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燊达煤矿方案会审意见表水城燊达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一、前言为进一步提升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水平,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促进燊达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按照黔安监煤矿(2018) 7号《省能源局省安全监管局贵州煤矿安监局关于组织开展全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8月24日在盘州市召开的梓木戛煤矿“8.6"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警示教育现场会议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燊达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平,有效预防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促进燊达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制定燊达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深刻吸取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教训 ,以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共性问题、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导向,找出我矿瓦斯灾害防治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瓦斯灾害防治方案和实施计划,以三年攻坚为期限,通过瓦斯灾害防治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夯实瓦斯治理工作基础,进一步遏制我矿较大瓦斯事故,杜绝重大以上瓦斯事故,实现我矿瓦斯灾害事故零突出、零爆炸、零窒息和瓦斯零超限目标。
二、组织领导成立矿瓦斯治理攻坚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和推动全矿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工作。
组长:龙正华副组长:袁发伟成员:王家春、殷建国、张玉成、刘凡雄、刘震、廖兴国、刘凡雄、彭琰、杜向全、杜向红、康新涛、杨清林、杜向军、杨明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通防部,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袁发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推动瓦斯灾害防治攻坚工作,督促各部门按照瓦斯灾害防治攻坚方案计划开展工作。
瓦斯灾害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人员负责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负责瓦斯灾害防治攻坚方案的制订,瓦斯灾害防治攻坚工作的部署、组织召集技术会诊,解决方案实施中的难点、疑点。
三、瓦斯灾害重点薄弱环节1、监测监控我矿现监控系统为KJ2000N系统,系统老化,井下抽采计量装置传感器无接口,数据不能正常上传,瓦斯抽放报表不能正常打印;监控分站接口数量不足,工作面必须安设的监控探头没有接口,监控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经常需要维修,采购配件困难。
2、队伍组建及抽采工艺①、矿井目前配置有专业的施钻队伍,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钻孔施工的质量不理想,施钻速度慢,在封孔连抽环节上存在问题,封孔质量不合格。
①、钻机型号为ZY750型钻机,功率小,施工长钻孔困难且施钻速度慢,瓦斯治理工程滞后。
①、目前施钻孔径为75mm,孔径过小,煤层瓦斯衰减速度慢,容易塌孔堵孔,影响抽放效果,对瓦斯治理区域容易存在盲区。
3、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目前使用高负压、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
高负压为2BECA-353型水循环式真空泵两台,抽放流量58m³/min,最大吸气压力33kpa,配90kw、380v高原型矿用防爆电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低负压为2BEC-400型水循环式真空泵两台,抽放流量80m³/min,最大吸气压力16kpa,配90kw、380v高原型矿用防爆电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低负压采用采用PVC250抽放管作为主管,高负压采用PVC200抽放管作为主管。
根据矿井目前一采区的生产布置,高负压最多能同时满足2个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抽放,低负压最多能满足一个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放,但随着二采区的延伸和下一步采掘工作面数量增加,采掘深度延伸,瓦斯涌出量加大,抽放距离加长,抽采范围扩大,现目前抽放系统不能满足瓦斯治理要求。
三、攻坚内容1、升级监控系统,升级的系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全面满足国家、行业及相关标准及要求。
2、队伍组建及抽采工艺①、加强队伍组建和培训,重点在井下现场对打钻技术、封孔工艺等技术现场培训,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施钻队伍。
①、把现有的750钻机更换较成大功率的钻机,提高施钻质量及速度,实现瓦斯治理超前,不影响矿采掘接替和布署。
①、施工大孔径抽放钻孔,孔径直径不低于90mm,实现“三大”抽放,提高瓦斯抽采速度,实现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
3、更换大功率抽放泵,把现有抽放主管更换成直径350以上的抽放管,满足以后采掘布署瓦斯治理需求。
4、建立瓦斯发电站,实现瓦斯利用。
四、实施计划1、在2018年10月30日前完成燊达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
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系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全面满足国家、行业及相关标准及要求。
2、2018年12月底之前同时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抽放队伍;2019年6月底之前,把现有的750型钻机更换成4200型以上的大功率钻机,同时改进钻孔施钻工艺和封孔工艺,提高瓦斯治理效果。
3、2019年12月底之前,完成抽放系统改造。
根据矿井三年规划,2020年完成二采区各项系统。
根据矿井采掘布署和各工作面煤层瓦斯治理需求,提前完成对抽放系统改造。
改造的内容包括抽放泵的更换、抽放管路的更换,以满足矿井抽放要求。
4、2020年12月底之前,建立瓦斯发电站,实现瓦斯发电。
四、保障措施1.构建全面瓦斯治理责任体系。
各部门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正确摆位。
要严格分解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责任,层层传导瓦斯治理工作压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和网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瓦斯治理专项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覆盖;要把瓦斯治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建立完善瓦斯治理工作责任制和瓦斯治理责任倒查机制,实现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对瓦斯治理工作层层负责。
通过攻坚,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不健全的问题。
2.强化瓦斯治理专业队伍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必须配备负责“一通三防”工作的总工程师、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和地测副总工程师,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地测、安检和监测监控等专业机构,配足专业技术和特种作业人员。
要高度重视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和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和重点区域安全监管队伍力量。
通过瓦斯灾害防治攻坚,解决瓦斯防治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3.根据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三年规划实施计划,提高安全专项费用标准,瓦斯抽采工程改造和瓦斯利用资金投入提前申请政府补贴,严格落实瓦斯治理资金投入到位,按时实现攻坚计划。
安全专项费用优先安排使用瓦斯治理资金,确保瓦斯治理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及时到位。
通过攻坚,解决瓦斯治理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
4.构建安全可靠合理的通风系统。
按照“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要求构建安全可靠合理的通风系统,做到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的安设和构筑质量达标、通风能力和风量满足要求、供风场所持续均衡供风。
坚决杜绝无风微风、循环风、违规串联风等违章行为。
通过攻坚,解决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通风设施质量不达标、供风不稳定、通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5.实现瓦斯抽采与采掘平衡。
瓦斯抽采计划与采掘接续计划要同步编制,瓦斯治理工程要超前实施,实现抽、掘、采平衡,根据抽采达标煤量下达生产作业计划。
积极采用先进打钻设备提高钻进速度、增加钻孔深度,确保钻孔施工到位,研究改进封孔技术、提高封孔质量,加强抽采系统巡检维修管理,提高抽采效率。
实现瓦斯抽采达标、消突达标和瓦斯零超限。
层层分解下达瓦斯抽采指标,凡是应当抽采的煤层,必须强制性抽采,没有完成抽采计划的,停产进行抽采;矿井瓦斯抽采能力必须满足瓦斯治理需要。
通过攻坚,解决矿井瓦斯抽采滞后、抽掘采失调的问题。
6.全面落实综合防突措施。
要严格落实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必须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强制性优先开采保护层;要加强对煤层瓦斯参数的测定和论证分析,合理选择保护层。
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采取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或施工顺层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前提不在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第210条规定范围内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
制定区域消突和抽采达标评判实施细则,成立专门的区域消突和抽采达标评判机构,严格各类钻孔验收、指标考察,强化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建立钻孔的设计、施工、验收终身负责制。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始终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通过攻坚,解决不开采保护层、各类钻孔施工不到位、瓦斯抽采钻孔数据作假、消突评价失真、消突不达标问题。
7.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必须符合规定,做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臵迅速,确保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检、不误报。
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系统和值班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监控系统必须分别实现与所在企业集团和县级监控中心联网,当瓦斯或一氧化碳超限时,必须实现矿井、企业集团、县三级同时响应,同时做出停电、撤人等应急处理决定。
坚决杜绝监控系统安装捆绑过滤软件,人为屏蔽、删除、修改、过滤瓦斯超限数据,隐瞒瓦斯超限、遮挡传感器等弄虚作假严重违法行为。
通过攻坚,解决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监控数据作假、误传误报、断电不可靠、反应不灵敏、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8.全面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覆盖生产现场各工种、各岗位、各项工作的标准作业流程,使现场作业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用制度防范违章,切实规范瓦斯抽采、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瓦斯管理等行为,从根本上预防违章作业和弄虚造假;加强井下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装臵的管理使用;瓦斯超限必须无条件停电撤人,再汇报处理;按要求维护检修井下电气设备,严格防范电气设备失爆和其他火源;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所有采掘工作面全部配齐专职瓦检员,逐步推行井下井人员全部佩戴便携式瓦检器,实现全员检查瓦斯;强化井下通风设施构筑、瓦斯抽采钻孔施工等过程管控,用过程控制结果、用结果检验过程;各个层级都要狠抓现场管理,确保所有安全措施都能在现场落实。
通过攻坚,彻底解决瓦斯超限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9.全面落实瓦斯治理全员安全培训。
建立瓦斯治理全覆盖培训常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瓦斯治理全员安全培训。
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形成覆盖一线作业人员、班组、区(队)、矿级管理人员的全员安全培训网络,强化全员瓦斯治理责任落实,树立“全员懂瓦斯、全员管瓦斯、全员防瓦斯”的理念。
对瓦检员、安全员、防突员、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采取强化培训,提高瓦斯治理和防突工作的履职能力。
通过攻坚,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岗位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10.深入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坚决杜绝超层越界、图实不符、多头多面、“三超”生产等非法违法行为。
必须如实填绘图纸并定期交换,实行采掘工作面报告制度和公示制度,严防多头多面作业。
通过攻坚,杜绝超层越界、多头多面、隐瞒采掘工作面逃避监管等非法违法行为。