所进行的盈利性分析 国民经济分析是站在国家或社会的立场所进行的盈利性分析 经济评价
两者对费用与效益的识别不同:国民经济分析中的费用与效益,反 映出国家必需的支出和能够得到的收益,既要包括项目直接投入所需的 支出和产出所带来的收益,又要包括该项目所引起的各种外部费用与收 益。就外部效果来说,其考察的范围较广,既有生产者之间的外部效果 又有生产者对消费者产生 的外部效果。 两者采用的价格不同:国民经济分析计算费用和效益的原则是追求 资源最优分配和使用。而只有在完全竞争机制下所形成的价格,才代表 资源最优分配条件下价格。而在财务分析中采用的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 是普遍存在的。为此,国民经济分析不采用市场价格而是影子价格进行 定量分析。 两者采用的评价参数不同:财务分析选用基准收益率作为评价标准 国民经济分析采用社会贴现率;财务分析采用官方汇率换算外贸货物价 格,而国民经济分析则采用影子汇率等。 两者分析的地位不同:国民经济分析结论要比财务分析结论更重要
第五章 工程项目国民 二、外部效益的识别及处理 经济评价 1.外部效益的类别
技术外溢效益:项目的投建与运行带给项目外部的实际影响。 价格的连锁效益:又分逆连锁效益和顺连锁效益。 项目对投入品的使用可能促使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上升。投入品价格 上升,会给使用这些投入品的其他厂家带来影响:不得不以比先前更 高的价格购买这些投入品,从而造成其生产成本上升,净收入下降。 另方面,投入品价格的升高又会给生产这些投入品的厂家带来额外净 收入。这种由项目投入引起的价格外部效益,称为价格逆连锁效益。 当项目的产出增加了有效供给,满足了增长的需要时,对项目产品 社会使用量的增加可能促使其对其他辅助配套产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如此,生产该辅助配套产品的厂家因供求关系变化而提供产品价格获 利。同时,那些生产该项目产品的替代品的厂家。则可能由于产品替 代效应的存在而不得不降低价格以维持市场,从而又使生产这些替代 品的企业的收入下降。这种由项目产出引起的价格外部效益,称为价 格顺连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