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第十四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示例:
假设公众不持有现金,一旦拥有货币就存入银行,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在此情况下, 如果银行甲从客户A那里获得了100元的存款,这 100元存款在准备金制度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银 行甲会留下20元作为准备金,而将其余的80元贷 给客户B,客户B将这80元存入银行乙。银行乙留 下16元作为准备金,将余下的64元贷给客户C。 客户C又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丙,银行丙准备金为 12.8元,给客户D的贷款为51.2元。各个银行的资 产负债表如图14.1所示。
鲍谟和托宾的现金管理模型
鲍谟和托宾为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提供了一个微观 模型。该模型分析了持有现金的好处和坏处,持有 现金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往返银行所需的时间及各 种麻烦,而坏处在于损失了银行利息。
• 鲍谟和托宾发现人们持有现金的平均数量与去银 行提取现金的频率有关。 • 假如一个人一年需要花费Y元,如果他只去一次银 行,则他在年初持有从银行一次性提出的Y元,然 后随着他不断地开销,所持有的现金数量逐渐下 降,到年末为零,这样他一年之中的平均持有现 金量为Y/2,如图14.2(a)所示。 • 如果这个人一年去两次银行,则他在年初时持有 现金量为Y/2,到年中时刚好花光,再去银行提出 Y/2,到年末时又刚好花光,这样他全年之中持有 现金的平均数量为Y/4,如图14.1(b)所示。 • 如果这个人一年之中去银行N次,则每次只需提 出Y/N元,这样他持有现金的平均数量就是Y/2N 元,如图14.1(c)所示。
•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可以改变基 础货币的数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改变经济中 的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增加经 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会减少经 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这时,公众和商业银行手 中持有的债券数量增加,持有的现金数量和准备 金减少,货币供给量也会减少。
货币供给模型
• 货币供给模型的构成: 首先,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位于银行体系之外的公众所持 有的现金定义为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如下式所 示: B=C+R (14.1) 其中,B为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C为银行体系外 的现金;R为银行准备金。 其次,银行准备金率为e,是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 率之和。 第三,我们将公众持有的现金占存款的比率设为c。这一 比率反映了公众对现金和存款这两种流动资产的不同偏好 程• 凯恩斯把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 偏好。他认为形成流动性偏好的主要原因 有: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预期的债券价格与预期利率的关系
预期的债券价格与预期利率相关,二者之 间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s e (14.18) P e r
与货币数量说的差异
• 从形式上看,只要把(14.12)式中的k理解为(14.11) 式中的1/V,国民收入形式的数量方程式与剑桥方 程式完全一致。但是,这两种理论还存在着以下两 大差异。 第一,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货币数量说从交易的 会计恒等式出发,认为人们为了进行交易必须持有 货币。而剑桥理论则从持有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出 发,强调人们对于货币的意愿持有。 其次,利率在需求函数中的作用。为了得到稳定的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数量说需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 是一个常数,而剑桥理论则需要假设利率的稳定性。 前者更多的是注重交易过程中的技术和制度因素, 而后者更多的是注重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因素。
表14.1 美国商业银行2003年6月资产负债平衡表 (单位:10亿美元)
资产 贷款 证券投资 准备金和流动 资产 4653 1863 331 存款 借款 其他负债 负债 4702 1478 667
总资产
6847
总负债
6847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商业银行的功能
创造流动性 降低获取资金成本 降低贷款监督成本 分散风险
第三节 金融创新和准货币
• 所谓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指金 • •
融体系内的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等活动导致的新 业务和新的交易方式,如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发 明,自动取款机的普及,等等。 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大大增强了以往所公 认的一些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创新的另一个后果是使得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准货币
• 流动性的增加使以往的非货币资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 准货币(Near money)。 • 准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政策变得复杂化。 一方面,由于非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大大增加,非货币 资产与货币资产之间的可替代性也就增加了,从而公 众的货币需求变得不稳定了。 另一方面,准货币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功效大打折扣。 例如,中央银行可通过调节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给的 目的。但是准货币是无需准备金的,因而中央银行传 统的政策工具对准货币不具有调节作用。
M ce B
(14.5)
• 从式(14.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1)/(c+e)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er),用m表示,则(14.5)式可写成: M=mB (14.6)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法定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
法定准备金率
• 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权决定法定准备金率。 • 如果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会增 加;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则货币供应量减少。 • 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业务, 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 很少使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再贴现率
• 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应支付的 利率,这一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 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则商业银行向中央 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成本就会降低,这会鼓励商 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准 备金,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反之,中央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则会减少货币供 给量。
图14.1 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甲 资产 客户B贷款 准备金 负债 80 客户A存款 100 20 银行丙 资产 准备金 12.8 负债 客户D贷款 51.2 客户C存款 64 银行乙 资产 客户C贷款 64 准备金 16 负债 客户B存款 80
如果这一过程不停地继续下去,则整个商业 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即为: 100+100×(1-20%)+100×(120%)2+100×(1-20%)3+… =100/[1-(1-20%)]=500(元) 由此可见,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最初的 100元存款最后变成了500元。如果在上例中 存款准备金率为e,则最终的存款额为100/e。
货币需求函数
M e L(rs , rb , ,W ) P
d
(14.16)
• 其中,rs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rb为预期的债券收 益率,πe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W是实际财富。
e i r • 将费雪方程: 代入(14.8)式可得:
M e L(Y , r ) P
货币持有量 Y Y/2
货币持有量
Y/2
Y/4 1/2 (b) 1 时间
0
(a ) 货币持有量
0 1 时间
Y/2N 0 1/N 1 时间 (c)
图14.2 全年的货币持有量
去银行次数N的决定
• 人们在进行现金管理的时候,将承担两种成本:一种是所 放弃的银行利息i,等于iY/2N;另一种是往返银行所花费 的时间及麻烦,我们将其称为交易成本。假设每次往返银 行的各种麻烦及所费时间相当于F元的损失,且这一损失 是常数,则交易成本等于FN。总成本C相当于利息损失和 iY 交易成本之和: (14.13) C FN 2N • 对(14.13)求导,便可求得最优的去银行次数N*: iY * (14.14) N 2F • 因此,最优的持有现金的平均量则为:
Y YF 2i 2N *
(14.15)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ies)强调货币的价值 贮存功能。该理论将货币看作是人们所持有的各 类资产的一部分。与股票、债券等其他资产相比, 货币资产的优点是风险较低,但缺点是收益也低。 人们通过持有不同的货币、股票、债券数量以达 到最优的风险收益组合。
 ̄/ V  ̄ 其中α=T 。
M P
(14.10)
• 国民收入形式的货币数量方程式: MV=PY (14.11) 其中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
剑桥理论
•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从微观经济学中 关于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 研究。 • 庇古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特殊的便 利性,可以随时满足人们对于交易的需求(也就是 交易动机)。因此,货币需求可以根据人们的效用 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 • 剑桥理论认为,在短期内,如果其他情况不发生变 化(特别是利率保持稳定),货币需求将与收入水平 成正比关系:M=kPY (14.12) • 其中k是一个常数。(14.12)式通常被称为剑桥方程 式。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 平决定,并且与实际收入水平同比例变化。
• 按照M2的定义,货币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和,即: M=C+D (14.2) • 将式(14.2)两边同除以式(14.1),则有:
M CD B CR M C / D 1 B C/D R/D
(14.3)
• 将(14.3)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14.4)
•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D是存 款准备金率e,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 1
存款派生机制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100%,则商业银行将全部客 户存款都作为准备金以备客户随时提取之需。这 样,商业银行就不能将客户的存款转化为贷款再 放出去。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小于100%,则商业银 行可将部分客户存款再贷出去,而获得贷款的客 户则可能再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于是商业银行的 存款便产生了一种派生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