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一)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老年养老金、遗属养老 金和伤残养老金三部分。 • 具有全国性、强制性。 • 资金来源于联邦收入税、社会保障收入本身的课 税、美国财政部的一般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 资收益等,账户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实行现收 现付制。 • 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了美国约96%的劳动人口
•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美国的社会保障做到了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的兼顾。老年人、残 疾人遗嘱保险和健康保险由联邦政府负责举办,工伤事故等项目由州 政府负责举办,而失业保险等项目则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举办 美国的这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制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和我国 的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等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有许多相 似之处同时,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将是 一个长远的过程。
(二)第二支柱::雇主养老金计划
• 由公司或企业的雇主发起和建立起的单一 雇主养老金计划,也有工会组织为小企业 的职员发起和建立的多雇主养老金计划。 • 企业定期向该计划交纳资金,职工退休后 每月可按其账户的积累额或企业事先规定 的支付额领取养老金。
(三)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
• 由个人自行管理个人退休账户。 • 这是一种由联邦政府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而 发起、个人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金计划。 • 特点是个人出资个人管理享受一定的税收 优惠条件。包括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退休 账户计划和个体劳动者退休计划,以及没有 税收优惠的个人储蓄性养老,如银行存款、 购买保险公司年金产品和证券投资等。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 1、采取保险费形式。 • 2、缴费比例随时调整。 • 3、缴费基数规定上限。
三、退休养老金的计发
• 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劳动者凡年满法定 退休年龄65岁,并在工作期间缴满十年 养老保险费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 金。
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 1、基数指数化。工龄长、工资高 基数较大,反之,基数小。 • 2、养老金水平分段计算 • 3、养老金水平随物价逐年调整。 • 4、对提前或推迟退休的规定。
四、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1.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 2.易受大企业财务风险拖累 3.企业养老金自我投资 使风险倍增 4.投资风险转嫁给员工 5.政府作用不明晰
五、现状及改善方法
• 1. 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双轨并行,导致公、私营 机构要支付的养老费用飞速升高 。 • 2.持续不断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缩减财政 预算,企业相继降低养老费用的支出,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出现“裂痕”,并直接导致美国的社区 养老服务不断萎缩。 • 3. 养老模式存在社会养老功能发达而家庭养老功 能弱化的现象,这又无形中加深了美国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的裂痕。
善方法
• 1.转向瑞典学习,借鉴瑞典政府颁布 的《未来老人政策》。 • 2.延长退休年龄、奖励延迟退休者。 • 3.建立银发人才中心等鼓励老年人继 续工作或创业的措施。 • 4.推行“家庭扶助制度”以照料高龄 或体弱老人。
六、对中国的启示
• 立法先行,严格执法
•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社会立法基础上,以法律的力量推动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其重要的特点,从美国养老体系的构建来看,社会养老由 社会保障法案支撑,雇主责任退休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有雇员退休收入法案为 依据,政府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圈定受益群体的范围保证养老保险 的基金来源 、规定企业的养老保险责任通过各种立法对养老金制度所涉及的 各方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对养老金制度的各种激励约束政策进行了 全面具体的规范,建设健全养老保障法律制度是工业化国家建立并实施其养 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经验。法制同样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转通畅的关键。目 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远未跟上现实需要,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和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社会养老保障进行了原则 性的阐述外,还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险法来具体规定和保证实施,社会保障体 系立法基础脆弱,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建设和整体运作缺乏法律的强力支撑。 法律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加快社会保障 立法,严格执法是当务之急。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
主要内容
1 美国养老保险体系
2 美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3 退休养老金的计发 4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5 现状及改善方法
6 对中国的启示
一、养老保险体系
•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被称为美国 历史上最大和最重要的法案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发展完善,美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 系 • 由三大支柱组成,俗称“三支柱”
E N D
• 谢谢 !
• 社会互动,协商一致
• 成功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出台,不仅仅是政府在推行一项新的措施,而 且是经过社会激烈讨论、长时间酝酿之后的结果,改革的过程体现了政府与 公众的互动;改革也会损害先前享受特权的群体的利益,改革过程也体现了 政党和社会主要利益集团的协商一致因此,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政府与公众的 互动,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凝聚某种最低限度的协商意见。里根政府的改 革是在公众的期待下强化了个人责任,转向了私营化方向;克林顿总统发起 了长达一年的全国讨论,使个人投资账户和养老保险风险投资逐渐成为社会 共识,使养老保险改革变成众势所趋;乔治·布什总统上台后回应了私营化 的改革呼声,对401K计划进行了私营化的改制,建立了呼声已久的个人投资 账户。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政党和社会主要利益集团协商一 致,可以使得改革的阻力较小,新的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达到减少政府财政 压力和获得民间支持的双赢效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改革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推行过程,民众的参与热情没有被激发起来,政府与社会互动不够, 协商不足,民众对于政策的理解度往往较差,改革措施推行困难。因此,我 国应该借鉴美国经验,周密设计并谋求主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而不是单方面 地强行推出改革措施企图一步到位。
• 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便携性
• 美国的OASDI计划是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计划,它的统筹层次高, 并直接由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凡能获取工资收入者,均必须 参加 OASDI 计划,并依法缴纳工薪税。目前,美国50个州的约2,187 个非城市或农村县都能参加OASDI 计划,参保人员在获得第一份工作 时就必须申请一个社会保障卡(SSN),联邦政府通过它跟踪工人的 收入,以决定社会保障税的金额,并将积分记录在其个人账户中,以 便雇员退休之后,凭借其 SSN直接领取相应的退休金,这样,美国的 养老金管理和发放具有了很强的便携性,解决了养老金区域转移的问 题,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现阶段,我国由于城乡地区差距较大, 还没有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从美国的实践看,通过实行便利有 效 SSN途径,使养老金实现了全国统筹,这充分体现了基本社会保障 的均等化和公平性,具有较强的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